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測定的貝類濾水率的簡易裝置,屬于實驗裝置技術領域它包括實驗瓶、載物片、操作棒、充氣管、充氣泵、取樣管和膠塞,所述的載物片位于實驗瓶的底部,載物片與操作棒連接,在操作棒的作用下載物片能夠自由出入實驗瓶,膠塞塞住實驗瓶的瓶口,膠塞上具有3個孔,玻璃棒、充氣管和取樣管穿過孔露出實驗瓶外,充氣管與充氣泵相連。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根據需要調節貝類在實驗瓶中的深度。保障充氣適量,餌料混合均勻,同時,不擾動、影響貝類的正常攝食;取樣管帶有刻度,可以準確的獲取不同水層(位置)的水樣,保障取樣的一致性、標準化,減少操作上的誤差;同時,一管多用,還可以作為補充餌料的進樣管。(*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測定的貝類濾水率的簡易裝置
本技術屬于實驗裝置
,具體地涉及一種測定的貝類濾水率的簡易裝置。
技術介紹
濾水率是濾食性雙殼貝類的重要生理指標之一,是雙殼貝類能量學的基本參數,可用于推算雙殼貝類在特定海區的生長余力(SFG:Scope for growth)。另外,濾水率也是進行養殖容量評估所必須的參數。國內在濾食性雙殼貝類濾水率方面開展了一些研究,與國際上的發展相比,在實驗方法的研究上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在這方面進一步深入開展研究,以使我們獲得的數據更能反映貝類生理特性。同時,研究出更準確、簡單、易操作的濾水率測定方法也是眾望所歸。濾水率是指單位時間濾食性貝類所過濾水的總體積,是貝類的重要生理指標之一。多年來,盡管人們對濾水率的測定進行的許多的研究,但是由于測定方法的不同,實驗條件的不同,使得測定的結果相差很大,很難進行數據間的比較,甚至出現一些相互矛盾的結果。清濾法國內稱之為靜水法,Fox et al.(1937)和Jorgensen(1943)首次應用。這是目前國際上較為通用的一種間接測定濾水率的方法,即將貝類和海水及餌料放在容器中,每隔一定時間取樣測定水中餌料濃度。根據餌料濃度的變化計算清濾率(CR)。當貝類對餌料顆粒的保留率為100%時,清濾率等于濾水率。CR = (V/n t) X I n (C0/Ct)其中A和Ct分別為時間O和t時的餌料濃度,V為水箱的體積,η為實驗貝類的數目。盡管該方法可操作性較強,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技術上問題,如果解決不當,將帶來較大的實驗誤差。這些問題包括(I)實驗期間,餌料顆粒濃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將對結果產生影響,因此,需要通過補充餌料來消除餌料濃度降低的影響。(2)另外,需要通過充氣或攪拌的方法使餌料混合均勻,尤其是在取水樣測定分析時,如果餌料混合不均勻將影響測定的結果。充氣太大,將擾動實驗生物,影響其正常的攝食等生理活動。(3)濾食性貝類在自然海域中,有一定的朝向(上面/下面),在實驗的容器內,往往由于貝類的活動,使得下面朝上,并且,受容器的限制,又不能及時的轉為上面朝上,因此,影響其正常的攝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測定的貝類濾水率的簡易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用清濾法測定貝類濾水率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測定的貝類濾水率的簡易裝置,包括實驗瓶、載物片、操作棒、充氣管、充氣泵、取樣管和膠塞,所述的載物片位于實驗瓶的底部,載物片與操作棒連接,在操作棒的作用下載物片能夠自由出入實驗瓶,膠塞塞住實驗瓶的瓶口,膠塞上具有3個孔,操作棒、充氣管和取樣管穿過孔露出實驗瓶外,充氣管與充氣泵相連。進一步,所述的操作棒垂直于載物片的平面。進一步,所述的載物片為有機玻璃片,所述的操作棒為玻璃材質。進一步,所述的載物片為圓形。進一步,所述的取樣管上有刻度線,既可以確定取樣的水層深度,也可以確定取樣的體積,取樣管位于實驗瓶外的一端具有吸爾球。進一步,所述的操作棒、充氣管和取樣管位于實驗瓶外的一段上具有能夠上下移動的夾子,夾子可以固定操作棒、充氣管和取樣管出入實驗瓶的深度。進一步,所述的充氣管位于實驗瓶外的一段上具有閥門,通過閥門能夠調節充氣管充氣量的大小。進一步,所述的膠塞上3個的孔的直徑分別與操作棒的直徑、取樣管的外徑和充氣管的外徑相等。進一步,所述的實驗瓶的體積為3L-5L ;瓶口直徑6-lOcm。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1.在使用本專利技術裝置時,將實驗生物固定在載物片上,操作棒垂直于載物片平面,并與載物片連接,該技術特征不僅可以保證貝類的朝向一致,而且取放貝類方便,并可以根據需要調節貝類在實驗瓶中的深度。2.本專利技術在充氣管上設置閥門和夾子,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充氣量大小,固定充氣管的位置,以保障充氣適量,餌料混合均勻,同時,不擾動、影響貝類的正常攝食;3.