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軸類零件切割裝置,包括:切割輪;可相對于切割輪移動的移動平臺;固定于移動平臺的底座,其固定有至少一對軸類零件夾具;其中,軸類零件夾具包括:內有空腔的支架,支架頂部設有向下貫通空腔的螺孔;螺栓,螺合于螺孔;空腔內設有位于螺栓之下的壓頭,壓頭之下的部分空腔穿透形成供軸類零件軸向穿過的貫穿部,壓頭隨螺栓在螺孔內的向下運動而被帶動至向下壓緊軸類零件于貫穿部內;一對軸類零件夾具分別作為橫切夾持單元和縱剖夾持單元;其中,移動平臺移動至使切割輪對橫向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徑向切割、以及對縱剖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軸向切割,操作簡便,避免由于現有的手動操作的安全問題。(*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軸類零件切割裝置
本技術涉及零件切割
,特別是涉及一種軸類零件切割裝置。
技術介紹
金相試樣是感應熱處理工藝中重要組成部分。金相試樣的截取與受熱受力、冷卻、變形、裝夾、安全防護緊密相關,截取的方式有手鋸、鋸床、砂輪切割機和線切割。目前在生產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是砂輪切割機。目前市面上的的金相切割機,國產的無法滿足各種零件的夾裝,進口的使用操作復雜,維修也不方便,工人在取樣時大多還是手工操作,只能用手握住、壓住零件推動切割,安全隱患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類零件切割裝置,解決現有切割機安全隱患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軸類零件切割裝置,包括:切割輪;可相對于所述切割輪移動的移動平臺;固定于所述移動平臺的底座,其固定有至少一對軸類零件夾具;其中,所述軸類零件夾具包括:內有空腔的支架,所述支架頂部設有向下貫通所述空腔的螺孔;螺栓,螺合于所述螺孔;所述空腔內設有位于所述螺栓之下的壓頭,所述壓頭之下的部分空腔穿透形成供所述軸類零件軸向穿過的貫穿部,所述壓頭隨所述螺栓在螺孔內的向下運動而被帶動至向下壓緊所述軸類零件于所述貫穿部內;所述一對軸類零件夾具分別作為橫切夾持單元和縱剖夾持單元;其中,所述移動平臺移動至使所述切割輪對橫向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徑向切割、以及對縱剖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軸向切割。優選的,所述移動平臺結合有絲桿,通過絲桿及控制絲桿旋轉的操作手柄完成所述移動。優選的,所述橫切夾持單元和縱剖夾持單元分別固定于獨立的底板,所述各底板設有開孔,所述開孔穿設有定位銷,所述底座設有至少一條溝槽,所述各底板通過各自的定位銷穿過溝槽并鉚合于螺母以固定于所述底座。優選的,所述壓塊通過至少一對固定銷固定于所述螺栓尾端。優選的,所述固定銷為圓柱形。優選的,所述壓頭壓在所述貫穿部內的軸類零件上,所述壓頭與所述軸類零件的接觸面為弧形。優選的,所述壓頭下墊有活動壓舌,所述活動壓舌壓在所述貫穿部內的軸類零件上;所述活動壓舌與所述軸類零件的接觸面為弧形。優選的,所述弧形為貼合所述軸類零件表面形狀的圓弧形。優選的,所述支架于所述螺孔的相對兩側對稱穿設有至少一對導引柱,所述壓頭被帶動時位于所述一對導引柱之間且所述至少一對導引柱從兩側抵靠于所述壓頭。優選的,所述貫穿部底部縱向剖面呈V字形或無底邊倒梯形;所述無底邊倒梯形的底邊長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軸類零件的直徑。如上所述,本技術提供一種軸類零件切割裝置,包括:切割輪;可相對于所述切割輪移動的移動平臺;固定于所述移動平臺的底座,其固定有至少一對軸類零件夾具;其中,所述軸類零件夾具包括:內有空腔的支架,所述支架頂部設有向下貫通所述空腔的螺孔;螺栓,螺合于所述螺孔;所述空腔內設有位于所述螺栓之下的壓頭,所述壓頭之下的部分空腔穿透形成供所述軸類零件軸向穿過的貫穿部,所述壓頭隨所述螺栓在螺孔內的向下運動而被帶動至向下壓緊所述軸類零件于所述貫穿部內;所述一對軸類零件夾具分別作為橫切夾持單元和縱剖夾持單元;其中,所述移動平臺移動至使所述切割輪對橫向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徑向切割、以及對縱剖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軸向切割,操作簡便,避免由于現有的手動操作的安全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軸類零件切割裝置的一實施例的正視圖。圖2為圖1中軸類零件切割裝置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軸類零件切割裝置的一實施例的部分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軸類零件切割裝置的一實施例中支架的剖視結構圖。元件標號說明I軸類零件夾具Ia橫切夾持單元Ib縱剖夾持單元11 支架111 空腔112支架頂部的螺孔113導引柱孔114支架底部的螺孔12 螺栓13 壓頭14活動壓舌15導引柱16固定銷17貫穿部2切割輪3移動平臺4 底座41 溝槽5 底板6定位銷7 螺母【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技術的其他優點與功效。