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家用電器
,具體涉及一種飲水機外置水壺。
技術介紹
以往內置熱膽的飲水機普遍存在“千滾水”、不節能、難以完全燒開等問題,因此之后普遍采用外置的電水壺代替內置的熱膽。現有此類外置水壺為方便注水和排氣,一般在壺蓋頂部中央設置一個注水排氣孔,同時通過按壓開關和設置在壺蓋內部的機構控制封閉和打開壺嘴。這樣帶來的問題是:1)壺蓋上的孔不僅影響水壺外觀,還使灰塵和異物容易進入。2)按壓開關占用了本來起開壺蓋作用按鈕的位置,并且需要手工操縱才能開啟,不夠方便。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存在以下問題:飲水機外置水壺,需要手工按壓才能開啟,不夠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飲水機外置水壺,以解決現有飲水機外置水壺,需要手工按壓才能打開壺嘴的問題。為此,本技術提出一種置于配套的飲水機時自動開啟且在離開飲水機后自動關閉注水孔的飲水機外置水壺,從而避免灰塵和異物進入。本技術提出一種飲水機外置水壺,包括:具有壺嘴的壺身,所述壺身具有與飲水機注水管相配的注水孔,飲水機外置水壺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壺嘴與所述注水孔之間的聯動結構,所述聯動結構具有在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接合時關閉所述壺嘴的第一位置,和在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分離時打開所述壺嘴的第二位置。進一步地,所述聯動結構包括:位于所述壺嘴處的壺嘴封堵裝置、隨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接合或分離而活動的切換裝置、以及連接所述壺嘴封堵裝置與所述切換裝置的連 >桿。進一步地,還包括位于所述注水孔處的頂柱,所述頂柱頂開注水管的密封裝置進行注水,所述切換裝置包括套設在所述頂柱上的外套。進一步地,所述切換裝置還包括套設在所述頂柱上并位于所述外套之內的內套,所述內套和所述外套之間具有環形空間,所述內套連接彈簧,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分離時所述內套關閉所述注水孔。進一步地,所述注水管的密封裝置為位于所述注水管管口內部且與所述注水管管口密封配合的閥芯。進一步地,所述壺身的上部設有壺蓋,所述注水孔設在所述壺蓋上。當飲水機的注水管壓下后,注水孔開啟,形成注水排氣通道,可以滿足注水和排氣需求;當注水管抬起后,聯動結構自動封閉壺嘴,不僅可以防塵,而且可以避免水開后蒸汽從壺嘴溢出造成傷害;當注水管升起后,聯動結構使壺嘴開啟,省去了設計專門的倒水開關。整個自動封閉壺嘴或打開過程中,只需注水管壓下、抬起和注水孔的開啟、閉合,壺嘴的封閉或打開,都是隨著注水管壓下、抬起來完成的,無需用手按壓額外的專門的倒水開關控制,因而,方便了注水,方便了對壺嘴的自動控制。附圖說明圖1用分解圖示出了本技術實施例一的飲水機外置水壺的立體結構,其中,示出了飲水機注水管的升起狀態;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飲水機外置水壺的剖視結構,其中示出了注水管下壓狀態;圖3用分解圖示出了本技術實施例一的飲水機外置水壺的剖視結構,其中示出了注水管升起狀態;圖4用分解圖示出了本技術實施例二的飲水機外置水壺的立體結構,其中,示出了飲水機注水管的升起狀態;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的飲水機外置水壺的剖視結構,其中示出了注水管下壓狀態;圖6用分解圖示出了本技術實施例二的飲水機外置水壺的剖視結構,其中示出了注水管升起狀態。附圖標號說明:1飲水機注水管?8壺蓋上蓋?9壺蓋?10壺蓋底座?101頂柱?11內套?12彈簧?13外套?131下壓臂?14注水孔?19導套?28壺身?281壺嘴?24壺嘴封堵裝置241杠桿臂?242鉸軸?243封閉部件?25扭簧?30閥芯?301密封端面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對本技術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飲水機外置水壺包括:具有壺嘴281的壺身28,所述壺身28的內部具有內腔,壺身28上具有與飲水機注水管相配的注水孔14,例如,所述壺身的頂部設有壺蓋9,如圖2所示,所述壺蓋上具有與飲水機注水管相配的注水孔14,這樣,便于注水孔的設置,也便于和飲水機注水管相配合。