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組合車椅,屬于拼接組裝架體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框(1)、側框(2)、腳輪(3)、弧形滑桿(8)和滑動桿(9),側框(2)設有兩組,對稱安裝在背框(1)左右兩側,腳輪(3)設有兩組,且分別固定安裝在兩組側框(2)的下部,實現(xiàn)車椅的整體移動;弧形滑桿(8)和滑動桿(9)同樣分別設有兩組,分別安裝在兩組側框(2)的一側,背框(1)、側框(2)、弧形滑桿(8)和滑動桿(9)上分別設有多個尺寸相匹配的安裝孔,通過安裝孔調整相互之間的安裝角度和安裝高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整套工具設置成多件可組裝、便于拆卸的零部件,通過這些零部件之間的靈活變化組裝來實現(xiàn)多種常用工具或裝置的不同功能。(*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多功能組合車椅,屬于拼接組裝架體
。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框(1)、側框(2)、腳輪(3)、弧形滑桿(8)和滑動桿(9),側框(2)設有兩組,對稱安裝在背框(1)左右兩側,腳輪(3)設有兩組,且分別固定安裝在兩組側框(2)的下部,實現(xiàn)車椅的整體移動;弧形滑桿(8)和滑動桿(9)同樣分別設有兩組,分別安裝在兩組側框(2)的一側,背框(1)、側框(2)、弧形滑桿(8)和滑動桿(9)上分別設有多個尺寸相匹配的安裝孔,通過安裝孔調整相互之間的安裝角度和安裝高度。本技術將整套工具設置成多件可組裝、便于拆卸的零部件,通過這些零部件之間的靈活變化組裝來實現(xiàn)多種常用工具或裝置的不同功能。【專利說明】多功能組合車椅
多功能組合車椅,屬于拼接組裝架體
。
技術介紹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會需要搬運、移動一些物品,或者需要拿取擺放在高處 的一些物品,在移動、搬運或著拿取這些物品的時候,需要借助其他的工具來實現(xiàn),通常采 用爬梯、平板拖車或推車等架體來實現(xiàn),但是在日常的使用中會發(fā)現(xiàn)這些工具只能用于特 定的用途,通用性不強,不能實現(xiàn)多種功能的靈活轉變,而且大量的架體工具需要占據較多 的儲物空間,因此,無論在使用還是儲物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使用靈活、功 能多變、便于儲藏的多功能組合車椅。 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包括背框、兩組側框、兩組腳 輪、兩組弧形滑桿和兩組滑動桿,所述兩組側框對稱安裝在背框左右兩側,所述兩組腳輪分 別固定安裝在兩組側框的下部,實現(xiàn)車椅的整體移動;所述兩組弧形滑桿和滑動桿分別安 裝在兩組側框的側部,背框、側框、弧形滑桿和滑動桿上分別設有多個尺寸相匹配的安裝 孔,通過安裝孔調整相互之間的安裝角度和安裝高度。 優(yōu)選的,組合形成可上下樓的輪椅,所述的側框為梯形設置,兩組側框后部的一側 邊分別通過安裝孔和螺栓連接背框兩側,兩側框之間上部水平安裝一坐板,下部通過腳輪 安裝架安裝腳輪,兩組側框前部的一側邊分別通過弧形滑桿連接滑動桿,滑動桿作為支腿, 且滑動桿接觸地面的一端部設有鎖止輪。 進一步的,所述的弧形滑桿和滑動桿上設有中空的滑槽,弧形滑桿與側框或滑動 桿與側框之間連接用的伸縮銷可在滑槽內來回滑動形成定位,實現(xiàn)滑動桿相對側框的角度 改變和高度升降。伸縮銷可在滑槽內來回滑動,實現(xiàn)滑動桿相對側框的角度改變和高度升 降,實現(xiàn)上下樓乘坐人不改變坐姿情況下的防傾翻功能。 優(yōu)選的,所述的背框上部設有頸部牽引裝置,頸部牽引裝置包括牽引袋和牽引拉 簧,背框上部兩側分別通過一組弧形滑桿安裝一組牽引拉簧,兩組牽引拉簧之間連接一個 牽引袋。 優(yōu)選的,組合形成平板拖車,所述的側框為倒置的梯形設置,背框水平設置作為放 置貨物的板面,側框的上邊通過安裝孔和螺栓連接背框后端,下邊通過腳輪安裝架安裝腳 輪,背框前端通過同樣水平設置的滑動桿連接弧形滑桿,弧形滑桿的折角作為平板拖車的 拖拉把手。 優(yōu)選的,形成組合爬梯,所述的側框為梯形設置,兩組側框后部上側邊分別通過安 裝孔和螺栓連接背框下部兩側,在背框上部通過安裝孔和螺栓延伸連接滑動桿,側框后側 下部通過腳輪安裝架安裝腳輪,兩組側框前部的一側邊通過弧形滑桿作為支腿,且在弧形 滑桿接觸地面的一端部設有鎖止輪;滑動桿和背框上設有等距平行設置的連桿。 優(yōu)選的,所述的背框上部通過安裝架裝有一組或多組按摩輪。 優(yōu)選的,所述的腳輪安裝架為三角形設置,每個角上分別設有腳輪安裝孔,通過腳 輪安裝孔安裝腳輪,腳輪安裝孔與腳輪之間設有緩沖裝置。通過緩沖裝置來緩沖上下樓時 為滾輪顛簸產生的震動,使得上下樓更平穩(wěn)。 