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噴霧滅火槍,包括槍身和槍頭,所述槍頭包括調節頭、柱塞、收緊套以及孔板,所述柱塞后端與槍身前端固定連接,所述槍身內部的噴射腔與柱塞的內孔對應連通,所述調節頭套在柱塞外周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柱塞端部四周與調節頭內壁之間留有間隙,所述收緊套套接在調節頭端部并將孔板壓緊在調節頭前端面,在所述柱塞上、內孔的前端部設置有若干徑向通孔,所述徑向通孔通過間隙與孔板的中心出水孔連通,使用時形成單孔噴霧狀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對滅火槍槍頭的結構設計,使其可根據需要,通過旋轉調節頭,調整調節頭與柱塞的相對位置,從而使滅火槍噴射出不同形狀和射程的水霧,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出最佳的霧化狀態,達到最佳的滅火效果。(*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噴霧滅火槍,包括槍身和槍頭,所述槍頭包括調節頭、柱塞、收緊套以及孔板,所述柱塞后端與槍身前端固定連接,所述槍身內部的噴射腔與柱塞的內孔對應連通,所述調節頭套在柱塞外周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柱塞端部四周與調節頭內壁之間留有間隙,所述收緊套套接在調節頭端部并將孔板壓緊在調節頭前端面,在所述柱塞上、內孔的前端部設置有若干徑向通孔,所述徑向通孔通過間隙與孔板的中心出水孔連通,使用時形成單孔噴霧狀態。本技術通過對滅火槍槍頭的結構設計,使其可根據需要,通過旋轉調節頭,調整調節頭與柱塞的相對位置,從而使滅火槍噴射出不同形狀和射程的水霧,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出最佳的霧化狀態,達到最佳的滅火效果。【專利說明】一種噴霧滅火槍
本技術涉及一種消防安全防護系統用消防滅火槍,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文物古建筑消防滅火的多功能噴霧滅火槍。
技術介紹
水是一種清潔高效、取用方便、循環使用、無污染的高效滅火劑,然而在實際的水系滅火系統中,水顆粒尺度大,在重力作用下很容易跌落至地面而成為無效的流淌水,水利用率降低,大量的流失水還可能造成二次水潰污染,不適用于文物古建筑滅火。同樣,常用的水霧滅火系統,通常采用單純增加水壓的方法達到降低水顆粒粒徑的目的,在噴頭霧化過程中水壓損失大,噴射距離短,保護范圍窄,滅火效果不理想,達不到最佳的滅火效果,尤其是在撲救文物古建筑類火災時,如流量調節過大,滅火時沖擊力強,會形成嚴重的二次水潰污染,甚至二次破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具有快速連接、體積小、易攜帶,能夠對噴射出的水霧狀態進行調節的多功能噴霧滅火槍。 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噴霧滅火槍,包括槍身和槍頭,所述槍身前端與槍頭連接,所述槍身后端與其內部噴射腔連通的進水快速接頭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槍頭包括調節頭、柱塞、收緊套以及孔板,所述柱塞后端與槍身前端固定連接,所述槍身內部的噴射腔與柱塞的內孔對應連通,所述調節頭套在柱塞外周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柱塞端部四周與調節頭內壁之間留有間隙,所述收緊套套接在調節頭端部并將孔板壓緊在調節頭前端面,在所述柱塞上、內孔的前端部設置有若干徑向通孔,所述徑向通孔通過間隙與孔板的中心出水孔連通,使用時形成單孔噴霧狀態。 本技術所述的噴霧滅火槍,其在所述柱塞端面沿其軸向設置有環形凸起,在所述環形凸起上沿其內圈切線方向設置有至少三個切槽,當所述環形凸起的端面與孔板的內側端面接觸時,所述徑向通孔通過間隙并經柱塞前端的切槽與孔板的中心出水孔連通,使用時形成廣角噴霧狀態。 本技術所述的噴霧滅火槍,其在所述柱塞端部軸心處沿其軸向設置有錐形凸起,在所述孔板內側軸心處設置有與所述錐形凸起對應配合的錐形凹槽,所述錐形凸起與錐形凹槽之間形成與間隙和中心出水孔連通的導流通道。 本技術所述的噴霧滅火槍,其在所述調節頭上沿其徑向設置有環槽,在所述調節頭上沿其軸向設置有若干與環槽對應連通的軸向通孔,所述軸向通孔與孔板的周邊出水孔對應連通,所述徑向通孔通過環槽并經軸向通孔與孔板的周邊出水孔連通,使用時形成多孔噴霧狀態。 本技術所述的噴霧滅火槍,其所述徑向通孔與內孔垂直且以內孔為中心均勻分布在同一圓周之上,所述徑向通孔根據調節頭與柱塞的相對位置,分別與間隙或環槽對應連通。 本技術所述的噴霧滅火槍,其在所述孔板與調節頭前端面之間、周邊出水孔上下方分別設置有密封圈,在所述柱塞與調節頭之間、環槽兩側分別設置有密封圈。 本技術所述的噴霧滅火槍,其所述孔板的中心出水孔的孔徑由后向前逐漸減小呈錐形通孔。 