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在基坑側壁內插置有橫向間隔排列的支護樁,在支護樁的樁間土內插置固定有縱向間隔排列的預應力錨索,基坑側壁上布置有用于連接所述支護樁的腰梁,位于同一水平線上的預應力錨索的自由端固定連接于一腰梁上;在所述支護樁的樁間土內還插置有注漿花管,注漿花管用于往樁間土內注入注漿體,形成加固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傳統的樁錨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注漿花管,通過該注漿花管往樁間土內注入注漿體,可提高樁間土的力學性質,增強基坑側壁土體防塌、防滑性能,達到施工要求,特別應用在軟土地區時,加固效果明顯,且能減少支護樁和錨索的用量,在基坑面積較大的工程中,可大大降低工程成本。(*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疏排粧錨基坑支護結構
本技術涉及土木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施工時用于加固基坑周圍土層穩固性的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
技術介紹
在基坑開挖的過程中,需要對基坑周邊的土層進行固定,以防止基坑出現坍塌現象,或者基坑的側坡出現明顯的水平位移,從而影響工程的質量及施工的進行。常見的一種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是樁錨結構,即在基坑周圍的土層中插置數個圍繞基坑的護樁,再在護樁之間的土層中插置預應力錨索,從而使基坑周圍的土層中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整體,可有效防止基坑坍塌現象及出現明顯位移的現象。 然而,上述傳統的樁錨結構存在以下不足,在土質比較疏松的軟土地區,為了將基坑周圍的土層形成穩定性達標的整體,只有通過增加護樁的使用數目,以減小護樁的間距來達到目的,如此一來,就造成增加工程施工成本的問題;而且,單靠護樁加錨索這樣的支護結構,在軟土地區的支護效果并不理想,因其樁間土的力學性能太差,常常出現護樁被錨索拉緊而在土體中滑動的現象,不能真正達到將基坑周圍土體加固、連成一體的施工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支護效果達標、節約成本的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在基坑側壁內插置有橫向排列的支護樁,在支護樁之間的土體內插置固定有橫向排列的預應力錨索,且預應力錨索與支護樁相互間隔設置,預應力錨索的延伸方向與支護樁之間呈一銳角;基坑側壁上布置有用于連接所述支護樁的至少一腰梁,位于同一水平線上的預應力錨索的自由端固定連接于一腰梁上;在所述支護樁的樁間土內還插置有注漿花管,注漿花管用于往樁間土內注入注漿體,形成加固土。 進一步的,所述腰梁為混凝土腰梁。 進一步的,所述注漿體為水泥或混凝土。 進一步的,所述預應力錨索與所述腰梁垂直。 進一步的,所述預應力錨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45°。 進一步的,所述注漿花管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45°。 如上所述,本技術的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在傳統的樁錨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注漿花管,通過該注漿花管往樁間土內注入注漿體,可對注漿花管周圍40(T800mm范圍內的土體進行加固,形成加固土,提高樁間土的力學性質,增強基坑側壁土體防塌、防滑性能,達到施工要求,特別在軟土地區,其加固的效果可得到顯著提升;同時,由于注漿后的樁間土性能得到增強,從而可加大支護樁及錨索的間距,減少支護樁和錨索的用量,在基坑面積較大的工程中,應用該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可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的正面視圖; 圖2為本技術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的側面剖視圖; 圖3為本技術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的俯視圖。 