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相接且呈直線排列的第一鋼管傳輸機、拋丸機、第二鋼管傳輸機;還包括:位于第一鋼管傳輸機側方的PE管放置架,與PE管放置架首尾相接的PE管傳輸機,位于PE管傳輸機側方的穿管平臺,位于第二鋼管傳輸機側方的貨架,位于貨架側方的鋼管推動機,鋼管推動機與穿管平臺首尾相接,位于穿管平臺側方的發泡機,位于發泡機側方的成品傳輸機,位于PE管放置架的側方且與成品傳輸機首尾相接的成品放置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實現了自動、連續、循環控制整個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人工作業的成本,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各個設備位置安排合理,節約占地面積。(*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
本技術涉及一種生產系統,具體涉及一種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
技術介紹
保溫管通常由三層結構組成,即內層的鋼管、外層的PE管、中間的發泡層?,F有的保溫管生產系統一般分為幾個模塊,包括:存放物料、拋丸、套管、發泡,然后托運至成品區。由于各個模塊之間需要人工銜接,不僅造成工人的勞動強度大,而且人力成本投入升高,同時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另外,現有的保溫管生產系統還存在占地面積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且占地面積小的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種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相接且呈直線排列的第一鋼管傳輸機、拋丸機、第二鋼管傳輸機,以及位于第一鋼管傳輸機側方的鋼管放置架;以第一鋼管傳輸機、拋丸機、第二鋼管傳輸機所在直線為軸線,還包括在軸線兩側對稱設置的:PE管放置架、PE管傳輸機、穿管平臺、貨架、鋼管推動機、發泡機、成品傳輸機、成品放置架,前述PE管放置架位于第一鋼管傳輸機的側方,PE管傳輸機與PE管放置架首尾相接,穿管平臺位于PE管傳輸機的側方;前述貨架位于第二鋼管傳輸機的側方,鋼管推動機位于貨架的側方,鋼管推動機與穿管平臺首尾相接;前述發泡機位于穿管平臺的側方,成品傳輸機位于發泡機的側方,成品放置架與成品傳輸機首尾相接且位于PE管放置架的側方。前述的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鋼管傳輸機與第二鋼管傳輸機的結構相同,均包括:支架,安裝在前述支架上的若干主動膠輪和從動膠輪,以及驅動電機;前述主動膠輪的兩側各安裝有一個萬向節,主動膠輪之間平行且與傳輸方向形成夾角,相鄰的主動膠輪通過傳動軸連接并傳動,鋼管在鋼管傳輸機上前進的同時自轉;前述從動膠輪之間平行,且與主動膠輪也平行。前述的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鋼管傳輸機、鋼管放置架、PE管放置架、成品放置架均位于廠房墻外。前述的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前述鋼管放置架、第二鋼管傳輸機、貨架、PE管放置架、PE管傳輸機、穿管平臺、成品傳輸機上均安裝有翻管裝置。本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實現了自動、連續、循環控制整個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人工作業的成本,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各個設備位置安排合理,節約占地面積,鋼管放置架、PE管放置架、成品放置架均位于廠房墻外,保證了生產區域的潔凈?!靖綀D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俯視圖;圖2是圖1中的第一鋼管傳輸機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_第一鋼管傳輸機,2-拋丸機,3-第二鋼管傳輸機,4-鋼管放置架,5- PE管放置架,6- PE管傳輸機,7-穿管平臺,8-貨架,9-鋼管推動機,10-發泡機,11-成品傳輸機,12-成品放置架,101-支架,102-主動膠輪,103-從動膠輪,104-驅動電機?!揪唧w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具體的介紹。參照圖1,本技術的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包括:依次首尾相接且呈直線排列的第一鋼管傳輸機1、拋丸機2、第二鋼管傳輸機3,以及位于第一鋼管傳輸機I側方的鋼管放置架4。