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換流閥閥塔及使用該換流閥閥塔的閥廳。該換流閥閥塔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列換流閥組件,兩列換流閥組件之間設有檢修平臺,每列換流閥組件中的換流閥組件有兩個以上并且自上而下分層設置,兩列換流閥組件錯層設置。由于兩列換流閥組件錯層設置,可增大各換流閥組件的安裝維護空間,在現場安裝和檢修時,工作人員站在檢修平臺上,可任意變換工作姿勢,可選擇舒適的工作位,從而可方便地對任意換流閥組件檢修操作,大大提高了安裝檢修效率,解決了現有的換流閥閥塔檢修不變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換流閥閥塔及使用該換流閥閥塔的閥廳
[0001 ] 本專利技術涉及換流閥閥塔及使用該換流閥閥塔的閥廳。
技術介紹
閥廳包括鋼梁和吊掛于鋼梁下方的換流閥閥塔。申請號為201310255576.8的中國專利文件公開的晶閘管換流閥閥塔是一種常見的換流閥閥塔,該換流閥閥塔包括兩列換流閥組件,每列換流閥組件包括兩個以上自上而下層疊設置的閥層,各列換流閥組件的同一閥層之間并列間隔設置且固定在一起,兩列換流閥組件之間具有供維修人員進出的維修通道,各閥層的換流閥組件串聯在一起。維修通道中設有至少一層檢修平臺,檢修平臺與相鄰的換流閥組件固定連接在一起。維修通道的至少一端處設有絕緣爬梯。同一閥層的換流閥組件之間通過通流鋁排連接,通流鋁排位于閥塔外側。由于各列換流組件的同一閥層之間并列設置,為了保證同一閥層間足夠的空氣間隙和電氣爬電距離,換流閥的外形尺寸必須很大,另外,由于同一閥層閥組件水平放置,各換流組件的安裝檢修空間受限,不便于工作人員進行維修操作,因此,該換流閥閥塔存在檢修不變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換流閥閥塔,以解決現有的換流閥閥塔檢修不便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使用上述換流閥閥塔的閥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換流閥閥塔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換流閥閥塔,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列換流閥組件,兩列換流閥組件之間設有檢修平臺,每列換流閥組件中的換流閥組件有兩個以上并且自上而下分層設置,兩列換流閥組件錯層設置。每列換流閥組件中的相鄰換流閥組件之間通過全螺紋絕緣螺桿連接。每列換流閥組件中換流閥組件的個數為偶數。所述的換流閥閥塔還包括用于安裝光纖的封閉光纖槽,所述封閉光纖槽包括槽盒和槽蓋,封閉光纖槽包括設于換流閥閥塔內部的內部封閉光纖槽,內部封閉光纖槽位于檢修平臺的兩側。每列換流閥組件的底部設有底部屏蔽罩,所述底部屏蔽罩上設有漏水檢測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閥廳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閥廳,包括鋼梁和吊掛于鋼梁下方的換流閥閥塔,所述換流閥閥塔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列換流閥組件,兩列換流閥組件之間設有檢修平臺,每列換流閥組件中的換流閥組件有兩個以上并且自上而下分層設置,其特征在于:兩列換流閥組件錯層設置。每列換流閥組件中的相鄰換流閥組件之間通過全螺紋絕緣螺桿連接。每列換流閥組件中換流閥組件的個數為偶數。閥廳還包括用于安裝光纖的封閉光纖槽,所述封閉光纖槽包括槽盒和槽蓋,封閉光纖槽包括設于換流閥閥塔內部的內部封閉光纖槽,內部封閉光纖槽位于檢修平臺的兩側。每列換流閥組件的底部設有底部屏蔽罩,所述底部屏蔽罩上設有漏水檢測裝置。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由于兩列換流閥組件錯層設置,可增大各換流閥組件的安裝維護空間,在現場安裝和檢修時,工作人員站在檢修平臺上,可任意變換工作姿勢,可選擇舒適的工作位,從而可方便地對任意換流閥組件檢修操作,大大提高了安裝檢修效率,解決了現有的換流閥閥塔檢修不變的問題。進一步的,每列換流閥組件的相鄰換流閥組件之間通過全螺紋絕緣螺桿連接,不僅安裝方便,便于調節換流閥組件間的安裝距離,而且有效增加了螺桿爬電距離。爬電距離是指具有電位差的兩導電部件之間沿絕緣材料表面的最短距離,由于采用全螺紋絕緣螺桿,螺紋的存在使得同樣長度的全螺紋絕緣螺桿的爬電距離是光桿的2倍,這樣在滿足電氣爬電距離的前提下,全螺紋絕緣螺桿尺寸可以減小一半,閥塔的尺寸也可以大幅度減小。進一步的,每列換流閥組件中換流閥組件的個數設計偶數,便于實現閥塔的交直流出線。進一步的,通過在光纖外設置封閉光纖槽,有效避免了由于灰塵導致光纖絕緣強度降低,從而可使光纖保持較高的絕緣強度;內部封閉光纖槽設于檢修平臺的兩側,便于內部封閉光纖槽的安裝。進一步的,通過在底部屏蔽罩上安裝漏水檢測裝置,可檢測換流閥閥塔的漏水情況,從而能實現對閥塔運行的保護。【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閥廳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閥廳的實施例1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閥廳的實施例1,如圖1-2所示:該閥廳包括鋼梁I和換流閥閥塔2,換流閥閥塔2吊掛于鋼梁I的下方。