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墨盒,包括有盒體,設置于盒體上的固定機構和出墨口,固定機構包括摩擦部件、支撐塊、連接桿、彈性部件;摩擦部件的一端與支撐塊連接,另一端在墨盒裝入打印機墨盒卡槽后可與打印機墨盒卡槽內(nèi)部接觸;連接桿一端與支撐塊連接,另一端為可供操作者操作的可操作端。由于彈性部件和摩擦部件具有一定的彈性,長時間的使用后也具有良好的復原能力不會產(chǎn)生變形,連接可靠性強。解決了現(xiàn)有墨盒與打印機墨盒卡槽連接不可靠和不可以反復使用的技術問題。(*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墨盒,包括有盒體,設置于盒體上的固定機構和出墨口,固定機構包括摩擦部件、支撐塊、連接桿、彈性部件;摩擦部件的一端與支撐塊連接,另一端在墨盒裝入打印機墨盒卡槽后可與打印機墨盒卡槽內(nèi)部接觸;連接桿一端與支撐塊連接,另一端為可供操作者操作的可操作端。由于彈性部件和摩擦部件具有一定的彈性,長時間的使用后也具有良好的復原能力不會產(chǎn)生變形,連接可靠性強。解決了現(xiàn)有墨盒與打印機墨盒卡槽連接不可靠和不可以反復使用的技術問題。【專利說明】一種墨盒
本技術主要涉及噴墨
,尤其涉及一種墨盒。
技術介紹
目前,用于連接墨盒和打印機的固定機構是由一鎖緊塊構成,該鎖緊塊為墨盒盒體上一凸出的楔塊。楔塊通過注塑與盒體成為一體式結構。這種墨盒固定機構,由于楔塊凸出盒體較遠并且邊角較多,因而導致注塑難度較大。同時,由于凸出的楔塊與盒體的連接部位強度較弱,容易損壞,連接的可靠性差,因此墨盒不能反復使用,使用壽命較短。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墨盒結構不意圖。如圖1所不,墨盒I包括盒體10和模塊11。楔塊11上的第一突起111在墨盒I裝入打印機時與打印機墨盒卡槽上的凹部(未表示出)相配合,以達到固定墨盒I的作用。當墨盒I受到向上的力時,楔塊11上的第一突起111與打印機墨盒卡槽上的凹部鎖緊,從而防止墨盒I的接觸端子離開打印機觸針而致使墨盒I不識別。在取出墨盒時沿a方向推動楔塊11上的第二突起112,使楔塊11上的第一突起111與打印機卡槽上的凹部脫離,可以輕松取出墨盒I。 然而,楔塊11上的第一突起111和第二突起112距離盒體10較遠,并且邊角較多,導致注塑難度大,易出現(xiàn)氣孔、毛邊、未注滿等注塑問題。另,楔塊11與盒體10的連接部位113強度較弱,容易損壞,連接可靠性差,數(shù)次使用后容易出現(xiàn)折斷等問題,墨盒不能反復使用,使用壽命短。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墨盒,以解決現(xiàn)有墨盒與打印機墨盒卡槽連接不可靠和不可以反復使用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墨盒,包括有盒體,設置于所述盒體上的固定機構和出墨口,其特征是, 所述固定機構包括摩擦部件、支撐塊、連接桿、彈性部件; 所述摩擦部件的一端與所述支撐塊連接,另一端在所述墨盒裝入打印機墨盒卡槽后可與打印機墨盒卡槽內(nèi)部接觸; 所述連接桿一端與所述支撐塊連接,另一端為可供操作者操作的可操作端。 還包括固定部件,所述連接桿、固定部件和盒體一體成形,所述連接桿可以繞連接位小幅度的旋轉,所述固定部件包括通孔,所述支撐塊通過倒扣結構安裝在所述固定部件的通孔中并可以在固定部件的通孔中移動,所述連接桿包括第一邊和第二邊,所述第一邊與第二邊與所述盒體有一定的傾斜角,所述第一邊與第二邊的傾斜方向不同,所述支撐塊和摩擦部件有兩個,所述兩個支撐塊中設置有通孔,所述連接桿的第一邊和第二邊分別插入到所述兩個支撐塊的通孔中,所述彈性部件抵接在所述兩個支撐塊之間,所述彈性部件在所述墨盒安裝在打印機墨盒卡槽時壓緊所述摩擦部件以使所述摩擦部件與打印機墨盒卡槽內(nèi)部接觸。 還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和盒體為一體成形,所述連接桿有兩個彎折點F點和G點,所述F點和G點將所述連接桿分成第一段EF段,第二段FG段和第三段GH段,所述連接桿在所述彎折點F處與固定部件轉軸連接,所述連接桿可以繞固定部件旋轉,所述彈性部件彈簧一端與盒體抵接,另一端與連接桿的第一段EF段抵接。 還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和盒體為一體成形,所述支撐塊位于固定部件內(nèi),所述彈性部件一端與盒體抵接,另一端與支撐塊抵接。 