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凝結水處理用覆膜過濾器,包括罐體,罐體頂部設置有排氣口,罐體內下部橫向設置有向下凹陷的隔離凹板,隔離凹板將罐體內部空腔隔成上部的過濾室和下部的凈水室,過濾室內設置有布水器和過濾組件,凈水室底部設置有進水管和與凈水室相連通的出水管,凈水室側壁上設置有進氣口,布水器底部邊緣向四周延伸有逐漸向下彎曲且縱剖面為弧形的導流器,導流器邊緣通過若干豎直的支柱連接在隔離凹板上方,布水器側壁上設置有從下往上逐漸增多的分水孔,過濾組件包括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孔的中空管,中空管外纏繞有纖維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流體分配均勻,覆膜均勻,爆膜徹底,水質凈化處理效果好,過濾阻力低。(*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的一種凝結水處理用覆膜過濾器,包括罐體,罐體頂部設置有排氣口,罐體內下部橫向設置有向下凹陷的隔離凹板,隔離凹板將罐體內部空腔隔成上部的過濾室和下部的凈水室,過濾室內設置有布水器和過濾組件,凈水室底部設置有進水管和與凈水室相連通的出水管,凈水室側壁上設置有進氣口,布水器底部邊緣向四周延伸有逐漸向下彎曲且縱剖面為弧形的導流器,導流器邊緣通過若干豎直的支柱連接在隔離凹板上方,布水器側壁上設置有從下往上逐漸增多的分水孔,過濾組件包括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孔的中空管,中空管外纏繞有纖維層。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流體分配均勻,覆膜均勻,爆膜徹底,水質凈化處理效果好,過濾阻力低。【專利說明】一種凝結水處理用覆膜過濾器
本技術屬于凝結水精處理
,特別涉及一種凝結水處理用覆膜過濾器,主要用于對工業和民用回收的高溫凝結水凈化處理,以作為鍋爐補給水使用。
技術介紹
蒸汽作為一種用途廣泛的能源,在工業和民用工程中常作為熱源或動力源,蒸汽放出熱能或做功后,轉化為液態的凝結水,仍具有較高的熱能,且水質相對較好,最佳方式是作為鍋爐補給水使用。但在蒸汽使用和凝結水輸送過程,會使凝結水中含有一定的鐵離子、鐵的化合物和二氧化硅,特別是在石化、化工行業,由于設備泄漏或其他原因,凝結水一般會含有少量的有機物(烴類、酯類等物質,俗稱為油),且大部分是以乳化狀態存在的,致使凝結水無法直接作為鍋爐補給水使用,需要經過凈化處理,達到要求,方可輸送到鍋爐的除氧器。目前國內外對凝結水精處理有各種方式,但在高溫處理的工藝并不多,現有的混床技術,不能耐高溫,需要降溫,但由于沒有合適的冷源,實施起來比較困難,且換熱就存在著熱能的損失。而陶瓷膜和纖維阻截技術,要么功能單一,不能同時去除有機物、鐵、硅和其他離子,要么會在高溫下運行有硅析出,有二次污染,產水不達標。覆膜分離技術是一種可以同時達到以上功能的工藝,且不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其關鍵設備是覆膜過濾器。現有的覆膜過濾器存在諸多問題,如ZL 02285207.7 (凝結水除油除鐵覆蓋過濾器),其下進上出、無導流裝置的內部設計結構存在諸多缺陷:如運行時涂覆的粉末容易脫落,單臺設備處理負荷小,大流量需多臺并聯等;頂部有出口管道,不方便檢修和維護,安裝高度要求大等。且其濾芯采用梯形燒結形式,靠壓力差把粉末壓附在濾芯表面,阻力降非常大,能耗聞。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以上技術上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凈化效果好,節能環保的凝結水處理用覆膜過濾器。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本技術的一種凝結水處理用覆膜過濾器,包括罐體,罐體頂部設置有排氣口,罐體內下部橫向設置有向下凹陷的隔離凹板,所述隔離凹板將罐體內部空腔隔成上部的過濾室和下部的凈水室,所述過濾室內豎直設置有筒狀的布水器和過濾組件,所述過濾組件底部穿過隔離凹板并與凈水室相連通,所述凈水室底部設置有進水管和與凈水室相連通的出水管,所述進水管上端穿出隔離凹板并與布水器相對且連通,凈水室側壁上設置有進氣口,所述布水器底部邊緣向四周延伸有逐漸向下彎曲且縱剖面為弧形的導流器,所述導流器邊緣通過若干豎直的支柱連接在隔離凹板上方,所述布水器中空且側壁上設置有從下往上逐漸增多的分水孔,所述過濾組件包括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孔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外纏繞有纖維層。上述罐體內上部橫向設置有條形上花板,所述隔離凹板上設置有水管轉接頭,所述過濾組件的中空管頂部與條形上花板連接,所述中空管底部與水管轉接頭螺紋連接,所述水管轉接頭底部螺紋連接有伸入凈水室內并與凈水室和中空管相連通的短管。上述導流器向下彎曲的角度為45°~22.5°,導流器邊緣和隔離凹板頂部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大于2.5厘米。