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可提高輸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極管結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光學結構,特別是一種可提高輸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極管結構。
技術介紹
在光學設計中通光孔徑與設計難度是成正比的,即通光孔徑越大設計越難,這是因為距離光軸越遠的光線與近軸光線的象差越大,成像質量越差,激光的匯聚光點就會越大,當口徑達到50mm以上時,要想校正這樣的象差就必須大量增加鏡片的數量或者是使用非球面透鏡,增加透鏡數量會導致大量的能量損失,而非球面的價格非常昂貴,不適宜大量的生產。激光二極管外形構造是圓形,在布局上二極管成陣列式分布,確定最大的通光孔徑,如果想再增加二極管的數量,必然就需要增大匯聚系統的通光孔徑,而在不增大匯聚系統光學孔徑的情況下已經無法增加二極管的使用數量,這樣就限制了整個系統的輸出光功率。因此現在需要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或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布局合理,能夠在不增加光學孔徑的情況下提高系統輸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極管結構。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可提高輸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極管結構,包括多個陣列式分布的激光二極管1,與激光二極管I組成的陣列相配的設置有光學系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二極管I按照短軸方向進行排列,在相鄰兩個激光二極管I的空隙間設置有反光鏡3,與每個反光鏡3都對應的設置有輔助激光二極管4,反光鏡3呈45°角放置。本技術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由于光學儀器或裝置內結構布局的局限性,匯聚系統的光學孔徑基本無法改變,因此也就限制了整個系統的輸出光功率。而本種結構則能夠在不改變光學孔徑的情況下,通過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提高輸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極管結構,包括多個陣列式分布的激光二極管(1),與激光二極管(1)組成的陣列相配的設置有光學系統(2),光學系統為匯聚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二極管(1)按照短軸方向進行排列,在相鄰兩個激光二極管(1)的空隙間設置有反光鏡(3),與每個反光鏡(3)都對應的設置有輔助激光二極管(4),反光鏡(3)呈45°角放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提高輸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極管結構,包括多個陣列式分布的激光二極管(O,與激光二極管(I)組成的陣列相配的設置有光學系統(2),光學系統為匯聚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孔維成,陳易,李曉龍,付瑤,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華錄·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