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滑面經編針織布,包括由第一梳櫛GB1以墊紗數碼為2-1/2-3/1-0/1-2/1-0/2-3//運動方式、1穿1空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一織線,由第二梳櫛GB2以墊紗數碼為1-2/1-0/2-3/2-1/2-3/1-0//運動方式、1穿1空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二織線,由第三梳櫛GB3以墊紗數碼為0-0/1-1//運動方式、1穿1空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三織線,以及由第四梳櫛GB4以墊紗數碼為1-1/0-0//運動方式、1穿1空穿線方式編織的第四織線;第一、二、三、四織線在第一、二、三、四梳櫛上彎曲成線圈、并相互串套而構成本滑面經編針織布的組織結構。本滑面經編針織布表面華麗、具有快干性能,穿著舒適。(*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滑面經編針織布
本技術涉及一種經編織物,更加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滑面經編針織布。
技術介紹
經編針織布是由多根紗線同時沿著布面的縱向(即經向)順序彎曲成線圈、且相鄰的紗線相互套接而成的針織物。但是,現有經編針織布的正面比較粗糙,粗糙正面的質感差、光澤均勻度也比較差,因此,現有經編針織布的表面不好看,從而大大地降低了吸引力;同時,現有經編針織布的透氣性比較差,因此,現有的經編針織布穿著不舒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表面光滑華麗、吸引力高、穿著舒適的滑面經編針織布。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滑面經編針織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梳櫛GBl以墊紗數碼為2-1/2-3/1-0/1-2/1-0/2-3//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一織線,由第二梳櫛GB2以墊紗數碼為1-2/1-0/2-3/2-1/2-3/1-0//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二織線,由第三梳櫛GB3以墊紗數碼為0-0/1-1//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三織線,以及由第四梳櫛GB4以墊紗數碼為1-1/0-0//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四織線;上述第一織線、第二織線、第三織線和第四織線在第一梳櫛GB1、第二梳櫛GB2、第三梳櫛GB3和第四梳櫛GB4上彎曲成線圈、并相互串套而構成本滑面經編針織布的組織結構。墊紗數碼是經編針織物其組織結構(也稱為編織結構)最主要、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其主要是通過橫移機構控制梳櫛一導紗針的針前、針背橫移一墊紗來構成經編針織物的組織結構,墊紗數碼按針前橫移規律書寫,在一個線圈橫列之后用隔離符號“ / ”分隔,即線圈橫列與線圈橫列之間的數碼用“ / ”分隔,一個花紋循環的末端用“//”結束。不同的墊紗數碼編織出來的經編針織布的組織結構不同:只要墊紗數碼中有一個線圈橫列不同,編織出來的經編針織布的組織結構就不同;如果具有多個線圈橫列不相同,編織出來的經編針織布的組織結構其區別更大;如果整個花紋循環不相同,編織出來的經編針織布的組織結構便會完全不相同;同時,如果花紋循環的起始線圈橫列不相同,編織出來的經編針織布的組織結構也不相同。編織本滑面經編針織布時,第一織線由第一梳櫛GBl以墊紗數碼為2-1/2-3/1-0/1-2/1-0/2-3//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第二織線由第二梳木節GB2以墊紗數碼為1-2/1-0/2-3/2-1/2-3/1-0//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第三織線由第三梳櫛GB3以墊紗數碼為0-0/1-1//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第四織線由第四梳櫛GB4以墊紗數碼為1-1/0-0//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這樣,第一織線、第二織線、第三織線和第四織線便在會第一梳櫛GB1、第二梳櫛GB2、第三梳櫛GB3和第四梳櫛GB4上彎曲成線圈、并相互串套而構成本滑面經編針織布的組織結構。上述第一織線、第二織線、第三織線和第四織線在第一梳櫛GB1、第二梳櫛GB2、第三梳櫛GB3和第四梳櫛GB4上彎曲成線圈、并相互串套,是指上述第一織線、第二織線、第三織線和第四織線之間的交織,即上述第一織線、第二織線、第三織線和第四織線之間連接關系O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織線和第二織線最好采用纖維絲。所述纖維絲最好采用錦綸線或滌綸線。所述第三織線和第四織線最好采用氨綸線。