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兩側邊緣對稱設置有定位孔,每側定位孔并排設置有兩列,產品從所述模板的一側向另一側移動,模切機選擇與所述產品幅寬對應的定位孔對產品進行定位沖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模板兩側分別設置兩列定位孔,并在所述產品從模板上移動時,根據所述產品幅寬選擇與之對應的定位孔進行定位沖制,因此,產品定位時只需要正常邊料損壞即可,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進而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
本技術涉及模切產品用模具,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
技術介紹
模切機(Die Cutting Machine),主要用于相應的一些非金屬材料、不干膠、EVA、雙面膠、電子、手機膠墊等的膜切(全斷、半斷)、壓痕和燙金作業、貼合、自動排廢,模切機利用鋼刀、五金模具,鋼線(或鋼板雕刻成的模板),通過壓印版施加一定的壓力,將印品或紙板軋切成一定形狀。在光電顯示薄膜器件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很多產品需要多次套沖才能完成作業。套充作業時,由底模幅寬定位沖切,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采用固定模板I寬度通常大于100cm,定位孔2設置在固定模板I的兩側,而產品3的寬度(90mm、120mm、140mm…)較小,因此不同產品兩側需要預留一定幅寬的材料,以便于與定位孔2對應,進行定位沖制,造成產品3邊緣上很多材料浪費。此外,現有的固定模板I針對產品3設置,當生產不同產品時,需要更換固定模板1,產生工時浪費,且固定模板I的重量較大,更換時易發生事故,破壞模切機或導致人員受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產品定位沖制時,邊緣材料浪費較多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兩側邊緣對稱設置有定位孔,每側定位孔并排設置有兩列,產品從所述模板的一側向另一側移動,模切機選擇與所述產品幅寬對應的定位孔對產品進行定位沖制。作為優選,所述定位孔分為四組,每側有兩組,所述兩組定位孔沿所述模板的橫向中心線對稱。作為優選,每組定位孔在所述模板上非均勻分布。作為優選,模板同一側的兩組定位孔的間距范圍大于90mm且小于500mm。作為優選,所述模板采用鋼/鐵材料制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兩側邊緣對稱設置有定位孔,每側定位孔并排設置有兩列,產品從所述模板的一側向另一側移動,模切機選擇與所述產品幅寬對應的定位孔對產品進行定位沖制。本技術通過在模板兩側分別設置兩列定位孔,并在所述產品從模板上移動時,根據所述產品幅寬選擇與之對應的定位孔進行定位沖制,因此,產品定位時只需要正常邊料損壞即可,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進而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需說明的是,本技術附圖均采用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如圖2所示,本技術的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包括:模板10,所述模板10的兩側邊緣對稱設置有定位孔20,每側定位孔20并排設置有兩列,產品從所述模板10的一側向另一側移動,模切機選擇與所述產品30幅寬對應的定位孔20對產品30進行定位沖制。本技術通過在模板10兩側分別設置兩列定位孔20,并在所述產品30從模板10上移動時,根據所述產品30幅寬選擇與之對應的定位孔20進行定位沖制,因此,產品30定位時只需要正常邊料損壞即可,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進而降低了產品30的生產成本。請繼續參照圖2,作為優選,所述定位孔20分為四組,每側有兩組,所述兩組定位孔20沿所述模板10的橫向中心線對稱。具體地,所述四組定位孔20分別為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定位孔21、22、23、24。其中,第一組定位孔21與第二組定位孔22關于模板10的橫向中心線對稱,所述第一組定位孔21與第三組定位孔23關于模板10的縱向中心線對稱。同樣地,所述第四組定位孔24與所述第三組定位孔23關于模板10的橫向中心線對稱,所述第四組定位孔24與第二組定位孔22關于模板10的縱向中心線對稱。采用對稱的方式設置所述定位孔20可以確保產品30定位沖制時,會正常打孔到所述產品30的邊料上,避免造成廣品30損壞。請繼續參照圖2,每組定位孔20在所述模板10上非均勻分布,進一步的,模板10同一側的兩組定位孔20的間距范圍大于90mm且小于500mm。具體地,模板10同一側兩組定位孔20中,相鄰最近的兩定位孔20的間距d大于90mm,而距離最遠的兩定位孔20(兩定位孔位于同一列)的間距I小于500mm。作為優選,本實施例中的定位孔20與已有的9種不同規格的產品30相匹配。以第一組定位孔21和第二組定位孔22為例,兩組定位孔20中兩兩對應的定位孔20分別適用規格為90mm、120mm、140mm、160mm、205mm、220mm、250mm、270mm以及340mm的產品30。也就是說,本技術具有通用性,可以適用于各種規格的產品30,無需更換模板10,避免了工時浪費,同時避免了事故的產生,提高了模切機的安全系數。作為優選,所述模板10采用鋼/鐵材料制成,硬度高,不會發生變形,使用壽命長。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包括:模板10,所述模板10的兩側邊緣對稱設置有定位孔20,每側定位孔20并排設置有兩列,產品從所述模板10的一側向另一側移動,模切機選擇與所述產品30幅寬對應的定位孔20對產品30進行定位沖制。本技術通過在模板10兩側分別設置兩列定位孔20,并在所述產品30從模板10上移動時,根據所述產品30幅寬選擇與之對應的定位孔20進行定位沖制,因此,產品30定位時只需要正常邊料損壞即可,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進而降低了產品30的生產成本。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技術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技術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技術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技術也意圖包括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兩側邊緣對稱設置有定位孔,每側定位孔并排設置有兩列,產品從所述模板的一側向另一側移動,模切機選擇與所述產品幅寬對應的定位孔對產品進行定位沖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兩側邊緣對稱設置有定位孔,每側定位孔并排設置有兩列,產品從所述模板的一側向另一側移動,模切機選擇與所述產品幅寬對應的定位孔對產品進行定位沖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模切機的產品定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分為四組,每側有兩組,所述兩組定位孔沿所述模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仇磊,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金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