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池組裝裝置
[0001 ] 本技術涉及鋰電池生產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組裝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電動汽車所用的鋰電池的生產裝配過程包括:采用塑料膜包裹電芯;將包裹好塑料膜的電芯裝入電池的外殼;將頂蓋與電池的外殼焊接。采用塑料膜包裹電芯可以有效保護電芯的隔離膜,以及防止電芯裝入電池的外殼后在電池的外殼內出現晃動而損傷極耳。但是塑料膜包裹電芯之后,電芯處于蓬松狀態且整個電芯比較柔軟,電芯整體尺寸比電池的外殼的內部尺寸大,在電芯裝入外殼的過程就會出現塑料膜受擠壓起皺變形和電池的外殼的殼口刮傷塑料膜,塑料膜被刮下的塑料顆粒在電池的外殼的殼口位置處堆積,當頂蓋與外殼焊接時,塑料顆粒氣化破裂影響了頂蓋與外殼之間的焊縫質量,導致電池報廢。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組裝裝置,其能避免包裹有塑料膜的電芯在裝配進入電池的外殼過程中塑料膜起皺、電池的外殼刮擦塑料膜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池組裝裝置,用于組裝電池,電池包括外殼、包裹有塑料膜的電芯、以及與電芯電連接的頂蓋,所述電池組裝裝置包括:底座;兩個橫向導軌,平行間隔設置在底座上;殼底定位機構,設置在底座上并位于兩個橫向導軌之間,用于固定并定位電池的外殼的底部;殼口定位機構,設置在兩個橫向導軌上且能夠相對兩個橫向導軌滑動,用于固定并定位電池的外殼的殼口 ;機械手機構,設置在底座上,用于夾持并帶動與電池的電芯連接的電池的頂蓋向電池的外殼運動并將電池的電芯裝配到電池的外殼內;以及電芯夾送機構,用于在機 械手機構將電池的電芯裝配到電池的外殼內的過程中從電芯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組裝裝置,用于組裝電池(7),電池(7)包括外殼(71)、包裹有塑料膜的電芯(72)、以及與電芯(72)電連接的頂蓋(73),所述電池組裝裝置包括:底座(1);兩個橫向導軌(2),平行間隔設置在底座(1)上;殼底定位機構(3),設置在底座(1)上并位于兩個橫向導軌(2)之間,用于固定并定位電池(7)的外殼(71)的底部(711);殼口定位機構(4),設置在兩個橫向導軌(2)上且能夠相對兩個橫向導軌(2)滑動,用于固定并定位電池(7)的外殼(71)的殼口(712);以及機械手機構(5),設置在底座(1)上,用于夾持并帶動與電池(7)的電芯(72)連接的電池(7)的頂蓋(73)向電池(7)的外殼(71)運動并將電池(7)的電芯(72)裝配到電池(7)的外殼(71)內;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組裝裝置還包括:電芯夾送機構(6),用于在機械手機構(5)將電池(7)的電芯(72)裝配到電池(7)的外殼(71)內的過程中從電芯(72)的四周滾動接觸并向殼口定位機構(4)夾送包裹有塑料膜的電芯(7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池組裝裝置,用于組裝電池(7),電池(7)包括外殼(71)、包裹有塑料膜的電芯(72)、以及與電芯(72)電連接的頂蓋(73),所述電池組裝裝置包括: 底座(1); 兩個橫向導軌(2 ),平行間隔設置在底座(1)上; 殼底定位機構(3),設置在底座(1)上并位于兩個橫向導軌(2)之間,用于固定并定位電池(7)的外殼(71)的底部(711); 殼口定位機構(4),設置在兩個橫向導軌(2)上且能夠相對兩個橫向導軌(2)滑動,用于固定并定位電池(7)的外殼(71)的殼口(712);以及 機械手機構(5),設置在底座(1)上,用于夾持并帶動與電池(7)的電芯(72)連接的電池(7)的頂蓋(73)向電池(7)的外殼(71)運動并將電池(7)的電芯(72)裝配到電池(7)的外殼(71)內; 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組裝裝置還包括: 電芯夾送機構(6 ),用于在機械手機構(5 )將電池(7 )的電芯(72 )裝配到電池(7 )的外殼(71)內的過程中從電芯(72)的四周滾動接觸并向殼口定位機構(4)夾送包裹有塑料膜的電芯(7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殼底定位機構(3)包括: 底板(31),設置在 兩個橫向導軌(2)之間且固定于底座(1)上; 基準塊(32 ),設置在底板(31)上,電池(7 )的外殼(71)在底部(711)的寬側面(W)緊靠基準塊(32)的內側(321)放置;以及 壓緊組件(33),與基準塊(32)相對地設置于底板(31)上,以將放置于基準塊(32)的內偵^321)的電池(7)的外殼(71)的底部(711)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壓緊組件(33)包括: 內板(331),設置于底板(31)上且靠近基準塊(32 ); 外板(332),固定于底板(31)且遠離基準塊(32); 中間板(333 ),設置于底板(31)上且位于內板(331)和外板(332 )之間; 拉桿(334),滑動穿設于外板(332)且一端固定連接于中間板(333); 彈簧(335),設置于內板(331)與中間板(333)之間和/或中間板(333)與外板(332)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殼口定位機構(4)包括: 第一殼口定位滑板(41),設置有第一凹槽(411),沿兩個橫向導軌(2)滑動; 第二殼口定位滑板(42),設置有與第一凹槽(411)相對的第二凹槽(421),沿兩個橫向導軌(2)與第一殼口定位滑板(41)相向滑動;以及 兩個校準塊(43),分別固定設置于第一殼口定位滑板(41)的第一凹槽(411)內和第二殼口定位滑板(42)的第二凹槽(421)內,各校準塊(43)具有用于引導電芯(72)的電芯用導向部(431)、用于將電池(7)的外殼(71)的殼口定位的定位槽(432)、沿縱向的長邊(434)、以及位于縱向兩端的短邊(435),當第一殼口定位滑板(41)和第二殼口定位滑板(42)沿兩個橫向導軌(2)相向滑動到位時,兩個校準塊(43)的定位槽(432)—起將電池(7)的外殼(71)的殼口(712)夾緊并定位。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校準塊(43)的電芯用導向部(431)為弧形; 各校準塊(43)的定位槽(432)為直角形; 各校準塊(43)的電芯用導向部(431)與定位槽(432)的相鄰邊緣成直角; 各校準塊(43)在定位槽(432)側的下拐角部(433)為圓弧。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機械手機構(5)包括: 支架(501),底端固定在底座(1)上; 豎向導向板(502),固定于支架( 501)的上部; 豎向導軌(503),平行間隔設置在豎向導向板(502)的表面; 滑塊(504),設置在豎向導軌(503)上,沿豎向導軌(503)豎向上下運動; 兩個三角鐵(505),固定連接于滑塊(504); 樞轉軸(506),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兩個三角鐵(505); 兩個彈簧(507),各彈簧(507)連接在豎向導向板(502)和相應一個三角鐵(505)之間; 兩個手柄(508),相向設置,供施加外力; 兩個連桿(509),交叉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存強,熊亮,張愛國,羅登紅,蔡開貴,
申請(專利權)人: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