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水連接器包括:端子金具、連接器外殼、橡膠塞和帽部。該端子金具包括:管狀主體;芯線壓接部,該芯線壓接部壓接到電線的芯線;以及絕緣護套壓接部,該絕緣護套壓接部壓接到電線的絕緣護套。該連接器外殼具有容納端子金具的端子容納部。該橡膠塞裝配到電線的絕緣護套上并且壓力插入到所述端子容納部中。該帽部裝配到芯線壓接部中并且由樹脂或者橡膠制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防水連接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水連接器。
技術介紹
圖12是下面的專利文獻I公開的防水連接器的截面圖。該防水連接器包括:連接器外殼110 ;陰端子金具130,該陰端子金具130安裝在連接器外殼110內并且電線190連接到該陰端子金具130 ;樹脂制成的擋止部170,該樹脂制成的擋止部170安裝在位于陰端子金具130與電線190之間的連接部133上;橡膠塞180,將該橡膠塞180裝配到電線190的外周上;以及密封膠160,該密封膠160填充在擋止部170與橡膠塞180之間的間隙。通過利用樹脂材料模制覆蓋連接部133的周圍,構造擋止部170。然而,在生產JP-A-2012-59624中公開的連接器的過程中,用于形成擋止部170的嵌件模制設備和用于使連接器外殼的內部填充有密封膠的密封膠填充設備是必需的,從而導致了生產過程復雜的問題。由于生產過程復雜,所以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該防水連接器的生產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解決上面討論的問題,并且提供了一種能夠容易地形成防水結構并且能夠提高生產率的防水連接器。利用下面的構造,能夠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I) 一種防水連接器,包括:端子金具,該端子金具包括:管狀主體部;芯線壓接部,該芯線壓接部位于所述主體部的后方,并且壓接到電線的芯線;以及絕緣護套壓接部,該絕緣護套壓接部位于在所述主體部上的所述芯線壓接部的后方,并且壓接到所述電線的絕緣護套;連接器外殼,該連接器外殼具有容納所述端子金具的端子容納部;橡膠塞,該橡膠塞裝配到所述電線的所述絕緣護套上,并且壓力插入到所述端子容納部中;以及帽部,該帽部裝配到所述芯線壓接部上,并且由樹脂或者橡膠制成。(2)例如,帽部由吸水膨脹橡膠材料形成。(3)例如,帽部具有腿部,該腿部穿通形成在連接器外殼中的穩定器通道。(4)例如,導槽形成在帽部上;并且端子容納部具有在導槽中引導的凸出部。(5)例如,帽部的一部分形成為階梯狀。根據條目[I]的構造,連接器包括帽部,該帽部裝配到端子金具的芯線壓接部上,并且因此,連接器外殼中的端子金具由該帽部覆蓋。因此,即使當水通過連接器外殼的尖端開口進入時,帽部仍確實地阻擋進入的水。因此,確實實現防水效果。由于端子金具的芯線壓接部確實防水,所以能夠確實地防止在芯線壓接部中發生電解腐蝕。此外,僅通過添加裝配到芯線壓接部上的簡單部件或者帽部,就能夠形成該構造。因此,能夠容易地形成防水結構,并且能夠提高防水連接器的生產率。根據條目[2]的構造,帽部由吸水膨脹橡膠材料形成,并且因此,當進入連接器外殼的水到達帽部時,帽部浸水從而膨脹。因此,增加了作用在連接器外殼的內表面與端子之間的壓接力,并且改善防水性能。即使當以稍小的尺寸不精確地形成帽部時,進入的水仍浸透帽部從而膨脹,使得與連接器外殼的內表面和端子確實地壓力接觸,并且因此,能夠獲得確實的防水性能。根據條目[3]的構造,帽部具有穿通形成在連接器外殼中的穩定器通道的腿部,并且因此,在采用傳統連接器外殼的構造的同時,能夠將帽部穩定并確實地插入并裝接到連接器外殼中。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防水連接器,利用簡單構造,能夠實現在芯線壓接部中可靠的防水結構,并且能夠提高防水連接器的生產率。上面簡要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當參考附圖閱讀下面描述的用于實施本專利技術的方式(下面稱為“實施例”)時,本專利技術的細節將更加清晰。【附圖說明】通過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優選示例性實施例,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和優點更加顯而易見,其中:圖1A是本專利技術的防水連接器的實施例的縱向截面圖,圖1B是圖1A中的防水連接器的A-A截面圖,并且圖1C是圖1A中的防水連接器的B-B截面圖。