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耐磨一體化旋轉補償器,包括內管、外套管、連接管、填料法蘭,外套管套裝在內管上,內管的一端穿過外套管插入連接管中,填料法蘭套裝在內管上,其一端伸入外套管內,外套管的內表面上設有環形內凸臺,在該環形內凸臺與填料法蘭伸入外套管的一端之間設在密封填料,外套管和連接管為一體成型的一體化結構,密封填料與內管的外表面之間、密封填料與外套管的內表面之間均設有耐磨碳纖維層。由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外套管與連接管采用一體成型的一體化結構,產品無需再進行射線探傷。同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耐磨碳纖維層,可以有效抗擊由于外套管和內管之間的相對旋轉對密封填料造成的磨損,提高整個旋轉補償器的密封性。(*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耐磨一體化旋轉補償器,包括內管、外套管、連接管、填料法蘭,外套管套裝在內管上,內管的一端穿過外套管插入連接管中,填料法蘭套裝在內管上,其一端伸入外套管內,外套管的內表面上設有環形內凸臺,在該環形內凸臺與填料法蘭伸入外套管的一端之間設在密封填料,外套管和連接管為一體成型的一體化結構,密封填料與內管的外表面之間、密封填料與外套管的內表面之間均設有耐磨碳纖維層。由于本技術的外套管與連接管采用一體成型的一體化結構,產品無需再進行射線探傷。同時,本技術通過設置耐磨碳纖維層,可以有效抗擊由于外套管和內管之間的相對旋轉對密封填料造成的磨損,提高整個旋轉補償器的密封性。【專利說明】耐磨一體化旋轉補償器
本技術涉及一種耐磨一體化旋轉補償器。
技術介紹
電力、石油、化工、熱力等行業的管道中一般都需要安裝使用補償裝置,現有的補 償裝置通常包括旋轉補償器、波紋補償器、套筒補償器、球形補償器等,用于補償管道軸向 和徑向的位移。當管道輸送的是高溫、高壓介質時,對于旋轉補償器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有 足夠的位移補償量,還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較長的使用壽命。 現有旋轉補償器的外套管與連接管都采用焊接的方法對接為一體(參見圖1),例 如中國專利 98227061. 5、02258709· 8、200620077450· U201120064777. 6、201110163209· 6 和201010598173. X等。 申請人:經研究發現,這種焊接對接方式不可避免地使得外套管與 連接管之間的環狀焊縫與內管有部分重疊,X射線等無損探測方法很難準確檢測焊接的質 量,也就無法保證焊縫質量。基于此,國家標準GB/T150. 4-2011中規定"對容器直徑不超過 800mm的圓筒與封頭的最后一道環向封閉焊接,當采用不帶墊板的單面焊對接接頭,且無法 進行射線或超聲檢測時,允許不進行檢測,但需采用氣體保護焊打底。"雖然國家標準對外 套管與連接管的焊接工藝作了規定,但仍無法確保外套管與連接管的焊接質量。當旋轉補 償器應用在高溫高壓管道上時,其質量直接關系到人命關天的安全責任。因此,徹底解決旋 轉補償器中外套管與變徑管因采用焊接對接而帶來的安全隱患,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孜孜 以求的目標。 此外, 申請人:經研究發現,由于旋轉補償器安裝在管道中后需長期的運行,最長運 行時間可達30年。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由于外套管和內管之間的相對旋轉,會使密封填 料產生損耗(所輸送的介質是高溫高壓介質時更為明顯),導致密封效果下降或失效,從而 影響的整個旋轉補償器的密封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現有的管道用旋轉補償器的外套管與變徑管 采用焊接方式對接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以及,現有的管道用旋轉補償器在長期的使用 過程中,由于外套管和內管之間的相對旋轉,會使密封填料產生損耗(所輸送的介質是高 溫高壓介質時更為明顯),導致密封效果下降或失效,從而影響的整個旋轉補償器的密封性 能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種耐磨一體化旋轉補償器,包括內管、外套管、連接管、填料法蘭,外套管套裝在 內管上,內管的一端穿過外套管插入連接管中,填料法蘭套裝在內管上,其一端伸入外套管 內,外套管的內表面上設有環形內凸臺,在該環形內凸臺與填料法蘭伸入外套管的一端之 間設在密封填料,外套管和連接管為一體成型的一體化結構,密封填料與內管的外表面之 間、密封填料與外套管的內表面之間均設有耐磨碳纖維層。 