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熱式機油壓力表。其包括:外殼、膜片、彈簧片、固定彈片、第一雙金屬片、接觸片、零位調整齒扇、指針和第二雙金屬片,膜片固接于外殼中;彈簧片與外殼相固接并抵緊膜片;固定彈片設置于外殼中且其上固接有靜觸點;第一雙金屬片為U字型,處于上方的工作臂上繞有第一加熱線圈,第一雙金屬片與彈簧片相固接且其上固接有動觸點;接觸片與固定彈片電連接;第二雙金屬片上繞有第二加熱線圈,第二雙金屬片的一端鉤于指針上,另一端與零位調整齒扇相固接。它成本低,性能穩定、便于調節,通過對第一雙金屬片的U字型設計并使工作臂位于補償臂上方可使示值不受外界溫度及第一雙金屬片自身的影響。(*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電熱式機油壓力表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熱式機油壓力表。
技術介紹
機油壓力表是用來檢測和顯示發動機主油道的機油壓力的大小,以防因缺機油而造成拉缸、燒瓦的重大故障發生。在發動機工作時,指示發動機機油壓力大小和發動機的潤滑系工作情況,現有的電熱式機油壓力表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造成示值不準。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熱式機油壓力表,它成本低,性能穩定、便于調節,通過對第一雙金屬片的U字型設計并使工作臂位于補償臂上方可使示值不受外界溫度及第一雙金屬片自身的影響,其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種電熱式機油壓力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膜片,其固接于外殼中;彈簧片,其與外殼相固接并抵緊膜片;固定彈片,其設置于外殼中且其上固接有靜觸點;第一雙金屬片,其為U字型,處于上方的橫臂為工作臂,處于下方的橫臂為補償臂,所述工作臂上繞有與工作臂本身絕緣的第一加熱線圈,所述第一雙金屬片與彈簧片相固接且第一雙金屬片上固接有動觸點;第一雙金屬片為U字型設計是為了使油壓的指示值不受外界溫度的影響,當外界溫度變化時,工作臂的附加變形被補償臂的相應變形所補償,使指示值保持不變,工作臂位于補償臂的上方,是為了使工作臂產生的熱氣上升時,不會對補償臂產生影響,造成示值誤差;接觸片,其與固定彈片電連接;零位調整齒扇,指針,和第二雙金屬片,其上繞有第二加熱線圈,所述第二雙金屬片的一端彎成鉤狀并鉤于指針上,另一端與零位調整齒扇相固接;所述第一加熱線圈的一端與彈簧片連接,另一端依次與動觸點、靜觸點、固定彈片、接觸片、傳感器接線柱、第一接線柱、第二加熱線圈、第二接線柱和蓄電池相串聯;所述靜觸點與動觸點之間為常閉狀態。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還包括校正電阻,所述校正電阻與第一加熱線圈相并聯。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成本低,性能穩定、便于調節,通過對第一雙金屬片的U字型設計并使工作臂位于補償臂上方可使示值不受外界溫度及第一雙金屬片自身的影響。【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一種電熱式機油壓力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16,膜片1,其固接于外殼16中,膜片I下的油腔18與發動機潤滑系的主油道相通;彈簧片2,其與外殼16相固接并抵緊膜片I ;固定彈片17,其設置于外殼16中且其上固接有靜觸點;第一雙金屬片4,其為U字型,處于上方的橫臂為工作臂,處于下方的橫臂為補償臂,所述工作臂上繞有與工作臂本身絕緣的第一加熱線圈3,所述第一雙金屬片4與彈簧片2相固接且第一雙金屬片4上固接有動觸點;第一雙金屬片4為U字型設計是為了使油壓的指示值不受外界溫度的影響,當外界溫度變化時,工作臂的附加變形被補償臂的相應變形所補償,使指示值保持不變,工作臂位于補償臂的上方,是為了使工作臂產生的熱氣上升時,不會對補償臂產生影響,造成示值誤差;接觸片6,其與固定彈片17電連接;零位調整齒扇9,指針12,和第二雙金屬片10,其上繞有第二加熱線圈11,所述第二雙金屬片10的一端彎成鉤狀并鉤于指針12上,另一端與零位調整齒扇9相固接;所述第一加熱線圈3的一端與彈簧片2連接,另一端依次與動觸點、靜觸點、固定彈片17、接觸片6、傳感器接線柱7、第一接線柱8、第二加熱線圈11、第二接線柱15和蓄電池相串聯;所述靜觸點與動觸點之間為常閉狀態。優選的,還包括校正電阻5,所述校正電阻5與第一加熱線圈3相并聯。工作原理:當電源開關接觸時,電流經蓄電池正極一點火開關一第二接線柱15—第二加熱線圈11 一第一接線柱8—傳感器接線柱7—接觸片6—固定彈片17—靜觸點一動觸點一第一加熱線圈3—彈簧片2—搭鐵(圖中未示出)一電池負極。因為第一加熱線圈3有電流通過,第一雙金屬片4將受熱變形。如果油壓很低,膜片幾乎沒有變形,這時作用在靜觸點上的壓力較小。當電流通過而溫度略有上升時,第一雙金屬片就彎曲,使得動靜觸點分開,電路即被切斷。經過一段時間后,第一雙金屬片冷卻伸直,動靜觸點又閉合,電路被接通。但不久觸點又分開,如此循環。因此當油壓較低時,有較小的電流流過第一加熱線圈,觸點也會分開,這樣使得觸點打開的時間長,閉合的時間短,因而電路中電流有效值小,第二雙金屬片的彎曲程度小,指針向右(以圖1為參照基準)略有偏移,指示較低油壓值。當油壓增高時,膜片向上拱起,作用在靜觸點上的壓力增大,第一雙金屬片彎曲程度也增大。這樣,只有第一加熱線圈通過較長時間的電流,動靜觸點才能分開,而且當動靜觸點分開不久,第一雙金屬片稍一冷卻,觸點又很快閉合。因此當油壓高時,觸點斷開狀態的時間縮短,閉合的時間增長,且頻率也高,使得通過加熱線圈的電流有效值增大,第二雙金屬片的變形大,帶動指針指示較高的油壓值。上面以舉例方式對本技術進行了說明,但本技術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凡基于本技術所做的任何改動或變型均屬于本技術要求保護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熱式機油壓力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膜片,其固接于外殼中;彈簧片,其與外殼相固接并抵緊膜片;固定彈片,其設置于外殼中且其上固接有靜觸點;第一雙金屬片,其為U字型,處于上方的橫臂為工作臂,處于下方的橫臂為補償臂,所述工作臂上繞有與工作臂本身絕緣的第一加熱線圈,所述第一雙金屬片與彈簧片相固接且第一雙金屬片上固接有動觸點;接觸片,其與固定彈片電連接;零位調整齒扇,指針,和第二雙金屬片,其上繞有第二加熱線圈,所述第二雙金屬片的一端彎成鉤狀并鉤于指針上,另一端與零位調整齒扇相固接;所述第一加熱線圈的一端與彈簧片連接,另一端依次與動觸點、靜觸點、固定彈片、接觸片、傳感器接線柱、第一接線柱、第二加熱線圈、第二接線柱和蓄電池相串聯;所述靜觸點與動觸點之間為常閉狀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熱式機油壓力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夕卜殼, 膜片,其固接于外殼中; 彈簧片,其與外殼相固接并抵緊膜片; 固定彈片,其設置于外殼中且其上固接有靜觸點; 第一雙金屬片,其為U字型,處于上方的橫臂為工作臂,處于下方的橫臂為補償臂,所述工作臂上繞有與工作臂本身絕緣的第一加熱線圈,所述第一雙金屬片與彈簧片相固接且第一雙金屬片上固接有動觸點; 接觸片,其與固定彈片電連接; 零位調整齒扇, 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德航,
申請(專利權)人:楊德航,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