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液力固著無紡織物、織物或針織物的設備,包括帶有許多孔(4)的基礎滾筒(1),在該基礎滾筒上間隔開地設置有結構滾筒(6),其中,通過多條鋼絲(5、5’、5”、5”’)能制造在基礎滾筒(1)與結構滾筒(6)之間的間距,所述鋼絲設置在基礎滾筒(1)的表面上并且至少部分地材料鎖合地與基礎滾筒(1)連接,其中,所述鋼絲(5、5’、5”、5”’)彼此平行地設置在基礎滾筒(1)的表面上,其中,所述鋼絲(5、5’、5”、5”’)相對于基礎滾筒(1)的縱軸線成5°至45°、優選15°的夾角地設置在基礎滾筒(1)的表面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液力固著無紡織物、織物或針織物的設備,包括帶有許多孔(4)的基礎滾筒(1),在該基礎滾筒上間隔開地設置有結構滾筒(6),其中,通過多條鋼絲(5、5’、5”、5”’)能制造在基礎滾筒(1)與結構滾筒(6)之間的間距,所述鋼絲設置在基礎滾筒(1)的表面上并且至少部分地材料鎖合地與基礎滾筒(1)連接,其中,所述鋼絲(5、5’、5”、5”’)彼此平行地設置在基礎滾筒(1)的表面上,其中,所述鋼絲(5、5’、5”、5”’)相對于基礎滾筒(1)的縱軸線成5°至45°、優選15°的夾角地設置在基礎滾筒(1)的表面上。【專利說明】用于液力固著無紡織物、織物或針織物的設備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液力固著無紡織物、織物或針織物的設備,其中,液體,例如像水,從許多的噴嘴中朝向待固著的材料噴射。待固著的材料經由旋轉的液體可穿透的滾筒行進,該滾筒為了抽吸水可以額外地加載了負壓。通常地,滾筒由帶有孔的圓柱形的實心的基礎滾筒構成,這些孔保證大的出水量。在與基礎滾筒間隔開的情況下,設置一結構滾筒,結構滾筒可以具有細密的穿孔以用來固著纖維,但是也可以賦予待固著的材料圖案形式的表面結構。
技術介紹
由EP0223614B2已知一種基礎滾筒,它由實心的圓柱形的基體構成。與縱軸線平行地統削了許多溝槽或凹陷到基體中,使得保留有尖形收縮(spitz zulaufend)的肋條。在凹陷中加工了許多大的孔,這些孔負責大體積的水流出。經由這些肋條推動薄的結構滾筒,該結構滾筒具有許多細密的穿孔。結構滾筒通常由非常薄的圓柱形薄板構成并且是非常易受損壞的。肋條由此在結構滾筒的細密的穿孔與基礎滾筒的孔之間建立起一定的距離。在液力固著無紡織物或織物的情況下,纖維的渦式攪合是這樣實現的,即,纖維借助水射束被至少部分地壓入到細密的穿孔中并且彼此渦式攪合。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個別的纖維進入到基礎滾筒的大開孔的區域中,這些開孔由于水流出而不允許被堵塞。在現有技術中示出的基礎滾筒在制造上耗費非常大,因為各個溝槽是從實心的圓柱體上銑削出來的。 此外已知的是,在基礎滾筒上以環繞的形式或者以螺旋盤旋的形式安放鋼絲,該鋼絲制造出與結構滾筒的必要間距。在這種構造中不利的是,在從基礎滾筒上拆卸結構滾筒時,位于其間的被沖出的纖維導致結構滾筒和基礎滾筒卡住,使得薄的結構滾筒受到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創造一種用于液力固著無紡織物、織物和針織物的設備,它的構造成本低,并且負責可靠的液體流出。 本專利技術通過按照權利要求1、8和13的教導解決所設的任務;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的有利的構造特征通過諸從屬權利要求表征。 按照權利要求1的技術教導,所述用于液力固著無紡織物、織物和針織物的設備包括帶有許多孔的基礎滾筒,在該基礎滾筒上間隔開地設置有結構滾筒,其中,通過多條鋼絲能建立在基礎滾筒與結構滾筒之間的間距,所述鋼絲設置在基礎滾筒的表面上并且材料鎖合地與基礎滾筒連接,其中,所述鋼絲彼此平行地設置在基礎滾筒的表面上。所述材料鎖合的連接可以是與基礎滾筒的部分連接,例如以帶有間距的連接點的形式、或者以分區段的形式,為此,在鋼絲與基礎滾筒之間有較長的區域彼此連接,然后又跟著一個沒有材料鎖合地連接的區段。此外,材料鎖合的連接可以在鋼絲的整個長度上與基礎滾筒實現。通過使鋼絲相對于基礎滾筒的縱軸線成5°至45°、優選15°的夾角α地設置在基礎滾筒的表面上,使得能夠在技術上與噴嘴梁協調一致地很好地導出噴射其上的液體。與現有技術的區別在于,總是只有一道單獨的水射束投落到基礎滾筒與結構滾筒之間的定距件上,而不是完整的一排水射束,并由此形成整排水射束的強烈的和干擾的反沖。在拆卸結構滾筒時,沖入的纖維不會導致結構滾筒與基礎滾筒之間的堵塞或卡死,因為在各根鋼絲之間的空間在端側是敞開的并且通過這個空間可以導出纖維或污物顆粒。