圖2A是橡膠塞和帽部安裝在端子金具上的狀態的側視圖,圖2B示出在存在端子的狀態下圖2A中的端子金具的C-C、D-D和E-E截面圖,并且圖2C示出在不存在端子的狀態下圖2A中的端子金具的C-C、D-D和E-E截面圖。圖3是帽部的透視圖。圖4是橡膠塞的透視圖。圖5是橡膠塞和帽部安裝在端子金具上的狀態的透視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防水連接器的第二實施例的縱向截面圖。圖7是第二實施例中的帽部的透視圖。圖8是第二實施例中的橡膠塞的透視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的防水連接器的第三實施例的縱向截面圖。圖10是第三實施例中的帽部的透視圖。圖11是第三實施例中的橡膠塞的透視圖。圖12是傳統防水連接器的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防水連接器的優選實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將端子金具的尖端側稱為前側,而將端子金具的電線連接側稱為后側。圖1A是本專利技術的防水連接器的實施例的縱向截面圖,圖1B是圖1A的A-A截面圖,并且圖1C是圖1A的B-B截面圖,圖2A是橡膠塞和帽部安裝在端子金具上的狀態的側視圖,圖2B示出在存在端子的狀態下圖2A中的端子金具的C-C、D-D和E-E截面圖,并且圖2C示出在不存在端子的狀態下圖2A中的端子金具的C-C、D-D和E-E截面圖,圖3是帽部的透視圖,圖4是橡膠塞的透視圖,以及圖5是橡膠塞和帽部裝接到端子金具的狀態的透視圖。[第一實施例]防水連接器10包括:陰端子金具20 ;連接器外殼14,該連接器外殼14具有容納陰端子金具20的端子容納部12 ;橡膠塞40,該橡膠塞40待裝配到電線30的絕緣護套34上,并且將該橡膠塞40壓力插入到端子容納部24中;以及帽部50,該帽部50裝配到芯線壓接部24上并且該帽部50由樹脂或者橡膠制成;所述陰端子金具20包括:管狀主體22 ;芯線壓接部24,該芯線壓接部24位于主體部22的后方并且該芯線壓接部24待壓接到電線30的芯線32 ;以及絕緣護套壓接部26,該絕緣護套壓接部26位于芯線壓接部24的后方并且待壓接到電線30的絕緣護套34。端子容納部12形成在連接器外殼14中,并且電線30所連接到的陰端子金具20容納在端子容納部12中。裝配到芯線壓接部24上的帽部50和裝配到絕緣護套壓接部26上的橡膠塞40安裝在陰端子金具20上。如圖5所示,在被裝配在連接到電線30的端子上的同時,帽部50和橡膠塞40安裝在陰端子金具20上,并且插入到連接器外殼14的端子容納部12中。如圖3所示,帽部50具有在后側和下側開口的凹部54和位于前側的壁部52,該凹部54具有與芯線壓接部24基本相同的形狀。比芯線壓接部24向下延伸更多的腿部56分別形成在帽部50的側壁55上。帽部50的上部的外形與和端子容納部12中的芯線壓接部24對置的內周表面的形狀基本上相同。如圖1A所示,帽部50的上表面50a形成為朝著尖端向下傾斜的傾斜表面。在連接器外殼14中,與帽部50對置的端子容納部12的表面也形成為相似的傾斜表面12a。因此,當將陰端子金具20插入到端子容納部12中時,帽部50接受向下的力,并且因此,與芯線壓接部24圓滿地壓力接觸。如圖2B和2C所示,帽部50的前側構造成由壁部52封閉,并且壁部52的下表面與陰端子金具20的底表面23接觸。在壁部52中,形成一對狹縫52a,芯線壓接部24的在其上放置芯線32的部分中的側壁24b分別穿通所述一對狹縫52a。根據該構造,能夠使腿部56朝著外側變形。然后,將帽部50裝配到芯線壓接部24上,使得芯線壓接部24容納在凹部54中。圖2B中的E-E截面示出芯線32由芯線壓接片24a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水連接器,包括:端子金具,該端子金具包括:管狀主體部;芯線壓接部,該芯線壓接部位于所述主體部的后方,并且壓接到電線的芯線;以及絕緣護套壓接部,該絕緣護套壓接部位于所述主體部上的所述芯線壓接部的后方,并且壓接到所述電線的絕緣護套;連接器外殼,該連接器外殼具有容納所述端子金具的端子容納部;橡膠塞,該橡膠塞裝配到所述電線的所述絕緣護套上,并且被壓力插入到所述端子容納部中;以及帽部,該帽部裝配到所述芯線壓接部上,并且由樹脂或者橡膠制成。
【技術特征摘要】
2013.02.22 JP 2013-0337351.一種防水連接器,包括: 端子金具,該端子金具包括: 管狀主體部; 芯線壓接部,該芯線壓接部位于所述主體部的后方,并且壓接到電線的芯線;以及絕緣護套壓接部,該絕緣護套壓接部位于所述主體部上的所述芯線壓接部的后方,并且壓接到所述電線的絕緣護套; 連接器外殼,該連接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松井佳美,
申請(專利權)人:矢崎總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