本技術對照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滑面經編針織布包括由第一梳櫛GBl以墊紗數碼為2-1/2-3/1-0/1-2/1-0/2-3//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一織線,由第二梳櫛GB2以墊紗數碼為1-2/1-0/2-3/2-1/2-3/1-0//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二織線,由第三梳櫛GB3以墊紗數碼為0-0/1-1//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三織線,以及由第四梳櫛GB4以墊紗數碼為1-1/0-0//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四織線;上述第一織線、第二織線、第三織線和第四織線在第一梳櫛GB1、第二梳櫛GB2、第三梳櫛GB3和第四梳櫛GB4上彎曲成線圈、并相互串套而構成本滑面經編針織布的組織結構;所以,本滑面經編針織布的正面擁有極其出色的滑面質感和卓越的光澤均勻度,因此,本滑面經編針織布表面華麗,大大地提高了吸引力;同時,本滑面經編針織布的反面擁有高透氣性的排氣網孔,因此,本滑面經編針織布具有快干性能,穿著舒適。另外,本滑面經編針織布還具有組織結構合理、柔軟性好、手感豐滿柔軟、易于推廣等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優選實施例中各織線的墊紗數碼圖;圖2是本技術優選實施例中織物組織結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本優選實施例中的滑面經編針織布,包括由第一梳櫛GBl以墊紗數碼為2-1/2-3/1-0/1-2/1-0/2-3//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一織線1,由第二梳櫛GB2以墊紗數碼為1-2/1-0/2-3/2-1/2-3/1-0//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二織線2,由第三梳櫛GB3以墊紗數碼為0-0/1-1//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三織線3,以及由第四梳櫛GB4以墊紗數碼為1-1/0-0//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四織線4 ;上述第一織線I和第二織線2均采用纖維絲中的錦綸線或滌綸線,上述第三織線3和第四織線4均采用氨綸線;上述第一織線1、第二織線2、第三織線3和第四織線4在第一梳櫛GB1、第二梳櫛GB2、第三梳櫛GB3和第四梳櫛GB4上彎曲成線圈、并相互串套而構成本滑面經編針織布的組織結構。編織本滑面經編針織布時,第一織線I由第一梳櫛GBl以墊紗數碼為2-1/2-3/1-0/1-2/1-0/2-3//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由圖1可知,第一梳木節GBl按以下運動方式編織:第一梳櫛GBl從針間2擺入、針間I擺出,從而形成第一個線圈橫列;接著,第一梳櫛GBl從針間2擺入、針間3擺出,從而形成第二個線圈橫列;然后,第一梳櫛GBl從針間I擺入、針間O擺出,從而形成第三個線圈橫列;接著,第一梳櫛GBl從針間I擺入、針間2擺出,從而形成第四個線圈橫列;然后,第一梳櫛GBl從針間I擺入、針間O擺出,從而形成第五個線圈橫列;接著,第一梳櫛GBl從針間2擺入、針間3擺出,從而形成第六個線圈橫列;這樣便完成一個完全組織;然后,第一梳櫛GBl再次從針間2擺入,從而啟動下一個完全組織的編織,如此連續地進行循環的編織。同理,第二織線2由第二梳櫛GB2以墊紗數碼為1-2/1-0/2-3/2-1/2-3/1-0//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由圖1可知,第二梳櫛GB2按以下的運動方式編織:第二梳櫛GB2從針間I擺入、針間2擺出,從而形成第一個線圈橫列;接著,第二梳櫛GB2從針間I擺入、針間O擺出,從而形成第二個線圈橫列;然后,第二梳櫛GB2從針間2擺入、針間3擺出,從而形成第三個線圈橫列;接著,第二梳櫛GB2從針間2擺入、針間I擺出,從而形成第四個線圈橫列;然后,第二梳櫛GB2從針間2擺入、針間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滑面經編針織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梳櫛GB1以墊紗數碼為2?1/2?3/1?0/1?2/1?0/2?3//的運動方式、1穿1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一織線,由第二梳櫛GB2以墊紗數碼為1?2/1?0/2?3/2?1/2?3/1?0//的運動方式、1穿1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二織線,由第三梳櫛GB3以墊紗數碼為0?0/1?1//的運動方式、1穿1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三織線,以及由第四梳櫛GB4以墊紗數碼為1?1/0?0//的運動方式、1穿1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四織線;上述第一織線、第二織線、第三織線和第四織線在第一梳櫛GB1、第二梳櫛GB2、第三梳櫛GB3和第四梳櫛GB4上彎曲成線圈、并相互串套而構成本滑面經編針織布的組織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滑面經編針織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梳櫛GBl以墊紗數碼為2-1/2-3/1-0/1-2/1-0/2-3//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一織線,由第二梳櫛GB2以墊紗數碼為1-2/1-0/2-3/2-1/2-3/1-0//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二織線,由第三梳櫛GB3以墊紗數碼為0-0/1-1//的運動方式、I穿I空的穿線方式編織的第三織線,以及由第四梳櫛GB4以墊紗數碼為1-1/0-0//的運動方式、I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海濤,
申請(專利權)人:汕頭市潤海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