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下均質乳化機組,其具有:操作平臺,其具有含若干點狀凸起的工作面;安裝于操作平臺控制柜,其內設控制系統(tǒng);分布于操作平臺一側的乳化鍋,其頂部安裝有位于橫梁而驅動攪拌裝置的攪拌電機、安裝于乳化鍋下部且驅動均質裝置的均質電機;安裝于橫梁下部且頂起乳化鍋上蓋的液壓頂升裝置,其接于控制系統(tǒng);通向乳化鍋的油相鍋,其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攪拌結構;通向乳化鍋的水相鍋,其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攪拌結構;設于乳化鍋的翻轉裝置,該翻轉裝置的驅動電機接于控制系統(tǒng);接于乳化鍋的真空系統(tǒng),該真空系統(tǒng)的真空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設于乳化鍋的冷卻系統(tǒng),其控制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簡潔、布局合理,工作穩(wěn)定性高。(*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下均質乳化機組
本技術涉及一種適用于乳液狀化妝品加工的下均質乳化機組。
技術介紹
現(xiàn)有的下均質乳化劑在結構設計上不盡如人意,主要體現(xiàn)在智能化程度較低,無法實現(xiàn)遠程監(jiān)控,整個系統(tǒng)的清洗較為不便,在工作穩(wěn)定性上不符合用戶的要求。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簡潔、工作穩(wěn)定性高且可遠程監(jiān)控的下均質乳化機組。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下均質乳化機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操作平臺(8),其具有含若干點狀凸起的工作面;一安裝于操作平臺控制柜(9),其內設控制系統(tǒng);一分布于操作平臺一側的乳化鍋(I),其頂部安裝有位于橫梁(10)而驅動攪拌裝置的攪拌電機(2)、安裝于乳化鍋下部且驅動均質裝置的均質電機(3);一安裝于橫梁下部且頂起乳化鍋上蓋的液壓頂升裝置(7),其接于控制系統(tǒng);一通向乳化鍋的油相鍋(4),其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攪拌結構;一通向乳化鍋的水相鍋(5),其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攪拌結構;一設于乳化鍋的翻轉裝置(6),該翻轉裝置的驅動電機接于控制系統(tǒng);一接于乳化鍋的真空系統(tǒng),該真空系統(tǒng)的真空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一設于乳化鍋且對乳化鍋進行冷卻的冷卻系統(tǒng),其控制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作為對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液壓頂升裝置包括:液壓油缸組件以及驅動液壓組件的液壓泵站。作為對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乳化鍋、水相鍋、油相鍋連接有反沖洗系統(tǒng),該反沖洗系統(tǒng)的控制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作為對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乳化鍋、水相鍋、油相鍋均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且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接于控制系統(tǒng),該控制系統(tǒng)連接于示警裝置。作為對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示警裝置包括示警燈或者蜂鳴器。作為對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控制系統(tǒng)接有無線收發(fā)模塊I,該無線收發(fā)模塊I于安裝于控制室的無線收發(fā)模塊II相互連接,該無線收發(fā)模塊II接有單片機控制器,該單片機控制器接有顯示屏和鍵盤。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結構設計簡潔、布局合理,工作穩(wěn)定性高且整個下均質乳化機組的智能化程度較高,可實現(xiàn)遠程監(jiān)控。【附圖說明】圖1為下均質乳化機組主視圖。圖2為下均質乳化機組側視圖。圖3為下均質乳化機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全文中如無特別說明,“/”的含義為“或”。如圖1?3所示,下均質乳化機組,其具有:由金屬/樹脂材料制成的操作平臺8,其具有含若干點狀凸起的工作面,這對于站立的穩(wěn)定性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安裝于操作平臺控制柜9,其內設控制系統(tǒng),該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核心可選擇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而對于控制柜可選擇與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相連的觸屏控制組件,也可使用獨立的控制按鈕。