換流閥閥塔2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兩列換流閥組件,兩列換流閥組件之間設有檢修平臺21,每列換流閥組件中的換流閥組件22有兩個以上并且自上而下分層設置,兩列換流閥組件錯層設置,其中一列換流閥組件上的任意一個換流閥組件與另一列換流閥組件上的任意一個換流閥組件處于不同的高度。為了便于調節每列換流閥組件中的相鄰換流閥組件之間的安裝間距,本設計采用全螺紋絕緣螺桿23將每列換流閥組件中的相鄰換流閥組件連接在一起,該全螺紋絕緣螺桿上下延伸。全螺紋絕緣螺桿可以有效增加了螺桿爬電距離,這是由于螺紋的存在使得同樣長度的全螺紋絕緣螺桿的爬電距離是光桿的2倍,這樣在滿足電氣爬電距離的前提下,全螺紋絕緣螺桿尺寸可以減小一半,閥塔的尺寸也可以大幅度減小。為了便于實現閥塔的交直流出線,本設計將每列換流閥組件中換流閥組件22的個數設計為偶數,本實施例中,每列換流閥組件中換流閥組件的個數為四個,在其它實施例中,還可以為兩個或六個或八個。為了避免光纖裸露在空氣中被灰塵污染而降低光纖的絕緣強度,本設計在換流閥閥塔上安裝了封閉光纖槽,該封閉光纖槽套裝于光纖的外部,用于防止光纖被污染,使光纖能長時間保持較高的絕緣強度,此外還可以可防止光纖被損壞。該封閉光纖槽為絕緣材料。該封閉光纖槽包括槽盒和槽蓋。封閉光纖槽分別設于換流閥閥塔內部的內部封閉光纖槽241和設于換流閥閥塔外部的外部封閉光纖槽242和設于換流閥閥塔頂部的頂部封閉光纖槽243。內部封閉光纖槽241設于檢修平臺21的左、右側部,便于內部封閉光纖槽241的安裝。外部封閉光纖槽242設于換流閥閥塔的左、右兩側。每列換流閥組件的上方設有頂部屏蔽罩251、下方設有底部屏蔽罩252。每個底部屏蔽罩252上設有漏水檢測裝置26,用于檢測換流閥閥塔的漏水情況,可以實現兩級流量檢測,檢測結果可靠。兩級流量是指漏水檢測可以根據閥塔不同漏水情況進行信號反饋。如果閥塔漏水很小,不足以對設備造成損壞,漏水檢測會發出報警信號;如果漏水較大,威脅到設備正常運行,漏水檢測會發出跳閘信號,要求設備立即停止使用。閥塔內部全部采用大口徑的層間PVDF水管27連接,該水管不宜堵塞,各水管的接頭全部采用金屬螺紋連接,連接十分可靠。由于本設計中水管采用層間PVDF水管,可以在保證水管的爬電距離的前提下,將水管所占維修空間降低到最小,最大程度上增加了閥組件維修空間,維修十分方便。換流閥閥塔的前、后兩側設有通流鋁排28,通過通流鋁排28自上而下將兩列換流閥組件的換流閥組件串聯在一起,通流鋁排上設有爬梯29,安裝及維護人員可以通過爬梯29到達閥塔的每個部位。該換流閥閥塔采用懸吊式結構。鋼梁I有兩根,兩根鋼梁I前、后間隔設置。鋼梁I的下部設有柔性連接部件3,該柔性連接部件3的下部設有懸吊絕緣子4,懸吊絕緣子的下部與頂部屏蔽罩251固定連接。該柔性連接部件為U形螺栓,U形螺栓與懸吊絕緣子的單耳吊環連接,該U形螺栓可將X,Y, Z三個方向的旋轉自由度全部釋放,最大限度實現柔性連接,確保整個閥塔在外力作用下不被損壞。換流閥閥塔2通過柔性連接部件3、懸吊絕緣子4懸吊在鋼梁I上。兩根鋼梁I之間設有閥塔主水管5。閥廳的實施例1的安裝過程: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換流閥閥塔,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列換流閥組件,兩列換流閥組件之間設有檢修平臺,每列換流閥組件中的換流閥組件有兩個以上并且自上而下分層設置,其特征在于:兩列換流閥組件錯層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換流閥閥塔,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列換流閥組件,兩列換流閥組件之間設有檢修平臺,每列換流閥組件中的換流閥組件有兩個以上并且自上而下分層設置,其特征在于:兩列換流閥組件錯層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流閥閥塔,其特征在于:每列換流閥組件中的相鄰換流閥組件之間通過全螺紋絕緣螺桿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流閥閥塔,其特征在于:每列換流閥組件中換流閥組件的個數為偶數。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流閥閥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安裝光纖的封閉光纖槽,所述封閉光纖槽包括槽盒和槽蓋,封閉光纖槽包括設于換流閥閥塔內部的內部封閉光纖槽,內部封閉光纖槽位于檢修平臺的兩側。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換流閥閥塔,其特征在于:每列換流閥組件的底部設有底部屏蔽罩,所述底部屏蔽罩上設有漏水檢測裝置。6.閥廳,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新華,張建,肖晉,李申,王艷,李華君,謝云龍,姚志國,
申請(專利權)人: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