所述壺嘴281設置在所述壺蓋9之外,所述飲水機外置水壺還包括:位于所述內腔中的聯動結構,所述聯動結構設置在所述壺嘴與所述注水孔之間,所述聯動結構在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接合時關閉所述壺嘴,在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分離時打開所述壺嘴。所述聯動結構隨所述注水孔的打開和閉合,自動切換所述壺嘴與所述內腔之間的通斷,即聯動結構無需人手的按壓,切換所述壺嘴與所述內腔之間的通斷。這樣,聯動結構不位于壺身表面,能夠保證聯動結構不會被人手誤操作,而且能夠保護聯動結構不會輕易損壞。進一步地,所述聯動結構包括:位于所述內腔中的壺嘴處的壺嘴封堵裝置24、隨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接合或分離而活動的切換裝置、以及連接所述壺嘴封堵裝置與所述切換裝置的連桿。所述切換裝置具有隨著所述注水孔14關閉而自動打開所述壺嘴封堵裝置24的第一位置,所述切換裝置還具有隨著所述注水孔的打開而關閉所述壺嘴封堵裝置的第二位置。例如,在所述第一位置,密封端面301密封住閥芯30,所述注水孔關閉,在所述第二位置,閥芯30被頂開,密封端面301不再密封注水管,隨之所述注水孔打開。連桿例如可以為連接所述壺嘴封堵裝置與所述切換裝置的翻板結構或杠桿結構。進一步地,所述壺蓋9包括:位于所述內腔中并支撐在所述壺身上的壺蓋底座10、固定在所述壺蓋底座上的朝上延伸的頂柱101,頂柱頂開所述注水管的密封裝置進行注水。注水管的密封裝置例如為位于所述注水管管口內部且與所述注水管管口密封配合的閥芯,這樣,既可以保證注水管的密閉,又方便注水時注水通道的打開。如圖1至圖3,切換裝置包括套設在所述頂柱上的內套11、設置在所述內套和所述頂柱之間的彈簧12、以及套設在所述內套之外的外套13,彈簧12位于外套13之內;所述內套11能上下移動的套接在所述外套13內,所述內套和所述外套之間具有環形空間,此時的注水孔為環形空間,并且所述外套13抵壓在所述內套11上,二者之間能夠形成聯動,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分離時所述內套關閉所述注水孔。此外,切換裝置還可以不用設置內套,例如,見后面的實施例二,切換裝置僅需設置外套,使得外套與所述頂柱之間具有環形空間,此時的注水孔為環形空間,這樣結構簡單,便于制作。如圖1至圖3,外套13的頂部設有壺蓋上蓋8,壺蓋上蓋8為環形,包圍在外套13之外,蓋住壺身28的頂部;所述注水孔14由所述內套11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飲水機外置水壺,包括:具有壺嘴的壺身,所述壺身具有與飲水機注水管相配的注水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壺嘴與所述注水孔之間的聯動結構,所述聯動結構具有在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接合時關閉所述壺嘴的第一位置,和在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分離時打開所述壺嘴的第二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飲水機外置水壺,包括:具有壺嘴的壺身,所述壺身具有與飲水機注水
管相配的注水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壺嘴與所述注水孔之間的聯動結構,
所述聯動結構具有在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接合時關閉所述壺嘴的第一位置,和在
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分離時打開所述壺嘴的第二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機外置水壺,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結構包括:位
于所述壺嘴處的壺嘴封堵裝置、隨所述注水孔與所述注水管接合或分離而活動的切換
裝置、以及連接所述壺嘴封堵裝置與所述切換裝置的連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飲水機外置水壺,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所述注水孔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君君,程兆山,潘濤,
申請(專利權)人:艾歐史密斯上海水處理產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