分布于操作平臺左側的乳化鍋1,其頂部安裝有位于橫梁10而驅動攪拌裝置的攪拌電機2、安裝于乳化鍋下部且驅動均質裝置的均質電機3。安裝于橫梁下部且頂起乳化鍋上蓋的液壓頂升裝置7,其接于控制系統(tǒng)。所述液壓頂升裝置包括:液壓油缸組件以及驅動液壓組件的液壓泵站,液壓泵站的啟動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通過安裝支架安裝于操作平臺右側且通向乳化鍋的油相鍋4,其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攪拌結構。通過安裝支架安裝于操作平臺右側且通向乳化鍋的水相鍋5,其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攪拌結構。設于乳化鍋的翻轉裝置6,該翻轉裝置的驅動電機接于控制系統(tǒng)。接于乳化鍋的真空系統(tǒng),該真空系統(tǒng)的真空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當需要啟動真空系統(tǒng)則由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啟動指令。設于乳化鍋且對乳化鍋進行冷卻的冷卻系統(tǒng),其控制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所述乳化鍋、水相鍋、油相鍋連接有反沖洗系統(tǒng),該反沖洗系統(tǒng)的控制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通過該反沖洗系統(tǒng)的管道分別接于不同的清洗設備,在需要清洗的時候,則啟動該反沖洗系統(tǒng),可有效提高清洗的效率。而對于清洗的介質選擇也可在反沖洗系統(tǒng)的沖洗溶液容納腔體中進行提前配料。考慮到設備工作的穩(wěn)定性和無人值守的安全性,所述乳化鍋、水相鍋、油相鍋均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且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接于控制系統(tǒng),該控制系統(tǒng)連接于示警裝置,諸如示警燈或者蜂鳴器。考慮到現(xiàn)場加工環(huán)境的要求較高,監(jiān)控人員隨時處于現(xiàn)場會由于換裝而較為麻煩,鑒于此,所述控制系統(tǒng)接有無線收發(fā)模塊I,該無線收發(fā)模塊I于安裝于控制室的無線收發(fā)模塊II相互連接,該無線收發(fā)模塊II接有單片機控制器,該單片機控制器接有顯示屏和鍵盤。可以通過控制室知曉現(xiàn)場的工況,并且可在控制室實現(xiàn)遠程控制。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屬于本技術原理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的前提下進行的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下均質乳化機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操作平臺(8),其具有含若干點狀凸起的工作面;一安裝于操作平臺控制柜(9),其內設控制系統(tǒng);一分布于操作平臺一側的乳化鍋(1),其頂部安裝有位于橫梁(10)而驅動攪拌裝置的攪拌電機(2)、安裝于乳化鍋下部且驅動均質裝置的均質電機(3);一安裝于橫梁下部且頂起乳化鍋上蓋的液壓頂升裝置(7),其接于控制系統(tǒng);一通向乳化鍋的油相鍋(4),其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攪拌結構;一通向乳化鍋的水相鍋(5),其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攪拌結構;一設于乳化鍋的翻轉裝置(6),該翻轉裝置的驅動電機接于控制系統(tǒng);一接于乳化鍋的真空系統(tǒng),該真空系統(tǒng)的真空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一設于乳化鍋且對乳化鍋進行冷卻的冷卻系統(tǒng),其控制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
【技術特征摘要】
1.下均質乳化機組,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操作平臺(8),其具有含若干點狀凸起的工作面; 一安裝于操作平臺控制柜(9),其內設控制系統(tǒng); 一分布于操作平臺一側的乳化鍋(I),其頂部安裝有位于橫梁(10)而驅動攪拌裝置的攪拌電機(2)、安裝于乳化鍋下部且驅動均質裝置的均質電機(3); 一安裝于橫梁下部且頂起乳化鍋上蓋的液壓頂升裝置(7),其接于控制系統(tǒng); 一通向乳化鍋的油相鍋(4),其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攪拌結構; 一通向乳化鍋的水相鍋(5),其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攪拌結構; 一設于乳化鍋的翻轉裝置(6),該翻轉裝置的驅動電機接于控制系統(tǒng); 一接于乳化鍋的真空系統(tǒng),該真空系統(tǒng)的真空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 一設于乳化鍋且對乳化鍋進行冷卻的冷卻系統(tǒng),其控制泵接于控制系統(tǒng)。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文源,
申請(專利權)人:張美玲,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