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彈簧共振實驗儀
本技術涉及教學用具領域,更具體地講是一種教學用的彈簧共振實驗儀。
技術介紹
共振是常用的一種物理現象,是指一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下,比其他頻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動的情形。共振是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物體,當一個發生振動時,引起另一個物體振動的現象,即在外在物體的策動頻率達到本物體的固有頻率時,二者之間會產生強烈的共振的現象。自然中存在很多共振現象,人類也在其技術中利用或者試圖避免共振現象,一些共振的例子比如有:樂器的音響共振、太陽系一些類木行星的衛星之間的軌道共振、動物耳中基底膜的共振,電路的共振等等。共振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存在上述產生共振的條件,若要進一步了解和認識共振,只有通過實驗的方法來獲知和驗證這些條件。現有技術中雖然存在一些共振演示儀,但是現有技術的演示儀沒有良好的共振源,同時共振現象不明顯,也無法觀察不同固有頻率物體的共振先后順序。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之目的是提供一種彈簧共振實驗儀,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共振源不理想、共振現象不明顯且無法觀察不同固有頻率物體的共振先后順序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以下結構的彈簧共振實驗儀,包括底座、底板、喇叭和彈簧,所述的底座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底板設置在上殼體上,所述的喇叭置于底板上,在喇叭上方設有蓋板,所述的彈簧固定在蓋板上,彈簧的上端設有壓塊。采用以上結構,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采用喇叭這一聲源作為共振源,通過電源對喇叭供電,并可調節其振幅和頻率,喇叭剛開始以較小的頻率和振幅發出振動,彈簧上設有壓塊,在喇叭的振動下,彈簧也隨之振動,當喇叭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彈簧共振實驗儀,包括底座(1)、底板(2)、喇叭(3)和彈簧(4),所述的底座包括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底板(2)設置在上殼體(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3)置于底板(2)上,在喇叭(3)上方設有蓋板(5),所述的彈簧4固定在蓋板(5)上,彈簧(4)的上端設有壓塊(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彈簧共振實驗儀,包括底座(I)、底板(2)、喇叭(3)和彈簧(4),所述的底座包括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底板(2)設置在上殼體(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3)置于底板(2)上,在喇叭(3)上方設有蓋板(5),所述的彈簧4固定在蓋板(5)上,彈簧(4)的上端設有壓塊(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簧共振實驗儀,其特征在于:在喇叭(3)周圍設置透明隔罩(7),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章澄,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華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