本技術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技術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請一并參閱圖1及圖2,本技術提供一種軸類零件切割裝置,包括:切割輪2、臨近所述切割輪2且可相對所述切割輪2移動的移動平臺3、設于移動平臺3上的底座4、所述底座4上設有至少一對軸類零件夾具I ;其中,優選的,所述一對軸類零件夾具I是分別固定于獨立的底板5,所述一對軸類零件夾具I分別作為橫切夾持單元Ia和縱剖夾持單元lb,用于分別夾持軸類零件呈不同方向以分別完成軸類零件的徑向切割(即橫切)和軸向切割(即縱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橫切夾持單元Ia和縱剖夾持單元Ib的中心在水平面上相互垂直,舉例來說所述切割輪2是豎直設置則其切割方向也是豎直方向,移動所述移動平臺3使待橫切的軸類零件以側面對著切割輪2進行垂直橫切,或移動所述移動平臺3使待縱剖的軸類零件以端面對著切割輪2進行垂直縱剖,所述移動至少包括水平面上的X軸及Y軸方向的移動。優選的,所述移動平臺3結合有絲桿(未圖示),通過絲桿及控制絲桿旋轉的操作手柄(未圖示)完成所述移動,即可在水平面的X軸及Y軸方向分別設置至少一根絲桿,通過操作手柄旋轉絲桿即可完成所述移動平臺的移動,例如通過X軸方向的操作手柄可調節零件的切割位置,Y軸方向的操作手柄負責向著切割輪切割進刀。另外,優選的,為了要切割各種不同尺寸零件,較佳的,橫切夾持單元Ia可以比縱剖夾持單元Ib夾持的中心高,例如高4mm,按實際零件尺寸參數而定。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橫切夾持單元Ia和縱剖夾持單元Ib各自固定的底板5設有開孔,所述開孔穿設有定位銷6,所述底座4設有至少一條溝槽41,所述各底板5通過各自的定位銷6穿過溝槽41并鉚合于螺母7 (例如方螺母)以固定于所述底座4。如圖3所示,所述軸類零件夾具I包括:內有空腔111的支架11,頂部設有向下貫通所述空腔111的螺孔112 ;螺栓12,螺合于所述螺孔112,可通過正向或逆向旋動在所述螺孔112內作向上或下的運動;所述空腔111內設有位于所述螺栓12之下的壓頭13,所述壓頭13之下的部分空腔111穿透形成供所述軸類零件軸向穿過的貫穿部17,所述壓頭13隨所述螺栓12在螺孔112內的向下運動而被帶動至向下壓緊所述軸類零件于所述貫穿部17內;其中,所述移動平臺移動至使所述切割輪對橫向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徑向切害I]、以及對縱剖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軸向切割。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支架11于所述螺孔112的相對兩側對稱穿設有至少一對導引柱15,所述壓頭13被帶動時位于所述一對導引柱15之間且所述至少一對導引柱15從兩側抵靠于所述壓頭13,如此可以使所述壓頭13上下移動更加平穩。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塊通過至少一對固定銷16固定于所述螺栓12尾端,較佳的,所述固定銷16為圓柱形,壓頭13可以直接壓在所述貫穿部17內的軸類零件(未圖示)上,所述壓頭13與所述軸類零件的接觸面為弧形,較佳的所述弧形是貼合所述軸類零件表面形狀的圓弧形,由于所述軸類零件的外表面為外凸的圓弧形,因此所述接觸面也是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軸類零件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輪;?可相對于所述切割輪移動的移動平臺;?固定于所述移動平臺的底座,其固定有至少一對軸類零件夾具;其中,所述軸類零件夾具包括:內有空腔的支架,所述支架頂部設有向下貫通所述空腔的螺孔;螺栓,螺合于所述螺孔;所述空腔內設有位于所述螺栓之下的壓頭,所述壓頭之下的部分空腔穿透形成供所述軸類零件軸向穿過的貫穿部,所述壓頭隨所述螺栓在螺孔內的向下運動而被帶動至向下壓緊所述軸類零件于所述貫穿部內;?所述一對軸類零件夾具分別作為橫切夾持單元和縱剖夾持單元;其中,所述移動平臺移動至使所述切割輪對橫向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徑向切割、以及對縱剖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軸向切割。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軸類零件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割輪; 可相對于所述切割輪移動的移動平臺; 固定于所述移動平臺的底座,其固定有至少一對軸類零件夾具;其中,所述軸類零件夾具包括:內有空腔的支架,所述支架頂部設有向下貫通所述空腔的螺孔;螺栓,螺合于所述螺孔;所述空腔內設有位于所述螺栓之下的壓頭,所述壓頭之下的部分空腔穿透形成供所述軸類零件軸向穿過的貫穿部,所述壓頭隨所述螺栓在螺孔內的向下運動而被帶動至向下壓緊所述軸類零件于所述貫穿部內; 所述一對軸類零件夾具分別作為橫切夾持單元和縱剖夾持單元;其中,所述移動平臺移動至使所述切割輪對橫向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徑向切割、以及對縱剖夾持單元上的軸類零件作軸向切割。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類零件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平臺結合有絲桿,通過絲桿及控制絲桿旋轉的操作手柄完成所述移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類零件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切夾持單元和縱剖夾持單元分別固定于獨立的底板,所述各底板設有開孔,所述開孔穿設有定位銷,所述底座設有至少一條溝槽,所述各底板通過各自的定位銷穿過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青云,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上大熱處理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