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溫室吊繩分解車
本技術屬于大棚蔬菜種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溫室吊繩分解車。
技術介紹
在溫室大棚種植蔬菜,根據蔬菜的生長特性、采光和管理要求,在蔬菜生長到一定時期,需要用吊繩將其吊起來直至采收期結束,在這個過程中,分解吊繩就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因為商品吊繩是成捆的,每捆約3斤重,有1200米左右,而溫室種植需要的吊繩長度為1.8-2.0米/根,這就需要將商品成捆吊繩分解開來。傳統的方法就是找兩根長為1.5米的桿子,間距90-95厘米固定于地面,在兩根桿子上離地面I米左右的地方用雙股2.6毫米的鐵絲分別固定成凹形鐵鉤,接下來一名工人用雙手將成捆吊繩撐著,另外一名工人找到吊繩的一頭固定至凹形鐵鉤上,順著吊繩在兩個凹形鐵鉤之間一直繞直至將吊繩全部繞到凹形鐵鉤上,取下凹形鐵鉤上的吊繩用剪刀從中間剪開,這樣我們的吊繩就分解開了,這個過程需要兩名工人操作,耗費很大時間和精力,同時工人的勞動強度也比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能夠有效提高吊繩分解速度的一種溫室吊繩分解車。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溫室吊繩分解車,包括底座、繩托和接收器,所述底座包括基架、繩托支撐桿和接收器支撐架,所述基架為水平放置在地面的工字型框架結構,所述繩托支撐桿豎直固定設置在基架的一側,繩托支撐桿的頂部設置有通孔,所述接收器支撐架由兩個支撐柱組成,所述支撐柱分別固定設置在基架的另一側的兩端,支撐柱的頂部均設置有套管;所述繩托包括圓柱形的旋轉軸,所述旋轉軸上交叉固定設置有多個橫桿,所述橫桿的端部均設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溫室吊繩分解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繩托(2)和接收器(3),所述底座(1)包括基架(11)、繩托支撐桿(12)和接收器支撐架(13),所述基架(11)為水平放置在地面的工字型框架結構,所述繩托支撐桿(12)豎直固定設置在基架(11)的一側,繩托支撐桿(12)的頂部設置有通孔,所述接收器支撐架(13)由兩個支撐柱(131)組成,所述支撐柱(131)分別固定設置在基架(11)的另一側的兩端,支撐柱(131)的頂部均設置有套管(132);所述繩托(2)包括圓柱形的旋轉軸(21),所述旋轉軸(21)上交叉固定設置有多個橫桿(22),所述橫桿(22)的端部均設置有豎直桿(23),所述豎直桿(23)圍繞處在同一圓周上,所述繩托(2)通過旋轉軸(21)活動設置在繩托支撐桿(12)的通孔內,所述繩托(2)可在繩托支撐桿(12)的通孔內轉動;所述接收器(3)包括中心軸(31),繞所述中心軸(31)均勻設置有多組結構相同的U型輻條(32),所述中心軸(31)穿過所述套管(132)活動設置在接收器支撐架(13)上,所述中心軸(31)可繞套管(132)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溫室吊繩分解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繩托(2)和接收器(3),所述底座(I)包括基架(11)、繩托支撐桿(12)和接收器支撐架(13),所述基架(11)為水平放置在地面的工字型框架結構,所述繩托支撐桿(12)豎直固定設置在基架(11)的一側,繩托支撐桿(12)的頂部設置有通孔,所述接收器支撐架(13)由兩個支撐柱(131)組成,所述支撐柱(131)分別固定設置在基架(11)的另一側的兩端,支撐柱(131)的頂部均設置有套管(132); 所述繩托(2)包括圓柱形的旋轉軸(21),所述旋轉軸(21)上交叉固定設置有多個橫桿(22),所述橫桿(22)的端部均設置有豎直桿(23),所述豎直桿(23)圍繞處在同一圓周上,所述繩托(2 )通過旋轉軸(21)活動設置在繩托支撐桿(12 )的通孔內,所述繩托(2 )可在繩托支撐桿(12)的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顏丙強,劉權,張晉鋒,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嘉沁農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