結構滾筒可以如同通過非常陡的螺紋從基礎滾筒旋下來或擰下來。 通過本專利技術,能夠實現價廉物美地并且靈活地制造基礎滾筒,在其中不再必須從實心的滾筒中加工出凹陷。鋼絲與基礎滾筒或薄板之間的材料鎖合式連接使得價廉物美且持久的連接成為可能,這種連接能承受住通過噴嘴梁施加的高強度的液體加載。 有利的是,各鋼絲之間可以設置有2至10排之間的孔,這還可能取決于孔和鋼絲的直徑。由此根據基礎滾筒的直徑得到使結構滾筒保持間距的鋼絲的數量與經由其導出噴射其上的液體的孔的數量之間的最佳組合。 按照優選的實施形式,所述至少一根鋼絲可以具有圓形的、矩形的或輪廓化的橫截面。經由鋼絲橫截面可以按照要求改變制作成本但是也可以改變制作方法。 特別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根鋼絲具有凹陷和隆起,由此形成特別良好的液體流出效果,因為鋼絲由此沒有形成封閉的部段,而是液體可以經由基礎滾筒的較大的圓周流出。 在有利的構造方案中,所述至少一根鋼絲具有0.5mm至5mm、優選Imm至3mm、特別優選Imm至2mm的直徑。由此實現在基礎滾筒與結構滾筒之間的必要間距,但是與此同時,鋼絲的橫截面沒有大到使得孔被過度地遮蓋。基于鋼絲的優選為圓形的形狀,在鋼絲橫截面大的情況下可以部分地被遮蓋這些孔,而不明顯地妨礙排水。 在另一種有利的實施形式中,鋼絲釬焊到基礎滾筒的表面上。特別是在薄的基礎滾筒的情況下,不會產生如焊接時的熱變形的問題,在熱變形以后,基礎滾筒必須緊接著重新定向。鋼絲與基礎滾筒的局部的釬焊連接進一步降低了熱負荷。 為了封閉然后形成的、其中可能嵌入纖維的小的縫隙,將結構滾筒與鋼絲鍍鎳。除了抗腐蝕性之外,通過鍍鎳還實現基礎滾筒與鋼絲之間的進一步的連接。 在備選的第二種實施形式中,用于液力固著無紡織物、織物或針織物的設備包括帶有許多孔的基礎滾筒,在該基礎滾筒的上方間隔開地設置有結構滾筒,其中,按照本專利技術能夠通過至少一個帶有頭部的銷釘制造出基礎滾筒與結構滾筒之間的間距,所述頭部能夠固定在基礎滾筒中。銷釘使得能夠非常簡單地鉆入和固定在基礎滾筒中,使得頭部負責與結構滾筒的必要間距。有利的是,為了固著而噴射其上的液體可以在銷釘之間分布在基礎滾筒的整個圓周上并且經由孔導出。此外,可以非常靈活地通過使用不同的銷釘并且通過所使用的銷釘的數量使得用于液力固著的設備適應客戶的期望。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形式中,頭部的高度為Imm至1mm之間。于是,結構滾筒與基礎滾筒之間的間距的調適工作相比在具有鋼絲的第一實施形式中更加靈活。特別是就孔的間距而言可以通過小的或更大的頭部來做出改變。 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一種對流動特別有利的、用來導出噴射其上的液體的形狀,即,使頭部具有大致半圓的形狀。 對于第一和第二實施形式,基礎滾筒中的孔具有2mm至10_、優選3.5mm至5mm的直徑。由此可以根據待處理材料實現被噴射其上的液體的良好的導出效果。 與之相適應的是,各孔彼此具有3mm至12mm、優選5mm至7mm的中心距,從而確保基礎滾筒或織物的足夠的穩定性。 在本專利技術第三種實施形式中,通過凸塊制造基礎滾筒與結構滾筒之間的間距,這些凸塊已經通過變形過程加工到基礎滾筒中。與開頭的兩種實施形式不同,基礎滾筒構造為更加抗扭曲的并且因此可以更容易地構造。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形式中,各凸塊之間的間距為1mm與30mm之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液力固著無紡織物、織物或針織物的設備,包括帶有許多孔(4)的基礎滾筒(1),在該基礎滾筒上間隔開地設置有結構滾筒(6),其中,通過多條鋼絲(5、5’、5”、5”’)能制造在基礎滾筒(1)與結構滾筒(6)之間的間距,所述鋼絲設置在基礎滾筒(1)的表面上并且至少部分地材料鎖合地與基礎滾筒(1)連接,其中,所述鋼絲(5、5’、5”、5”’)彼此平行地設置在基礎滾筒(1)的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絲(5、5’、5”、5”’)相對于基礎滾筒(1)的縱軸線成5°至45°、優選15°的夾角地設置在基礎滾筒(1)的表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烏里奇·姆恩斯特曼,皮特·科恩諾,
申請(專利權)人:特呂茨施勒有限及兩合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德國;D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