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用于光纖連接的新型插接件,包括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在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的中軸線上設置一用于光纖通過的柱形腔體,在柱形腔體內且位于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的連接位置處設置有連接對應光纖的喇叭口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頭包括第一基座,在第一基座上設置有第一柱形體,所述第二連接頭包括第二基座,在第二基座上設置有第二柱形體,第一柱形體與第二柱形體活動連接;在第一柱形體的頂面設置有凸塊與柱形孔,在第二柱形體的頂面設置有與凸塊相配合的凹槽、及與柱形孔相配合的圓柱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連接光纖緊密,對接精度高,光纖傳輸可靠等優點。(*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光纖連接的新型插接件。
技術介紹
光纖插接件是光纖與光纖之間進行可拆卸(活動)連接的器件,它把光纖的兩個端面精密對接起來,以使發射光纖輸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纖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鏈路而對系統造成的影響減到最小,在一定程度上,光纖插接件影響了光傳輸系統的可靠性和各項性能。目前國內外的光纖插接件按傳輸媒介的不同主要包括為常見的硅基光纖的單模和多模連接器,其結構簡單,連接光纖不夠緊密,對接精度不高,容易使連接的光纖斷裂開來,降低了光纖傳輸的可靠性。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光纖連接的新型插接件,旨在解決現有光纖插接件存在連接光纖不夠緊密,對接精度不高,光纖傳輸不可靠等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光纖連接的新型插接件,包括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在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的中軸線上設置一用于光纖通過的柱形腔體,在柱形腔體內且位于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的連接位置處設置有連接對應光纖的喇叭口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頭包括第一基座,在第一基座上設置有第一柱形體,所述第二連接頭包括第二基座,在第二基座上設置有第二柱形體,第一柱形體與第二柱形體活動連接;在第一柱形體的頂面設置有凸塊與柱形孔,在第二柱形體的頂面設置有與凸塊相配合的凹槽、及與柱形孔相配合的圓柱體。?優選的,所述凸塊共設置三個,在第一柱形體的頂面均勻分布,相應地所述凹槽對應設置三個,在第二柱形體的頂面均勻分布;所述圓柱體共設置三個,在第二柱形體的頂面均勻分布,相應地所述柱形孔對應設置三個,在第一柱形體的頂面均勻分布。優選的,所述喇叭口狀連接管窄端的面積大于對應光纖插芯橫截面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優選的,在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的外側設置有套筒,在套筒內設置有限位凸起一,在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上均設置有與限位凸起一相配合的限位凸起二;在套筒的底部配置有一固定座,固定座設置有與套筒下部外輪廓相適配的凹槽。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光纖連接的新型插接件,采用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插接扣合的結構方式,用戶使用時,可以將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分離開來,然后通過喇叭口狀連接管將兩端的光纖緊密的連接在一起,提高了連接光纖的耦合效率,然后在將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插接扣合,并套上套筒,使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緊密結合在一起,由于套筒的存在,還可以大幅度降低灰塵進入光纖接觸點的概率,提高了光纖連接的穩定性。附圖說明圖1為第一連接頭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第二連接頭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插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插接件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光纖連接的新型插接件,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3所示,一種用于光纖連接的新型插接件,包括第一連接頭1與第二連接頭2,在第一連接頭1與第二連接頭2的中軸線上設置一用于光纖通過的柱形腔體3,在柱形腔體3內且位于第一連接頭1與第二連接頭2的連接位置處設置有連接對應光纖的喇叭口狀連接管4。所述第一連接頭1包括第一基座101,在第一基座101上設置有第一柱形體102,所述第二連接頭2包括第二基座201,在第二基座201上設置有第二柱形體202,第一柱形體102與第二柱形體202活動連接。在第一柱形體102的頂面設置有凸塊5與柱形孔6,在第二柱形體202的頂面設置有與凸塊5相配合的凹槽7、及與柱形孔6相配合的圓柱體8。?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凸塊5共設置三個,在第一柱形體102的頂面均勻分布,相應地所述凹槽7對應設置三個,在第二柱形體202的頂面均勻分布。所述圓柱體8共設置三個,在第二柱形體202的頂面均勻分布,相應地所述柱形孔6對應設置三個,在第一柱形體102的頂面均勻分布。更進一步的,上述喇叭口狀連接管4窄端的面積大于對應光纖插芯橫截面面積的百分之四十。進一步的,在第一連接頭1與第二連接頭2的外側設置有套筒9,在套筒9內設置有限位凸起一10,在第一連接頭1與第二連接頭2上均設置有與限位凸起一10相配合的限位凸起二11。在套筒9的底部配置有一固定座12,固定座12設置有與套筒9下部外輪廓相適配的凹槽13。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鑒已有技術即可實現。應當理解的是,本技術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光纖連接的新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在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的中軸線上設置一用于光纖通過的柱形腔體,在柱形腔體內且位于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的連接位置處設置有連接對應光纖的喇叭口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頭包括第一基座,在第一基座上設置有第一柱形體,所述第二連接頭包括第二基座,在第二基座上設置有第二柱形體,第一柱形體與第二柱形體活動連接;在第一柱形體的頂面設置有凸塊與柱形孔,在第二柱形體的頂面設置有與凸塊相配合的凹槽、及與柱形孔相配合的圓柱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光纖連接的新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在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的中軸線上設置一用于光纖通過的柱形腔體,在柱形腔體內且位于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的連接位置處設置有連接對應光纖的喇叭口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頭包括第一基座,在第一基座上設置有第一柱形體,所述第二連接頭包括第二基座,在第二基座上設置有第二柱形體,第一柱形體與第二柱形體活動連接;在第一柱形體的頂面設置有凸塊與柱形孔,在第二柱形體的頂面設置有與凸塊相配合的凹槽、及與柱形孔相配合的圓柱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光纖連接的新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塊共設置三個,在第一柱形體的頂面均勻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奇,翟朗,陸明,
申請(專利權)人:吉林工商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