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逆變弧焊電源的電流控制電路及逆變弧焊電源
本技術涉及逆變弧焊電源
,特別涉及一種逆變弧焊電源的電流控制電路及逆變弧焊電源。
技術介紹
由于逆變弧焊電源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及節能等優點,使得逆變弧焊電源在最近幾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而采用纖維素焊條時,其力是向下焊的,電弧的熔深大,穿透力強,焊縫的成型好,且氣孔敏感性小,焊縫內外質量高,且其操作難度小,焊工易掌握,從而使得纖維素焊條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氣、電力、民用行業的輸油、輸氣、輸水大口徑管道的安裝鋪設工程中。但是,現有的逆變弧焊電源的電路較復雜,電路信號的控制難度較大,使得該電路存在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并且,現有的逆變弧焊電源基本都是恒流特性的(即其輸出電流是恒定不變的),而該恒流特性的逆變弧焊電源應用于上述纖維素焊條的焊接時,存在以下缺點:(一)起弧困難,容易粘焊條;(二)焊接過程中容易斷弧,對焊接環境要求高,對焊工水平要求高;(三)焊縫成型差,不美觀。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逆變弧焊電源的電流控制電路,旨在解決逆變弧焊電源應用于纖維素焊條的焊接時所存在的起弧困難、容易粘焊條、容易斷弧及焊縫成型差的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一種逆變弧焊電源的電流控制電路,所述逆變弧焊電源包括逆變電路,所述逆變電路包括第一 IGBT管、第二 IGBT管、第三IGBT管及第四IGBT管,所述電流控制電路包括用于采集逆變弧焊電源的輸出電壓的電壓采集電路、用于當所述輸出電壓小于第一預設電壓或大于第二預設電壓時,輸出一給定電流的電流給定控制電路、用于當所述輸出電壓大于第二預設電壓范圍時,輸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逆變弧焊電源的電流控制電路,所述逆變弧焊電源包括逆變電路,所述逆變電路包括第一IGBT管、第二IGBT管、第三IGBT管及第四IGBT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控制電路包括用于采集逆變弧焊電源的輸出電壓的電壓采集電路、用于當所述輸出電壓小于第一預設電壓或大于第二預設電壓時,輸出一給定電流的電流給定控制電路、用于當所述輸出電壓大于第二預設電壓范圍時,輸出一熱引弧電流的熱引弧電路、用于當所述輸出電壓大于第一預設電壓且小于第三預設電壓時,輸出一推力電流的推力電流電路及用于根據所述給定電流、熱引弧電流及推力電流,輸出相應PWM驅動信號以驅動所述逆變電路中各所述IGBT管的導通與關斷的驅動電路,其中,所述電壓采集電路的電壓采集輸入端與所述逆變弧焊電源的輸出端連接,其電壓采集輸出端分別與所述電流給定控制電路、熱引弧電路及推力電流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驅動電路的輸入端分別與所述電流給定控制電路、熱引弧電路及推力電流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其輸出端分別與各所述IGBT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逆變弧焊電源的電流控制電路,所述逆變弧焊電源包括逆變電路,所述逆變電路包括第一 IGBT管、第二 IGBT管、第三IGBT管及第四IGBT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控制電路包括用于采集逆變弧焊電源的輸出電壓的電壓采集電路、用于當所述輸出電壓小于第一預設電壓或大于第二預設電壓時,輸出一給定電流的電流給定控制電路、用于當所述輸出電壓大于第二預設電壓范圍時,輸出一熱引弧電流的熱引弧電路、用于當所述輸出電壓大于第一預設電壓且小于第三預設電壓時,輸出一推力電流的推力電流電路及用于根據所述給定電流、熱引弧電流及推力電流,輸出相應PWM驅動信號以驅動所述逆變電路中各所述IGBT管的導通與關斷的驅動電路,其中, 所述電壓采集電路的電壓采集輸入端與所述逆變弧焊電源的輸出端連接,其電壓采集輸出端分別與所述電流給定控制電路、熱引弧電路及推力電流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驅動電路的輸入端分別與所述電流給定控制電路、熱引弧電路及推力電流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其輸出端分別與各所述IGBT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流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壓采集電路包括第一工作電壓輸入端、電壓采集輸入端、電壓采集輸出端、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九電阻、第一電解電容、第一二極管、運算放大器CA3140、線性穩壓電路、運算放大器LM324及光耦HCNR200,所述第八電阻為滑動變阻器;其中, 第一電阻的第一端與電壓采集輸入端的正極連接,第一電阻的第二端經第二電阻與CA3140的第3腳連接,且與第三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阻的第二端與電壓采集輸入端的負極連接,電壓采集輸入端的正極還經第四電阻與第一二極管的陽極連接;第一電解電容的正極與第一二極管的陰極連接,其負極與電壓采集輸入端的負極連接;CA3140的第2腳與其第4腳連接,且與電壓采集輸入端的負極及HCNR200的第4腳連接,其第6腳與HCNR200的第2腳連接;HCNR200的第I腳經第五電阻與電壓采集輸入端的負極連接,其第5腳與LM324的同相輸入端連接,且經第九電阻接地,其第6腳與第一工作電壓輸入端連接,其第4腳還經第七電阻與第八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八電阻的第二端與電壓采集輸入端的負極連接;LM324的反相輸入端與其輸出端連接,且與電壓采集輸出端連接;線性穩壓電路的輸入端與第一電解電容的正極連接,其輸出端分別與CA3140的第7腳及HCNR200的第3腳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流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性穩壓電路包括第六電阻、第一穩壓二極管、第一 NPN三極管及第二電解電容;其中, 第一 NPN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一電解電容的正極連接,且經第六電阻與其基極連接,其發射極與第二電解電容的正極連接,其基極還與第一穩壓二極管的陰極連接;第一穩壓二極管的陽極與第二電解電容的負極連接,且與電壓采集輸入端的負極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流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壓采集電路還包括第一電容、第二電容及第三電容;其中, 第一電容與所述第三電阻并聯;第二電容連接于所述運算放大器CA3140的第6腳和所述電壓采集輸入端的負極之間;第三電容連接于所述第二電解電容的正極和所述電壓采集輸入端的負極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流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給定控制電路包括給定電流輸出端、第十電阻、第十一電阻、第十二電阻、第十三電阻、第十四電阻、第十五電阻、第十六電阻、第十七電阻、第二 NPN三極管、第一電壓比較器、第二電壓比較器、第二二極管及第三電解電容;其中, 第十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工作電壓輸入端連接,第二端與第一電壓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且經第十一電阻與第二電壓比較器的正相輸入端連接;第二電壓比較器的正相輸入端還經第十二電阻接地;第一電壓比較器的正相輸入端與第二電壓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且與所述電壓采集電路的電壓采集輸出端連接;第一電壓比較器的輸出端經第十三電阻與第十五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十五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二 NPN三極管的基極連接;第二電壓比較器的輸出端與第十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十四電阻的第二端連接于第十三電阻和第十五電阻之間;第二 NPN三極管的集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光,唐洪建,鄭陽陽,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瑞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