取樣管帶有刻度,可以準確的獲取不同水層(位置)的水樣,保障取樣的一致性、標準化,減少操作上的誤差;同時,一管多用,還可以作為補充餌料的進樣管。【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實驗裝置的示意圖:1、實驗瓶,2、載物片,3、操作棒,4、充氣管,5、充氣泵,6、取樣管,7、膠塞,8、夾子,9、閥門,11、貝類;圖2膠塞俯視圖:10、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受實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一種測定的貝類濾水率的簡易裝置,見圖1,它包括實驗瓶1、載物片2、操作棒3、充氣管4、充氣泵5、取樣管6和膠塞7,所述的載物片位于實驗瓶的底部,載物片與操作棒連接,在操作棒的作用下載物片能夠自由出入實驗瓶,膠塞塞住實驗瓶的瓶口,膠塞上具有3個孔(圖2),操作棒、充氣管和取樣管穿過孔露出實驗瓶外,充氣管與充氣泵相連。所述的操作棒垂直于載物片的平面。所述的載物片為有機玻璃片,所述的操作棒為玻璃材質。所述的載物片為圓形。所述的取樣管IOml的移液管,取樣管上有刻度線,既可以確定取樣的水層深度,也可以確定取樣的體積,取樣管位于實驗瓶外的一端具有吸爾球。所述的操作棒、充氣管和取樣管位于實驗瓶外的一段上具有能夠上下移動的夾子8,夾子可以固定操作棒、充氣管和取樣管出入實驗瓶的深度。所述的充氣管位于實驗瓶外的一段上具有閥門9,通過閥門能夠調節充氣管充氣量的大小。所述的膠塞上3個的孔10的直徑分別與操作棒的直徑、取樣管的外徑和充氣管的外徑相等。進一步,所述的實驗瓶的體積為3L-5L ;瓶口直徑8_10cm。上述裝置的使用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I)首先在實驗瓶內加入一定量的海水作為養殖用水;(2)將實驗貝類11的上面朝上粘在有機玻璃的載物片上;將有機玻璃材質的操作棒穿過膠塞,將載物片置于裝有海水的實驗瓶內,用木制的夾子夾在操作棒位于實驗瓶外并與膠塞接觸段,以固定載物片在實驗瓶中的深度。(3)用取樣管吸取一定量的餌料加入實驗瓶內;(4)將充氣管插入膠塞,調整好位置;打開充氣泵,通過閥門調整充氣量的大小,使加入的餌料混合均勻; (5)待實驗生物張口或伸出出入水管開始攝食后計時,開始實驗;(6)每隔I小時,用取樣管吸取實驗瓶內的養殖水樣,測定餌料濃度;當餌料濃度低于初始值的30%時,可以補充餌料;(7)根據實驗的具體目的和要求,持續2小時或者24小時后,結束時間。(8)根據實驗用海水的體積、餌料濃度的遞減以及時間等,計算實驗生物的濾水率、攝食率等生理指標。應用性實驗:采用3L的實驗瓶,每個實驗瓶內放置櫛孔扇貝I個,共設平行樣5個,空白對照I個(3L的燒杯中不放扇貝)。所用的餌料為三角褐指藻,初始濃度為:8000個/ml~25000個/ml。藻的濃度(個/ml)用顆粒計數器測定(CoulterMultisizer II)。在15°C條件下,每隔30min取樣一次,共計取樣3次,具體數據見表1。測得櫛孔扇貝對三角褐指藻的平均濾水率為 2.53L incf1.h'表1實驗瓶中三角褐指藻的濃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測定的貝類濾水率的簡易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實驗瓶(1)、載物片(2)、操作棒(3)、充氣管(4)、充氣泵(5)、取樣管(6)和膠塞(7),所述的載物片(2)位于實驗瓶(1)的底部,載物片(2)與操作棒(3)連接,在操作棒(3)的作用下載物片(2)能夠自由出入實驗瓶(1),膠塞(7)塞住實驗瓶的瓶口,膠塞上具有3個孔(10),操作棒(3)、充氣管(4)和取樣管(6)穿過孔(10)露出實驗瓶(1)外,充氣管(4)與充氣泵(5)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測定的貝類濾水率的簡易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實驗瓶(I)、載物片(2)、操作棒(3)、充氣管(4)、充氣泵(5)、取樣管(6)和膠塞(7),所述的載物片(2)位于實驗瓶(I)的底部,載物片⑵與操作棒⑶連接,在操作棒⑶的作用下載物片⑵能夠自由出入實驗瓶(1),膠塞(7)塞住實驗瓶的瓶口,膠塞上具有3個孔(10),操作棒(3)、充氣管(4)和取樣管(6)穿過孔(10)露出實驗瓶(I)外,充氣管(4)與充氣泵(5)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棒(3)垂直于載物片(2)的平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載物片(2)為有機玻璃片,所述的操作棒(3)為玻璃材質。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繼紅,高亞平,房景輝,吳文廣,張義濤,陳潔,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