還包括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和盒體為一體成形。所述限位塊與所述連接桿連接以對所述防止固定機構脫離所述盒體。 還包括固定部件和連接彈簧,所述固定部件和盒體為一體成形,所述固定部件上設置有通孔,所述支撐塊可以在所述固定部件的通孔中移動,所述連接桿通過導軌和所述盒體連接,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斜面,所述支撐塊上設置有容納槽,所述連接桿和支撐塊之間的連接彈簧設置于所述容納槽內(nèi),所述容納槽的側壁與所述連接桿的斜面配合所述連接桿的上下移動可推著所述支撐塊在固定部件中移動,所述彈性部件一端與所述盒體抵接,另一端與所述支撐塊抵接。 在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固定機構包括摩擦部件、支撐塊、連接桿、彈性部件; 摩擦部件的一端與支撐塊連接,另一端在墨盒裝入打印機墨盒卡槽后可與打印機墨盒卡槽內(nèi)部接觸;連接桿一端與支撐塊連接,另一端為可供操作者操作的可操作端。摩擦部件與卡槽內(nèi)部產(chǎn)生摩擦力,從而摩擦部件與打印機卡槽內(nèi)部緊密配合鎖緊墨盒,將墨盒固定在打印機墨盒卡槽內(nèi)。通過連接桿的動作使摩擦部件和卡槽內(nèi)壁分離,進而取出墨盒。由于彈性部件和摩擦部件具有一定的彈性,長時間的使用后也具有良好的復原能力不會產(chǎn)生變形,連接可靠性強。解決了現(xiàn)有墨盒與打印機墨盒卡槽連接不可靠和不可以反復使用的技術問題。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墨盒不意圖; 圖2a為本技術實施例一墨盒示意圖; 圖2b為本技術實施例一中A-A剖面示意圖; 圖2c為本技術實施例一中B-B剖面示意圖; 圖3a為本技術實施例二墨盒示意圖; 圖3b為本技術實施例二墨盒裝入打印機的示意圖; 圖4a為本技術實施例三墨盒示意圖; 圖4b為本技術實施例三中圖4a對應的左視圖; 圖5a為本技術實施例四墨盒示意圖; 圖5b為本技術實施例四中C-C剖面示意圖。 符號說明: 1:現(xiàn)有技術墨盒,10:盒體,11:楔塊,111:第一突起,112:第二突起,113:連接部位。 2:墨盒,20:盒體,21:摩擦部件,22:連接桿,23:支撐塊,24:彈簧,25:固定部件,26:限位塊,27:連接彈簧,30:出墨口,211:連接位,221:第一邊,222:第二邊,201:第一面,223:斜面,231:上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給予本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本技術的主要技術方案是:墨盒的固定機構,至少具有摩擦部件,支撐塊,連接桿,彈性部件。摩擦部件的一端與支撐塊連接,另一端在墨盒裝入打印機墨盒卡槽后可與打印機墨盒卡槽內(nèi)部接觸。連接桿一端與支撐塊連接,另一端為可供操作者操作的可操作端。墨盒安裝在打印機墨盒卡槽中時,摩擦部件與打印機墨盒卡槽內(nèi)壁產(chǎn)生摩擦力。當墨盒受到向上的力時,防止墨盒的接觸端子離開打印機觸針而致使墨盒不識別。取出墨盒時,移動連接桿,使摩擦部件與打印機卡槽內(nèi)壁分離,從而取出墨盒。 以下僅以“噴墨打印機用墨盒”為例進行方案說明。 下面僅根據(jù)附圖和具體實施例的內(nèi)容,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一: 圖2a為本技術實施例一墨盒示意圖,圖2b為本技術實施例一中A_A剖面示意圖,圖2c為本技術實施例一中B-B剖面示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墨盒,包括有盒體,設置于所述盒體上的固定機構和出墨口,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機構包括摩擦部件、支撐塊、連接桿、彈性部件;?所述摩擦部件的一端與所述支撐塊連接,另一端在所述墨盒裝入打印機墨盒卡槽后可與打印機墨盒卡槽內(nèi)部接觸;?所述連接桿一端與所述支撐塊連接,另一端為可供操作者操作的可操作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偉健,馬達榮,朱一靜,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納思達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