優(yōu)選的,所述的緩沖裝置包括軸、扭簧和緩沖腿,緩沖腿的數目與腳輪設有三組, 通過軸和扭簧安裝在腳輪安裝架的三個角上,緩沖腿外端部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調節(jié) 孔,通過調節(jié)孔安裝腳輪。調節(jié)孔可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時又可改變腳輪的直徑大小, 使得腳輪可適應不同階梯的高度和不同的路況,在爬樓時采用輕便的小輪子,平路時采用 直徑大的輪子減小行進阻力。 進一步的,所述的緩沖腿中部設有折角,折角處通過輪軸安裝過渡輪。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靈活多變:將整套工具設置成多件可組裝、便于拆卸的零部件,且這些零 部件上設有通用的安裝孔或滑槽,通過這些安裝孔和滑槽配合螺栓或銷軸實現(xiàn)零部件之間 的靈活組裝,尤其可根據背框、側框、弧形滑桿和滑動桿四者之間各種不同的相對安裝位置 變換成其他形式的工具,實現(xiàn)同一組零件,多種靈活組合,可形成多種不同功能的工具或裝 置,滿足各種生活需要。 2、腳輪安裝架上設置可調節(jié)腳輪行走直徑的調節(jié)孔,調節(jié)孔可設置兩個或兩個以 上,同時又可改變輪子的直徑大小,使得腳輪可適應不同階梯的高度和不同的路況,在爬樓 時采用輕便的小輪子,平路時采用直徑大的輪子減小行進阻力。 3、在腳輪安裝架上設置緩沖裝置,通過緩沖裝置來緩沖上下樓時為滾輪顛簸產生 的震動,使得上下樓更平穩(wěn)。 4、取材方便,可采用多種能承載強度的材料制作,且價格低廉,質量輕便,體積小, 功能轉換方便,且組裝拆卸簡單、方便,無需復雜的工序或者工具,使用操作簡單易行。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多功能組合車椅實施例1的軸測圖示意圖。 圖2為多功能組合車椅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多功能組合車椅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多功能組合車椅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多功能組合車椅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腳輪安裝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的緩沖裝置的A-A結構示意圖。 其中:1、背框2、側框3、腳輪4、腳輪安裝架5、鏈輪6、鏈條7、銷軸8、 弧形滑桿9、滑動桿10、拉簧11、伸縮銷12、鎖止輪13、坐板14、牽引拉簧15、 連桿16、按摩輪17、牽引袋18、扭簧19、輪軸20、過渡輪21、調節(jié)孔22、緩沖腿 23、軸。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本技術的最佳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Γ7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參照附圖1 :多功能組合車椅,包括背框1、側框2、腳輪3、弧形滑桿8和滑動桿9, 側框2設有兩組,對稱安裝在背框1左右兩側,腳輪3設有兩組,且分別固定安裝在兩組側 框2的下部,實現(xiàn)車椅的整體移動;弧形滑桿8和滑動桿9同樣分別設有兩組,分別安裝在 兩組側框2的一側,背框1、側框2、弧形滑桿8和滑動桿9上分別設有多個尺寸相匹配的安 裝孔,通過這些安裝孔調整相互之間的安裝角度和安裝高度。 組合形成可上下樓的輪椅,側框2為梯形設置,兩組側框2后部的一側邊分別通過 安裝孔和螺栓連接背框1兩側,兩側框2之間上部水平安裝一坐板13,下部通過腳輪安裝 架4安裝腳輪3,腳輪3為橡膠輪,腳輪3設有多個,多個腳輪3之間可通過鏈輪5和鏈條 6實現(xiàn)傳動連接,兩側的腳輪安裝架4通過銷軸7固定安裝;兩組側框2前部的一側邊分別 通過弧形滑桿8連接滑動桿9,弧形滑桿8為扇形設置,且一條邊延長出一段距離,扇形的 尖端通過螺栓和安裝孔安裝在側框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多功能組合車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框(1)、兩組側框(2)、兩組腳輪(3)、兩組弧形滑桿(8)和兩組滑動桿(9),所述兩組側框(2)對稱安裝在背框(1)左右兩側,所述兩組腳輪(3)分別固定安裝在兩組側框(2)的下部,實現(xiàn)車椅的整體移動;所述兩組弧形滑桿(8)和滑動桿(9)分別安裝在兩組側框(2)的側部,背框(1)、側框(2)、弧形滑桿(8)和滑動桿(9)上分別設有多個尺寸相匹配的安裝孔,通過安裝孔調整相互之間的安裝角度和安裝高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榮立,
申請(專利權)人:王榮立,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