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針灸槍,包括:安裝在手柄上的槍體,其中,槍體最前端安裝有錐形頭,供彈輪通過供彈輪固定裝置安裝到槍體上,彈殼安裝在供彈輪內,針灸針安裝在彈殼內,擊發復位裝置安裝在槍體上,擊發按鈕安裝在擊發復位裝置的后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針灸槍能夠快速、準確的將針灸針刺入皮肢,減少疼痛感;可實現快速裝填和連續刺入,以方便在急救時使用;針灸針刺入皮膚深度可調,提高治療效果;針灸槍所用針灸針通用性好,現有市場上常用針灸針都可以使用,不用對針灸針進行任何改造,降低了生產成本,避免了資源浪費。(*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針灸槍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連發的針灸槍。
技術介紹
傳統中醫中,針灸中最復雜的學習過程在于針灸針的刺入,每個專業的醫生都要經歷兩到三年的勤學苦練,刺針的次數也以十萬、百萬次計。為縮短這一復雜的學習過程、增加針灸針刺入的位置和刺入深度的準確性,我們對此做了創新。現有的產品通常有兩種,分別如下:方案一:將針灸針安裝在套管內的方案,是由針和套管組成。用手推動套管,即可完成針灸針的刺入。方案二:槍式的擊發方案,是將沖擊針裝在一個槍式的擊發裝置里,通過擊發,該針灸槍的沖擊針作用于人體穴位進行通經脈,調氣血的同時不會刺破皮膚,無創傷。上述兩種方案的存在的缺陷如下:方案一:針在刺入皮膚后,會連同套管都在皮膚上。一是套管較重,會使針在皮膚里抖動;二是因為套管,會影響取穴的定位,亦會影響病人的心理感受;三是由于針帶著套管,當在距離較近的兩個穴位針灸時,會影響刺入;四是均手動操作裝針、進針,力度把握不穩定,操作不方便。方案二:通過機械裝置,擊發進針。一是表面撞擊穴位,刺激效果有限;二是不能針灸針直接刺入皮膚刺激穴位;三是采用鈍頭“針灸針”,非通用針。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針灸槍,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不能快速、準確的進行針灸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針灸槍,包括:安裝在手柄上的槍體,其中,槍體最前端安裝有錐形頭,供彈輪通過供彈輪固定裝置安裝到槍體上,彈殼安裝在供彈輪內,針灸針安裝在彈殼內,擊發復位裝置安裝在槍體上,擊發按鈕安裝在擊發復位裝置的后端。進一步,錐形頭帶有一個側向可觀察缺口 ;后部帶有螺紋,通過螺紋將錐型頭安裝在槍體上。進一步,供彈輪固定裝置是安裝在槍體上并伸出槍體插在供彈輪中心位置的帶有彈簧的固定軸。進一步,供彈輪上設置有限位裝置,限位裝置是在供彈輪每兩個相鄰的孔洞之間設置一個限位孔,限位孔內安裝依次裝入彈簧和鋼珠,并在槍體對應位置設置一個凹進去的定位槽。進一步,彈殼包括:裝針裝置和推進裝置,針灸針通過固定裝置安裝在裝針裝置內;推進裝置和被推進裝置之間安裝有彈簧。本技術有益效果如下:本技術針灸槍能夠快速、準確的將針灸針刺入皮肢,減少疼痛感;可實現快速裝填和連續刺入,以方便在急救時使用;針灸針刺入皮膚深度可調,提高治療效果;針灸槍所用針灸針通用性好,現有市場上常用針灸針都可以使用,不用對針灸針進行任何改造,降低了生產成本,避免了資源浪費。【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針灸槍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彈殼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彈殼擊發后的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彈殼分體后的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彈殼裝填針灸針的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擊發復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帶有斜面推進的裝置e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限定本技術。