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腳手架連墻件以及腳手架連墻結構,屬于工程施工技術領域,提供一種可重復使用,并且結構簡單、拆裝方便的腳手架連墻件,以及采用此腳手架連墻件組成的腳手架連墻結構,包括雙頭螺柱、鋼板、鋼管以及外螺母和內螺母,雙頭螺柱穿過墻體上的安裝孔,將鋼板與墻體相貼扣緊,并將鋼管焊接在鋼板上,這樣在搭建腳手架的時候就可以利用扣件將鋼管與腳手架扣接,實現墻體與腳手架的連接。由于連墻件整體采用雙頭螺柱與螺母進行組裝,因此拆裝方便,并可以實現連墻件的重復使用,節約材料和成本。另外墻體上的安裝孔也可以利用墻體澆筑時支模用的模板對拉螺桿留下的孔,這樣使得連墻件的組裝更加簡便。(*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腳手架連墻件以及腳手架連墻結構
本技術涉及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種建筑工程施工中腳手架搭建用的腳手架連墻件,以及采用此腳手架連墻件組成的腳手架連墻結構。
技術介紹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都需要在外墻一側搭建腳手架,方便工人對外墻進行粉刷或者其它作業。而腳手架必須與墻體連接起來,這樣才能保證腳手架的穩定性。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在建筑的墻體內預埋鋼管,通過扣件將預埋鋼管與腳手架連接;然而,埋在墻體內的預埋鋼管是不能取出和重復使用的,這樣就造成極大的浪費;并且,在施工結束后還需要人工切除墻體外側的預埋鋼管,使得整個腳手架的拆裝過程繁瑣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重復使用,并且結構簡單、拆裝方便的腳手架連墻件,以及采用此腳手架連墻件組成的腳手架連墻結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腳手架連墻件,包括雙頭螺柱、鋼板、鋼管以及外螺母和內螺母,所述鋼管的一端與鋼板的鋼板外側面焊接,鋼板上設置有通孔;雙頭螺柱的一端穿過通孔后與外螺母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內螺母螺紋連接。進一步的是:所述外螺母與鋼板的鋼板外側面焊接。采用上述腳手架連墻件組成的腳手架連墻結構:所述雙頭螺柱穿過墻體上的安裝孔;鋼板的鋼板內側面與墻體的墻體外側面相貼;內螺母扣在墻體的墻體內側面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雙頭螺柱將鋼板扣緊在墻體的表面上,同時在鋼板上焊接鋼管來代替之前的預埋鋼管,雙頭螺柱的兩端采用螺母進行扣接,使連墻件可以拆卸,因此可以實現腳手架連墻件的重復使用,節約材料和成本;雙頭螺柱穿過墻體上的安裝孔后兩端通過螺母進行扣緊,也能保證其連接強度;墻體上的安裝孔還可以利用墻體澆筑時支模用的模板對拉螺桿留下的孔,這樣使得連墻件的安裝更加簡便。焊接在鋼板上的鋼管可以通過扣件直接與腳手架扣接,因此也方便搭建腳手架。同時,本腳手架連墻件結構簡單,所有零件均可批量生產。【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腳手架連墻件的結構視圖;圖2為本技術所述腳手架連墻結構的剖視圖;圖中標記為:雙頭螺柱1、鋼板2、通孔21、鋼板外側面22、鋼板內側面23、外螺母31、內螺母32、墻體4、安裝孔41、墻體外側面42、墻體內側面43、墊片5、鋼管6。【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但本技術所保護的技術方案并不限于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所述的腳手架連墻件,包括:雙頭螺柱1、鋼板2、鋼管6以及外螺母31和內螺母32,所述鋼管6的一端與鋼板2的鋼板外側面22焊接,鋼板2上設置有通孔21 ;雙頭螺柱I的一端穿過通孔21后與外螺母31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內螺母32螺紋連接。