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包括由導電金屬制成的第一引出管,所述第一引出管一端與所述高壓儲罐罐體的內部相通以允許第一電極自該端進入所述第一引出管并自另一端穿出,且所述第一引出管和與所述探頭的第二電極電連接的罐體電連接,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與所述第一電極之間具有絕緣密封體,所述絕緣密封體澆注在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與所述第一電極之間并與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和第一電極結合成為一體。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高壓儲罐的電極引出裝置在高壓的作用下密封容易失效的缺點,提供一種密封性能更高且密封更可靠的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位測量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
技術介紹
液體傳感器是實現液位控制必不可少的儀器,其中的電容式液位傳感器的應用非常普遍。目前電容式液體傳感器有整體式和分體式兩種。整體式電容傳感器浸泡在液體內,為了保護其內部的電路元件,對密封性能的要求非常高。分體式電容液位傳感器分為設在儲罐內的探頭和設在罐外的電路部分,通過穿過罐體的電極引出端或者引線將探頭的信號傳送至罐外的電路部分。電極引出端或者引線與罐體之間通過密封圈或者其他密封材料進行密封。但這種電極引出裝置應用在高壓儲罐時,由于高壓儲罐內的液壓非常高,密封圈或者密封材料在長期的高壓的作用下會變形,而導致密封失效,液體因此容易發生泄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高壓儲罐的電極引出裝置在高壓的作用下密封容易失效的缺點,提供一種密封性能更高且密封更可靠的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本專利技術的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包括由導電金屬制成的第一引出管,所述第一引出管一端與所述高壓儲罐罐體的內部相通以允許設在所述罐體內的探頭的第一電極自該端進入所述第一引出管并自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另一端穿出,且所述第一引出管和與所述探頭的第二電極電連接的罐體電連接,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與所述第一電極之間具有絕緣密封體,所述絕緣密封體澆注在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與所述第一電極之間并與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和第一電極結合成為一體。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引出管與所述絕緣密封體結合的部分靠近所述罐體的一端的內徑大于另一端的內徑。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引出管與所述絕緣密封體結合的部分的內壁上具有朝向所述高壓儲罐的臺階面。作為優選,所述臺階面環繞所述第一引出管內壁一周。作為優選,所述電極引出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罐體內部相通且一端與所述罐體密封連接的第二引出管和用來連接所述第一引出管和第二引出管的具有鎖緊螺紋的鎖緊螺母,所述第二引出管由導電金屬制成且與所述罐體電連接,所述第二引出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引出管靠近所述罐體的一端均具有與鎖緊螺母的內鎖緊螺紋配合的第一外鎖緊螺紋,且所述第一引出管與所述鎖緊螺母連接的一端具有錐形的第一密封面,所述第二引出管與所述鎖緊螺母連接的一端具有錐形或球形的第二密封面,當第一引出管和第二引出管安裝到位時,所述第一密封面與所述第二密封面配合形成面密封。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引出管遠離所述罐體的一端具有用于與低壓管道相連接的第二外鎖緊螺紋,且所述第一引出管的該端設有用于在所述第一引出管和低壓管道間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墊。本專利技術的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本專利技術中,通過第一引出管的管壁和內部實現了探頭兩個電極的引出,且第一引出管的內壁與第一電極之間澆注絕緣密封體,絕緣體與第一引出管的內壁和第一電極結合成為一體。與現有技術相比,可大大提高氣密封性能和密封的穩定性,延長密封的壽命。2、第一引出管與絕緣密封體結合的部分靠近罐的一端的內徑大于另一端的內徑。這樣絕緣體在高壓液體的作用下會與第一引出管的內壁和電極結合得更緊密,從而進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和密封的穩定性。3、第一引出管與所述絕緣密封體結合的部分的內壁上具有朝向高壓儲罐的臺階面。即第一引出管的內壁設有臺階,在高壓的作用下,絕緣密封體與朝向罐體的臺階面之間的結合越緊密。4、本專利技術還設有第二引出管,第一引出管具有第一錐形密封面,第二引出管具有第二錐形密封面,當第一引出管和第二引出管安裝到位時,第一錐形密封面與第二錐形密封面配合形成面密封。可提高第一引出管與第二引出管之間在垂直于軸向的方向的密封性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的剖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的第一引出管的放大剖視圖。附圖標記1-第一引出管,2-第一電極,3-絕緣密封體,4-臺階,5-臺階面,6-第一外鎖緊螺紋,7-第二外鎖緊螺紋,8-密封墊,9-第一密封面,10-第二引出管,11-第二密封面,12-鎖緊螺母,13-環形臺階,14-罐體。