本技術所述的噴霧滅火槍,其所述調節頭后部與柱塞螺紋連接,在所述槍身上固定連接有護罩,所述護罩對應設置在調節頭與柱塞的螺紋連接處,在所述護罩上設置有缺口,在所述調節頭上設置有多孔噴霧指示槽、單孔噴霧指示槽以及廣角噴霧指示槽,當所述護罩上的缺口與相應指示槽對應時,所述噴霧滅火槍噴射出的是相應狀態的霧狀水流。 本技術所述的噴霧滅火槍,其在所述調節頭內后端設置有限位擋環,所述限位擋環套在柱塞上設置的滑槽內,在所述噴霧滅火槍進行噴霧狀態變化時,所述限位擋環沿滑槽在軸向上移動。 本技術所述的噴霧滅火槍,其在所述槍身上通過卡座設置有用于照明的照明電筒,在所述槍身上固定連接有手柄和可連接背帶的掛環和槍掛耳,在所述手柄上設置有遙控扳機開關以及遙控連接器。 本技術通過對滅火槍槍頭的結構設計,使其可根據需要,通過旋轉調節頭,調整調節頭與柱塞的相對位置,從而使滅火槍噴射出不同形狀和射程的水霧,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出最佳的霧化狀態,達到最佳的滅火效果。本技術具有射程可調、水霧粒徑可調、水壓損失小、控火能力強、體積小、重量輕、存放攜帶方便等優點,不僅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場合的滅火,還可適用于文物古建筑等特殊場合的滅火。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在使用時形成單孔噴霧狀態的剖面圖。 圖2是圖1中A部放大圖。 圖3是單孔噴霧狀態時調節頭與柱塞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4是本技術在使用時形成廣角噴霧狀態的剖面圖。 圖5是圖4中B部放大圖。 圖6是廣角噴霧狀態時調節頭與柱塞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7是本技術在使用時形成多孔噴霧狀態的剖面圖。 圖8是圖7中C部放大圖。 圖9是多孔噴霧狀態時調節頭與柱塞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10是本技術中柱塞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技術的俯視圖。 圖中標記:I為槍身,2為槍頭,3為嗔射腔,4為進水快速接頭,5為調節頭,6為柱塞,7為收緊套,8為孔板,9為內孔,10為間隙,11為徑向通孔,12為中心出水孔,13為環形凸起,14為切槽,15為錐形凸起,16為錐形凹槽,17為導流通道,18為環槽,19為軸向通孔,20為周邊出水孔,21為密封圈,22為護罩,23為多孔噴霧指示槽,24為單孔噴霧指示槽,25為廣角噴霧指示槽,26為卡座,27為照明電筒,28為手柄,29為掛環,30為槍掛耳,31為遙控扳機開關,32為遙控連接器,33為限位擋環,34為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如圖1-11所示,一種噴霧滅火槍,包括槍身I和槍頭2,所述槍身I前端與槍頭2連接,所述槍身I后端與其內部噴射腔3連通的進水快速接頭4連接,在所述槍身I上通過卡座26設置有用于照明的照明電筒27,在所述槍身I上固定連接有手柄28和可連接背帶的掛環29和槍掛耳30,在所述手柄28上設置有遙控扳機開關31以及遙控連接器32。 其中,所述槍頭包括調節頭5、柱塞6、收緊套7以及孔板8,所述柱塞6后端與槍身I前端固定連接,所述槍身I內部的噴射腔3與柱塞6的內孔9對應連通,所述調節頭5套在柱塞6外周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柱塞6端部四周與調節頭5內壁之間留有間隙10,所述收緊套7套接在調節頭5端部并將孔板8壓緊在調節頭5前端面,在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噴霧滅火槍,包括槍身(1)和槍頭(2),所述槍身(1)前端與槍頭(2)連接,所述槍身(1)后端與其內部噴射腔(3)連通的進水快速接頭(4)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槍頭包括調節頭(5)、柱塞(6)、收緊套(7)以及孔板(8),所述柱塞(6)后端與槍身(1)前端固定連接,所述槍身(1)內部的噴射腔(3)與柱塞(6)的內孔(9)對應連通,所述調節頭(5)套在柱塞(6)外周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柱塞(6)端部四周與調節頭(5)內壁之間留有間隙(10),所述收緊套(7)套接在調節頭(5)端部并將孔板(8)壓緊在調節頭(5)前端面,在所述柱塞(6)上、內孔(9)的前端部設置有若干徑向通孔(11),所述徑向通孔(11)通過間隙(10)與孔板(8)的中心出水孔(12)連通,使用時形成單孔噴霧狀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映標,楊猛,代磊,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威特龍消防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