為了使連墻件的強度最佳,雙頭螺柱I和外螺母31以及內螺母32均可以優選采用高強度得材料制成;另外內螺母32還可以配套相應的墊片5,使其扣緊效果更好。鋼板2的作用是與鋼管6連接,并且其連接方式為焊接,因此鋼板2的大小通常由鋼管6的直徑大小確定,一般而言只需比鋼管6的橫截面略大即可;鋼板2的形狀也不受限制,為矩形、圓形均可。鋼板2上的通孔21的大小應當滿足即方便雙頭螺柱I穿過,同時又便于外螺母31的扣接。鋼管6根據實際腳手架所用鋼管大小或者扣件的配合大小進行選擇,例如采用Φ48的鋼管。鋼管6是焊接在鋼板2的鋼板外側面22上,這樣可以保證連接強度最佳;但具體焊接位置并不受限制,從對稱受力情況考慮通常優選將鋼管6與雙頭螺柱I同軸向焊接在鋼板外側面22上,即鋼管6套住外螺母31 ;當然,為了方便旋擰外螺母31,也可以將鋼管6與外螺母31錯開后在焊接在鋼板外側面22上。另外還可以將外螺母31焊接在鋼板2上,這樣可以固定鋼板2與外螺母31的位置關系,對外螺母31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如圖2中所示為采用上述腳手架連墻件與墻體4組成的腳手架連墻結構,其中將雙頭螺柱I穿過墻體4上的安裝孔41 ;鋼板2的鋼板內側面23與墻體4的墻體外側面42相貼;內螺母32扣在墻體4的墻體內側面43上。這樣再通過扣件將腳手架與鋼管6進行扣接,即可完成腳手架的搭建。墻體4上的安裝孔41可以利用墻體4澆筑時支模用的模板對拉螺桿留下的孔,這樣就不必再另外進行鉆孔作業或者在澆筑墻體4時專門預留安裝孔41,可簡化安裝過程;相應的應當選擇合適大小的雙頭螺柱1,使其即容易的穿過模板對拉螺桿留下的孔同時又便于內螺母32的扣接。另外根據相應的情況,也可以選擇是否在上述腳手架連墻結構中使用墊片5以及選擇是否將外螺母31與鋼板2焊接。上述腳手架連墻結構的具體安裝過程可以采取如下步驟完成:1、首先將雙頭螺柱I的一端穿過鋼板2上的通孔21并扣上外螺母31 ;此步驟還可以選擇是否將外螺母31與鋼板2焊接;2、其次將鋼管6焊接在鋼板2的鋼板外側面22上;3、接下來將雙頭螺柱I的另一端穿過墻體4上的安裝孔41,使鋼板2的鋼板內側面23與墻體4的墻體外側面42相貼;4、最后將內螺母32與雙頭螺柱I連接,并扣緊在墻體4的墻體內側面43上;此步驟還可以選擇是否使用墊片5。通過上述步驟,即完成了對腳手架連墻結構的安裝過程,此時,只需要將腳手架與鋼管6通過扣件進行連接即可完成腳手架的搭建。當施工完成后需要拆卸腳手架連墻件時,只需要松開內螺母32,然后將雙頭螺柱I取出即可。回收的腳手架連墻件還可以重復使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腳手架連墻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雙頭螺柱(1)、鋼板(2)、鋼管(6)以及外螺母(31)和內螺母(32),所述鋼管(6)的一端與鋼板(2)的鋼板外側面(22)焊接,鋼板(2)上設置有通孔(21);雙頭螺柱(1)的一端穿過通孔(21)后與外螺母(31)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內螺母(32)螺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腳手架連墻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雙頭螺柱(I)、鋼板(2)、鋼管(6)以及外螺母(31)和內螺母(32),所述鋼管(6)的一端與鋼板(2)的鋼板外側面(22)焊接,鋼板(2)上設置有通孔(21);雙頭螺柱(I)的一端穿過通孔(21)后與外螺母(31)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內螺母(32)螺紋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手架連接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溫江,羅京,
申請(專利權)人:中譽遠發國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