其中:11、基坑側壁;12、基坑底壁;21、支護樁;31、預應力錨索;41、腰梁;51、注漿花管;52、注漿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 請參閱圖1至圖3,本技術提供一種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其是在基坑側壁 11內插置有橫向排列的支護樁21,該支護樁21插入基坑內的深度視基坑的大小而定,一般的,支護樁21位于基坑底壁12以下的部分的長度要大于其位于基坑底壁12以上部分的長度,此種設計用于確保支護樁21能穩固地插置于土體上;在支護樁21之間的土體內插置固定有橫向排列的預應力錨索31,且預應力錨索31與支護樁21相互間隔設置,預應力錨索31的延伸方向與支護樁21之間呈一銳角,該角度設計用于確保預應力錨索31施加于基坑側壁11的土體的作用力有一個水平向外的分量和一個豎直向下的分量,有利于確保支護效果;基坑側壁11上布置有用于連接所述支護樁21的至少一腰梁41,且位于同一水平線上的預應力錨索31的自由端皆固定連接于一腰梁41上;具體的,所述腰梁41為混凝土腰梁41,且該腰梁41的數目視基坑的大小而定,可設有多條,在本實施例中共設有兩條,一般將位于支護樁41頂端的腰梁41稱為冠梁;所述腰梁41的目的在于將所述支護樁21連成一體,在對預應力錨索31施加拉力時,可增強支護樁21對基坑側壁11的支護作用;當然,所述腰梁41也可以為鋼筋條或鋼片,其目的均在于將支護樁21連成一體,以增強其對基坑側壁11的支護作用;在所述支護樁21的樁間土內還插置有注漿花管51,注漿花管51用于往樁間土內注入注漿體52,形成加固土。 相比于支護樁21和預應力錨索31,上述注漿花管41為低成本的工程材料,這種注漿花管41為側壁開有漏孔的管體;所述注漿體52為水泥或混凝土,該注漿體52在高壓下注入注漿花管41內,然后從其上的漏孔滲入注漿花管41周圍的土體中;進入樁間土內的注漿體52與周圍的土壤結合、凝固,形成加固土,從而可提高樁間土的力學性質,增強其作為一個整體的防塌、防滑性能,進而達到加固基坑側壁11 土體的效果。 具體的,所述預應力錨索31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45°,在拉緊預應力錨索31時,可確保錨索對基坑側壁11施加的水平拉力和豎直拉力得到合理的分配,進一步增強該支護結構隊基坑側壁11的支護作用;更進一步地,所述預應力錨索31與腰梁41相互垂直(如圖3所示),該角度設計可確保作用在支護樁21與腰梁41連成的整體的拉力最大化,有利于增強基坑側壁11 土體的穩定性。 優選的,所述注漿花管51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45°,該角度設計可使形成于注漿花管51周圍的加固土的走向與預應力錨索31的走向大致一致或呈一定的小角度(30°以內),從而可減小錨索拉緊時對加固土的破壞,可增強樁間土作為一個整體的力學性能。 綜上所述,本技術在傳統的樁錨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注漿花管51,通過該注漿花管51往樁間土內注入注漿體52,可對注漿花管51周圍400-800_范圍內的土體進行加固,形成加固土,提高樁間土的力學性質,增強基坑側壁11 土體防塌、防滑性能,達到施工要求,特別在軟土地區,加固效果明顯;同時,由于注漿后的樁間土性能得到增強,從而可加大支護樁21及預應力錨索31的間距,減少支護樁21和錨索31的用量,在基坑面積較大的工程中,應用該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可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技術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在基坑側壁內插置有橫向排列的支護樁,在支護樁之間的土體內插置固定有橫向排列的預應力錨索,且預應力錨索與支護樁相互間隔設置,預應力錨索的延伸方向與支護樁之間呈一銳角;基坑側壁上布置有用于連接所述支護樁的至少一腰梁,位于同一水平線上的預應力錨索的自由端固定連接于一腰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護樁的樁間土內還插置有注漿花管,注漿花管用于往樁間土內注入注漿體,形成加固土。
【技術特征摘要】
1.疏排樁錨基坑支護結構,在基坑側壁內插置有橫向排列的支護樁,在支護樁之間的土體內插置固定有橫向排列的預應力錨索,且預應力錨索與支護樁相互間隔設置,預應力錨索的延伸方向與支護樁之間呈一銳角;基坑側壁上布置有用于連接所述支護樁的至少一腰梁,位于同一水平線上的預應力錨索的自由端固定連接于一腰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護樁的樁間土內還插置有注漿花管,注漿花管用于往樁間土內注入注漿體,形成加固土。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疏排樁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學文,李建國,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廣東總隊,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