以第一鋼管傳輸機1、拋丸機2、第二鋼管傳輸機3所在直線為軸線,還包括在軸線兩側對稱設置的:PE管放置架5、PE管傳輸機6、穿管平臺7、貨架8、鋼管推動機9、發泡機10、成品傳輸機11、成品放置架12,其中,PE管放置架5位于第一鋼管傳輸機I的側方,PE管傳輸機6與PE管放置架5首尾相接,穿管平臺7位于PE管傳輸機6的側方;貨架8位于第二鋼管傳輸機3的側方,鋼管推動機9位于貨架8的側方,鋼管推動機9與穿管平臺7首尾相接;發泡機10位于穿管平臺7的側方,成品傳輸機11位于發泡機10的側方,成品放置架12與成品傳輸機11首尾相接且位于PE管放置架5的側方??梢?,各個設備位置安排合理,節約了占地面積。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第一鋼管傳輸機1、鋼管放置架4、PE管放置架5、成品放置架12均位于廠房墻外,不僅節約了廠房的占地面積,而且保證了生產區域即廠房內的潔凈。為了實現自動、連續、循環控制整個工作流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工作業的成本,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鋼管放置架4、第二鋼管傳輸機3、貨架8、PE管放置架5、PE管傳輸機6、穿管平臺7、成品傳輸機11上均安裝有翻管裝置(未圖示),自動翻管,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在本技術的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中,拋丸機2用于對未除銹的鋼管進行拋丸、除銹,如果采用普通傳輸帶輸送鋼管,由于鋼管只在軸向有移動,而無繞軸轉動的動作,這就導致鋼管拋丸不均勻,從而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參照圖2,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第一鋼管傳輸機I和第二鋼管傳輸機3均采用旋轉膠輪式結構。具體的,第一鋼管傳輸機I包括:支架101,安裝在支架101上的若干主動膠輪102和從動膠輪103,以及驅動電機104,其中,主動膠輪102的兩側各安裝有一個萬向節,主動膠輪102之間平行且與傳輸方向形成夾角,相鄰的主動膠輪102通過傳動軸連接并傳動,鋼管在鋼管傳輸機上前進的同時自轉;從動膠輪103之間平行,且與主動膠輪102也平行。如此一來,第一鋼管傳輸機I在運轉過程中,鋼管受到兩方面的動力,使得鋼管在沿軸向前進的同時繞自身的軸線轉動,即鋼管旋轉進入拋丸機2再旋轉運出拋丸機2,鋼管在拋丸機2中是旋轉著被除銹的,因此生產的產品拋丸均勻,產品質量高。第二鋼管傳輸機3與第一鋼管傳輸機I的結構相同,不再贅述。本技術的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其工作過程如下:1、未除銹的鋼管從鋼管放置架4翻至第一鋼管傳輸機1,第一鋼管傳輸機I將其送入拋丸機2中進行拋丸,除銹后的鋼管被運輸至第二鋼管傳輸機3,然后除銹后的鋼管向兩側翻轉,進入貨架8,待用。2、PE管從PE管放置架5翻至PE管傳輸機6上,再翻轉至穿管平臺7,待用。3、鋼管推動機9推動貨架8上的鋼管向PE管處移動,直至將鋼管插入PE管中,然后翻轉至發泡機10中進行發泡處理。4、發泡后的保溫管由成品傳輸機11輸送至成品放置架12,結束。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術,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相接且呈直線排列的第一鋼管傳輸機、拋丸機、第二鋼管傳輸機,以及位于第一鋼管傳輸機側方的鋼管放置架;以第一鋼管傳輸機、拋丸機、第二鋼管傳輸機所在直線為軸線,還包括在軸線兩側對稱設置的:PE管放置架、PE管傳輸機、穿管平臺、貨架、鋼管推動機、發泡機、成品傳輸機、成品放置架,所述PE管放置架位于第一鋼管傳輸機的側方,PE管傳輸機與PE管放置架首尾相接,穿管平臺位于PE管傳輸機的側方;所述貨架位于第二鋼管傳輸機的側方,鋼管推動機位于貨架的側方,鋼管推動機與穿管平臺首尾相接;所述發泡機位于穿管平臺的側方,成品傳輸機位于發泡機的側方,成品放置架與成品傳輸機首尾相接且位于PE管放置架的側方。
【技術特征摘要】
1.保溫管連續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相接且呈直線排列的第一鋼管傳輸機、拋丸機、第二鋼管傳輸機,以及位于第一鋼管傳輸機側方的鋼管放置架;以第一鋼管傳輸機、拋丸機、第二鋼管傳輸機所在直線為軸線,還包括在軸線兩側對稱設置的=PE管放置架、PE管傳輸機、穿管平臺、貨架、鋼管推動機、發泡機、成品傳輸機、成品放置架,所述PE管放置架位于第一鋼管傳輸機的側方,PE管傳輸機與PE管放置架首尾相接,穿管平臺位于PE管傳輸機的側方;所述貨架位于第二鋼管傳輸機的側方,鋼管推動機位于貨架的側方,鋼管推動機與穿管平臺首尾相接;所述發泡機位于穿管平臺的側方,成品傳輸機位于發泡機的側方,成品放置架與成品傳輸機首尾相接且位于PE管放置架的側方。2.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晏將,
申請(專利權)人:江豐管道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