具體實施方式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電容液位傳感器的探頭位于罐體14內,罐體14本身由導電金屬制成。探頭的第一電極2穿過罐體14的壁引出,第二電極(圖中未示出)與罐體14電連接經由罐體14引導。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的第一引出管的放大剖視圖,如圖1和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包括由導電金屬制成的第一引出管1,所述第一引出管1一端與所述高壓儲罐罐體14的內部相通以允許設在所述罐體14內的探頭的第一電極2自該端進入所述第一引出管1并自另一端穿出。同時所述第一引出管1和與所述探頭的第二電極電連接的罐體14電連接,第一引出管1和與所述探頭的第二電極之間的電連接可以是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間接連接。探頭的第一電極2和第二電極均被引出,引出后的第一電極2和第二電極與液位變送器和顯示儀(圖中未示出)連接,實現對高壓儲罐內液體液位的監控。在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第一引出管1的內壁與所述第一電極2之間具有絕緣密封體3,絕緣密封體3將第一引出管1內部分割成為高壓側和低壓側,如圖2所示。所述絕緣密封體3澆注在所述第一引出管1的內壁與所述第一電極2之間并與所述第一引出管1的內壁和第一電極2結合成為一體。絕緣密封體3的材料可以為硅酸鹽絕緣材料或本領域常用的絕緣材料,通過高溫澆注,絕緣密封體3與第一引出管1的內壁的結合成為一體,提高了二者的結合強度。與現有技術相比,可大大提高氣密封性能和密封的穩定性,延長密封的壽命。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引出管1與所述絕緣密封體3結合的部分靠近所述罐的一端的內徑大于另一端的內徑。這樣絕緣體在高壓液體的作用下會與第一引出管1的內壁和電極結合得更緊密,從而進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和密封的穩定性。第一引出管1的內徑的變化可以是逐步連續的變化,如第一引出管1的內壁可以是錐形,亦可采取其他形式。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管1與所述絕緣密封體3結合的部分的內壁上具有朝向所述高壓儲罐的臺階面5。即第一引出管1的內壁設有臺階4,在高壓的作用下,絕緣密封體3與朝向罐體14的臺階面5之間的結合越緊密。作為優選,所述臺階面5環繞所述第一引出管1內壁一周,使得密封更加穩定。當然,亦可環繞第一引出管1的內壁設置多個臺階。作為優選,所述電極引出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罐體14內部相通且一端與所述罐體14密封連接的第二引出管10和用來連接所述第一引出管1和第二引出管10的具有鎖緊螺紋的鎖緊螺母1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管1與所述第二引出管10連接的一端具有錐形的第一密封面9,所述第二引出管10與所述第一引出管1連接的一端具有錐形或球形的第二密封面11。當第一引出管1和第二引出管10安裝到位時,所述第一密封面9與所述第二密封面11相互擠壓配合形成錐形的面密封。可提高第一引出管1與第二引出管10之間在垂直于軸向的方向的密封性能。第一引出管1與第二引出管10之間的連接具體為,所述第一引出管1靠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導電金屬制成的第一引出管,所述第一引出管一端與所述高壓儲罐罐體的內部相通以允許設在所述罐體內的探頭的第一電極自該端進入所述第一引出管并自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另一端穿出,且所述第一引出管和與所述探頭的第二電極電連接的罐體電連接,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與所述第一電極之間具有絕緣密封體,所述絕緣密封體澆注在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與所述第一電極之間并與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和第一電極結合成為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高壓儲罐的電容液位傳感器的電極引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導電金屬制成的第一引出管,所述第一引出管一端與所述高壓儲罐罐體的內部相通以允許設在所述罐體內的探頭的第一電極自該端進入所述第一引出管并自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另一端穿出,且所述第一引出管和與所述探頭的第二電極電連接的罐體電連接,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與所述第一電極之間具有絕緣密封體,所述絕緣密封體澆注在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與所述第一電極之間并與所述第一引出管的內壁和第一電極結合成為一體,所述第一引出管與所述絕緣密封體結合的部分靠近所述罐體的一端的內徑大于另一端的內徑,所述電極引出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罐體內部相通且一端與所述罐體密封連接的第二引出管和用來連接所述第一引出管和第二引出管的具有鎖緊螺紋的鎖緊螺母,所述第二引出管由導電金屬制成且與所述罐體電連接,所述第二引出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引出管靠近所述罐體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閆進峰,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鼎力華業測控儀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