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流體分配均勻,覆膜均勻,爆膜徹底;水質凈化處理效果好,過濾阻力低;操作彈性大,一般為15%-120%,適用各種流量工況;運行費用低,使凝結水處理更經濟,更有利地大范圍推廣該項節能技術。【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運行時的流體走向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爆膜時流體的走向示意圖其中,I排氣口、2頂部封頭、3條形上花板、4罐體、5過濾組件、6導流器、7支柱、8進氣口、9底部封頭、10進水管、11出水管、12短管、13水管轉接頭、14隔離凹板、15布水器、16分水孔。【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一種凝結水處理用覆膜過濾器,是一種經過水力仿真計算后,根據相似準則研發設計的。內部設有特制的導流器6和布水器15,可以使水流分配均勻。以下對本技術的凝結水處理用覆膜過濾器做出以下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包括罐體4,罐體4帶有頂部封頭2和底部封頭9,罐體4頂部設置有排氣口 1,排氣口 I在頂部封頭2的正中,也是過濾器的最高點,排氣徹底,不留死角,不產生渦旋。罐體4內下部橫向設置有向下凹陷的隔離凹板14,隔離凹板14將罐體4內部空腔隔成上部的過濾室和下部的凈水室。過濾室內豎直設置有筒狀的布水器15和過濾組件5,過濾組件5底部穿過隔離凹板14并與凈水室相連通。凈水室底部設置有進水管10和與凈水室相連通的出水管11,采用進水管10和出水管11均設在底部的方式,方便安裝和檢修。進水管10上端穿出隔離凹板14并與布水器15相對且連通,凈水室側壁上設置有進氣口 8。一般有2-4個進氣口 8,沿圓周均勻分布,外接壓縮空氣管道,以使進氣均勻。布水器15內部中空,底部邊緣向四周延伸有逐漸向下彎曲且縱剖面為弧形的導流器6,導流器6邊緣通過過8-16個豎直的支柱7連接在隔離凹板14上方,支柱7沿圓周均勻分布,布水器15依靠導流器6固定住。導流器6向下彎曲的角度為45° ^22.5°,導流器6邊緣和隔離凹板14頂部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大于2.5厘米。由于水壓的影響,為了使布水器15內的水上下均勻地向外流出,布水器15側壁上設置有從下往上逐漸 增多的分水孔16。過濾組件5包括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孔的中空管,中空管外纏繞有纖維層。纖維層利用新型耐高溫材料制成,采用計算機CAM技術生產,在強力作用下不脫落,且運行阻力小,精度高,可有效阻截涂覆的粉末材料,保證產水水質達到鍋爐補給水要求。特別提出的是,本技術中的過濾組件5不起過濾作用,只起支撐作用,對凝結水進行處理功能的是涂覆在過濾組件5上面的各種粉末材料。罐體4內上部橫向設置有條形上花板3,隔離凹板14上設置有水管轉接頭13,過濾組件5的中空管頂部與條形上花板3通過活動銷子或螺母固定連接,中空管底部與水管轉接頭13螺紋連接,水管轉接頭13底部螺紋連接有伸入凈水室內并與凈水室和中空管相連通的短管12,方便檢修。本技術的原理是,當覆膜時,如圖2所示,含有粉末材料的覆膜液從進水管10進入覆膜過濾器內,一部分水流通過導流器6和隔離凹板14之間的間隙沿徑向擴散,使安裝在遠離覆膜過濾器中心的過濾組件5也能均勻地流過液體;同時大部分流體通過布水器15的分水孔16向四周流出,由于分水孔16是按照一定規律分布的,可使不同的高度上流量分布是基本一致的,使過濾組件5上下的流過的液體一致,保證覆膜均勻。同樣,在對凝結水進行處理時,也是按照此流程進行,凝結水先后經過涂覆在過濾組件5表面的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凝結水處理用覆膜過濾器,包括罐體,罐體頂部設置有排氣口,罐體內下部橫向設置有向下凹陷的隔離凹板,所述隔離凹板將罐體內部空腔隔成上部的過濾室和下部的凈水室,?所述過濾室內豎直設置有筒狀的布水器和過濾組件,所述過濾組件底部穿過隔離凹板并與凈水室相連通,所述凈水室底部設置有進水管和與凈水室相連通的出水管,所述進水管上端穿出隔離凹板并與布水器相對且連通,凈水室側壁上設置有進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底部邊緣向四周延伸有逐漸向下彎曲且縱剖面為弧形的導流器,所述導流器邊緣通過若干豎直的支柱連接在隔離凹板上方,所述布水器中空且側壁上設置有從下往上逐漸增多的分水孔,所述過濾組件包括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孔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外纏繞有纖維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昌魁,李慎建,謝秋霞,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華聞節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