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脈寬調整電路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路,具體涉及一種通過調節脈寬進而調節負載輸出的脈寬調整電路。
技術介紹
:脈沖寬度調制的輸出方式,已經很廣泛地被應用在許多的消費品種,特別是應用在便攜式的電子產品。在以電池作為能量來源的便攜式產品中,功率消耗一直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脈寬調制的輸出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其高功率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就是提供一種脈寬調整電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脈寬調整電路,包括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場效應管和三極管,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電源引腳連接電源,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E1、E2、GND引腳同時接地,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C1通過電阻R5連接電源,C2引腳通過電阻R4連接電源,所述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輸入引腳+IN1連接反饋電阻R10,電阻R10同時接地,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比較引腳-IN1與其COUT引腳、5VREF引腳同時連接;而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輸出引腳PWN與其時間控制引腳DTIME引腳連接;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C1輸出后與場效應管Q4的柵極和三極管Q5的基極同時連接,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C2輸出后與場效應管Q1的柵極和三極管Q6的基極同時連接,三極管Q6的發射極和三極管Q5發射極相連接并同時接地,三極管Q5集電極與場效應管Q3的柵極相連接,三極管Q6的集電極與場效應管Q2的柵極相連接,場效應管Q1的源極和場效應管Q4的源極相連接并同時與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輸入引腳+IN1連接,場效應管Q3的源極與場效應管Q4的漏極相連接后輸出,場效應管Q1的漏極與場效應管Q2的源極相連接后輸出,而場效應管Q ...
【技術保護點】
脈寬調整電路,包括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場效應管和三極管,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電源引腳連接電源,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E1、E2、GND引腳同時接地,其特征在于,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C1和C2引腳分別通過電阻R4和電阻R5連接電源,所述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輸入引腳+IN1連接反饋電阻R10,電阻R10同時接地,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比較引腳?IN1與其COUT引腳、5V?REF引腳同時連接;而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輸出引腳PWN與其時間控制引腳DTIME引腳連接;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C1輸出后與場效應管Q4的柵極和三極管Q5的基極同時連接,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C2輸出后與場效應管Q1的柵極和三極管Q6的基極同時連接,三極管Q6的發射極和三極管Q5發射極相連接并同時接地,三極管Q5集電極與接場效應管Q3的柵極相連接,三極管Q6的集電極與場效應管Q2的柵極相連接,場效應管Q1的源極和場效應管Q4的源極相連接并同時與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輸入引腳+IN1連接,場效應管Q3的源極與場效應管Q4的漏極相連接后輸出,場效應管Q1的漏極與場效應管Q2的源極相連接后輸出,而場效應管Q2的漏極 ...
【技術特征摘要】
1.脈寬調整電路,包括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場效應管和三極管,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電源引腳連接電源,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E1、E2、GND引腳同時接地,其特征在于,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C1通過電阻R5連接電源,C2引腳通過電阻R4連接電源,所述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輸入引腳+IN1連接反饋電阻R10,電阻R10同時接地,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比較引腳-IN1與其COUT引腳、5VREF引腳同時連接;而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輸出引腳PWN與其時間控制引腳DTIME引腳連接;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C1輸出后與場效應管Q4的柵極和三極管Q5的基極同時連接,脈寬調制控制集成電路的C2輸出后與場效應管Q1的柵極和三極管Q6的基極同時連接,三極管Q6的發射極和三極管Q5發射極相連接并同時接地,三極管Q5集電極與場效應管Q3的柵極相連接,三極管Q6的集電極與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仝興孚,
申請(專利權)人:濮陽市立圓汽車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