如圖1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涉及一種針灸槍,包括:安裝在手柄4上的槍體3,其中槍體最前端安裝有錐形頭2,供彈輪5通過供彈輪固定裝置安裝到槍體3上,彈殼8安裝在供彈輪內,針灸針I安裝在彈殼8內,擊發復位裝置6安裝在槍體3上,擊發按鈕7安裝在擊發復位裝置6的后端。錐形頭2帶有一個側向可觀察缺口 ;后部帶有螺紋。錐形頭2的螺紋既可以將錐型頭擰在槍體上,也可以通過旋轉螺紋來調整錐型頭與槍體的距離,并以此來調節針灸針刺入皮膚的深度。側向可觀察的缺口觀看刺的實時狀態。供彈輪5的原理類似于左輪手槍的彈夾,帶有8個孔洞,可以從供彈輪的后部將彈殼8裝填進供彈輪5。裝填完畢后,可將供彈輪5裝在槍體3上,并可能通過供彈輪固定裝置固定。供彈輪5通過供彈輪固定裝置安裝到槍體3上,供彈輪固定裝置是安裝在槍體上并伸出槍體插在供彈輪中心位置的帶有彈簧的固定軸。向后拉固定軸,固定軸從供彈輪中心被抽出,供彈輪從槍體左側脫離。此外,供彈輪5在槍體3內可手動旋轉,并有配有限位裝置,限位裝置是在供彈輪每兩個相鄰的孔洞之間設置一個限位孔,限位孔內安裝依次裝入彈簧和鋼珠,并在槍體對應位置設置一個凹進去的定位槽,每次手動旋轉供彈輪5,鋼珠擠壓彈簧縮回限位孔,當旋轉到定位槽位置時,鋼珠被彈簧彈出進入凹進去的定位槽,實現定位。每旋轉一次供彈輪,可以完成下一個針灸針彈體的發射準備,供彈輪的限位裝置可以將供彈輪的孔洞對準錐型頭2里的發射孔。如圖2?5所示,彈殼8包括:裝針裝置8-1和推進裝置8_2,針灸針8_3通過固定裝置8-4安裝在裝針裝置8-1內;推進裝置8-2和被推進裝置8-6之間安裝有彈簧8-5。將針灸針8-3從裝針裝置8-1的后部裝入,裝填后與固定裝置8-4的后部持平。當裝針裝置8-1和推進裝置8-2安裝在一起時,彈簧8-5會把針灸針8-3向前推進,并做到與針灸針8-3保持在一條線上。當被推進裝置8-6被擊發后壓縮彈簧8-5和推進裝置8-2,推進裝置8-2推動8-3針灸針向前,刺入皮膚。即完成一次針灸針的刺入。刺入完畢后,彈簧8-5在彈力作用下復位,帶動推進裝置8-2和被推進裝置8-6復位。如圖6、7所示,擊發復位裝置6包括推進桿a、限位裝置(b、e)、按鈕c和兩個彈簧山一個彈簧安裝在推進桿a上,另外一個彈簧安裝在按鈕c上。安裝在推進桿a上彈簧用于擊發后的復位。按鈕c安裝在限位裝置的后面。b是一個小鐵棍,未擊發狀態下卡在如圖6位置。按動按鈕c時,彈簧d壓縮開始蓄力,e的斜面會不斷的推動b,直至被推到卡槽內完成擊發。c外面的彈簧用于擊發后的復位。e是一個帶有斜面推進的裝置,6被c向前推進時,斜面會推動b旋轉直至把b推到卡槽內。完成擊發后彈簧會將已經旋轉的小鐵棍b復位。本技術針灸槍能夠快速、準確的將針灸針刺入皮肢,減少疼痛感;可實現快速裝填和連續刺入,以方便在急救時使用;針灸針刺入皮膚深度可調,提高治療效果;針灸槍所用針灸針通用性好,現有市場上常用針灸針都可以使用,不用對針灸針進行任何改造,降低了生產成本,避免了資源浪費。盡管為示例目的,已經公開了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意識到各種改進、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技術的范圍應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針灸槍,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手柄上的槍體,其中,槍體最前端安裝有錐形頭,供彈輪通過供彈輪固定裝置安裝到槍體上,彈殼安裝在供彈輪內,針灸針安裝在彈殼內,擊發復位裝置安裝在槍體上,擊發按鈕安裝在擊發復位裝置的后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針灸槍,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裝在手柄上的槍體,其中,槍體最前端安裝有錐形頭,供彈輪通過供彈輪固定裝置安裝到槍體上,彈殼安裝在供彈輪內,針灸針安裝在彈殼內,擊發復位裝置安裝在槍體上,擊發按鈕安裝在擊發復位裝置的后端。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灸槍,其特征在于,錐形頭帶有一個側向可觀察缺口;后部帶有螺紋,通過螺紋將錐型頭安裝在槍體上。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針灸槍,其特征在于,供彈輪固定裝置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同,
申請(專利權)人:雷同,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