為了便于內管與外套管之間的相對旋轉,在內管伸入連接管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設 有一個環形外凸臺,環形外凸臺與環形內凸臺之間形成的空腔內設有滾珠或者設置滑動 環。 為了便于進一步提高本專利技術的密封性能,可在前述環形外凸臺與環形內凸臺之間 形成的空腔內設置端面密封件。 為了避免密封填料在長期使用中因正常磨損產生空隙,從而影響整個旋轉補償器 的密封性能,還可在外套管上設置填料加注裝置。 為了防止產品在工程安裝過程中產生反方向脫位和內、外環形凸臺之間設置的滾 珠移位、脫落或者內、外環形凸臺之間設置的滑動環、端面密封件的移位,連接管內設置有 限位塊。 本技術的外套管與連接管由于采用一體成型的一體化結構,產品無需再進行 射線探傷,徹底解決了現有的焊接方式所帶來的焊縫探傷難、甚至無法檢測的問題,提高的 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且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同時,本技術通過 在密封填料與內管的外表面之間、密封填料與外套管的內表面之間設置耐磨碳纖維層,可 以有效抗擊由于外套管和內管之間的相對旋轉對密封填料造成的磨損,從而減少密封材料 的流失,提高了整個旋轉補償器的密封性。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1-圖5中,1為內管、2為緊固件、3為填料法蘭、4為外套管、5為密封填料、6為 滾珠、7為連接外套管與連接管的環形焊縫、8為連接管、9為限位塊、10為環形內凸臺、11為 環形外凸臺、12為滑動環、13為端面密封件、14為密封填料加注裝置、15為耐磨碳纖維層。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耐磨一體化旋轉補償器包括內管1、外套管4、連接管8、 填料法蘭3,外套管4套裝在內管1上,內管1的一端穿過外套管4插入連接管8中,連接管 8為變徑管,與外套管4為一體成型的一體化結構。填料法蘭3套裝在內管1上,其一端伸 入外套管4內。外套管4的內表面上設有環形內凸臺10,在該環形內凸臺10與填料法蘭3 伸入外套管的一端之間設在密封填料5,在密封填料5與內管1的外表面之間、密封填料5 與外套管4的內表面之間均設有耐磨碳纖維層14。填料法蘭3與外套管4之間通過緊固件 2連接。 為了便于內管1與外套管4之間的相對旋轉,在內管1伸入連接管8的一端上設 有一個環形外凸臺11,.在環形外凸臺11與外套管4內表面上的環形內凸臺10之間形成 的空腔內設有滾珠6。 為了防止產品在工程安裝過程中產生反方向脫位和滾球移位、脫落,連接管4內 設置有限位塊9。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述耐磨一體化旋轉補償器包括內管1、外套管4、連接管8、 填料法蘭3,外套管4套裝在內管1上,內管1的一端穿過外套管4插入連接管8中,連接管 8為變徑管,與外套管4為一體成型的一體化結構。填料法蘭3套裝在內管1上,其一端伸 入外套管4內。外套管4的內表面上設有環形內凸臺10,在該環形內凸臺10與填料法蘭3 伸入外套管的一端之間設在密封填料5,在密封填料5與內管1的外表面之間、密封填料5 與外套管4的內表面之間均設有耐磨碳纖維層14。填料法蘭3與外套管4之間通過緊固件 2連接。 為了便于內管1與外套管4之間的相對旋轉,在內管1伸入連接管8的一端的外 表面上設有一個環形外凸臺11,環形外凸臺11與環形內凸臺10之間形成的空腔內設有滑 動環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耐磨一體化旋轉補償器,包括內管、外套管、連接管、填料法蘭,外套管套裝在內管上,內管的一端穿過外套管插入連接管中,填料法蘭套裝在內管上,其一端伸入外套管內,外套管的內表面上設有環形內凸臺,在該環形內凸臺與填料法蘭伸入外套管的一端之間設在密封填料,其特征在于外套管和連接管為一體成型的一體化結構,密封填料與內管的外表面之間、密封填料與外套管的內表面之間均設有耐磨碳纖維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磊,洪亮,朱愛春,曹廣金,尹明華,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貝特管件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