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五輥涂布機,包括依次連接的張緊機構、第一上膠輥、上膠裝置、第四上膠輥、第五上膠輥,張緊機構、第一上膠輥、第四上膠輥和第五上膠輥將所需涂的布料張緊,上膠裝置上還設置有第二上膠輥和第三上膠輥,第二上膠輥和第三上膠輥將涂料涂至布料上,第五上膠輥單獨預緊所加工的無需涂的布料,張緊機構、第一上膠輥、上膠裝置、第四上膠輥和第五上膠輥形成涂布線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涂布機實現了涂膠過程中的布料在任意時刻的張緊,從而保證了布料上膠的均勻性和不出現褶皺現象,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均勻性,此外第五上膠輥單獨預緊所加工的無需涂的布料,適應加工過程中的不用的布料的涂布工藝要求,使用范圍較廣。(*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五輥涂布機
本技術涉及涂布機
,特別是涉及一種五輥涂布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涂布技術廣泛地應用于紙張和薄膜等基材的涂布及復合包裝。目前,國內許多印刷包裝機械企業使用涂布復合設備,其涂布種類和刮膠方式比較單一,涂布技術的應用也大受限制。無論那一種涂布復合設備,其關鍵部分就是涂布頭,而涂布頭采用何種涂布刮膠方式,會直接影響涂布的質量,現有的涂布多為三輥涂布和網紋輥上膠涂布,三輥涂布的容易起皺,上膠均勻性也不好,網紋輥上膠涂布的上膠涂布量,和網紋大大小直接有關,很難調節,發展受限。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五輥涂布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膠量容易調節,上膠均勻且不容易起皺的涂布裝置,從而提高涂布技術,及所涂的薄膜、紙張、織物或鍍膜等產品的質量,降低成本。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五輥涂布機,包括依次連接的張緊機構、第一上膠輥、上膠裝置、第四上膠輥、第五上膠輥,張緊機構、第一上膠輥、第四上膠輥和第五上膠輥將所需涂的布料張緊,上膠裝置上還設置有第二上膠輥和第三上膠輥,第二上膠輥和第三上膠輥將涂料涂至布料上,第五上膠輥單獨預緊所加工的無需涂的布料,張緊機構、第一上膠輥、上膠裝置、第四上膠輥和第五上膠輥形成涂布線路,本技術的涂布機,不但由張緊機構、第一上膠輥、上膠裝置、第四上膠輥和第五上膠輥形成涂布線路,還將張緊機構、第一上膠輥、第四上膠輥和第五上膠輥將設置成所需涂的布料張緊機構,從而實現了涂膠過程中的布料在任意時刻的張緊,從而保證了布料上膠的均勻性和不出現褶皺現象,還設置了上膠裝置,上膠裝置可以隨意調整上膠的量的多少,從而可以控制涂膠量的大小,進而實現了涂布機涂膠時的上較量大小的調節和,布料上膠的均勻性和無褶皺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均勻性,此外第五上膠輥單獨預緊所加工的無需涂的布料,適應加工過程中的不用的布料的涂布工藝要求,使用范圍較廣。進一步地,第二上膠輥連接在第三上膠輥上方,從而保證并且第二上膠輥與第三上膠輥交替上膠。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涂布機,采用五輥上膠的結構形式,不但由張緊機構、第一上膠輥、上膠裝置、第四上膠輥和第五上膠輥形成涂布線路,還將張緊機構、第一上膠輥、第四上膠輥和第五上膠輥將設置成所需涂的布料張緊機構,從而實現了涂膠過程中的布料在任意時刻的張緊,從而保證了布料上膠的均勻性和不出現褶皺現象,還設置了上膠裝置,上膠裝置可以隨意調整上膠的量的多少,從而可以控制涂膠量的大小,進而實現了涂布機涂膠時的上較量大小的調節和,布料上膠的均勻性和無褶皺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均勻性,此外第五上膠輥單獨預緊所加工的無需涂的布料,適應加工過程中的不用的布料的涂布工藝要求,使用范圍較廣。本技術實現了涂膠過程中的布料在任意時刻的張緊,從而保證了布料上膠的均勻性和不出現褶皺現象,還設置了上膠裝置從而調整上膠的量的多少,確保布料上膠的均勻性和無褶皺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并第五上膠輥單獨預緊所加工的無需涂的布料,適應加工過程中的不用的布料的涂布工藝要求,使用范圍較廣。【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五輥涂布機的主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加深對本技術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定。如圖1所示,一種五輥涂布機,包括依次連接的張緊機構2、第一上膠輥3、上膠裝置6、第四上膠輥7、第五上膠輥9,張緊機構2、第一上膠輥3、第四上膠輥7和第五上膠輥9將所需涂的布料張緊,上膠裝置6上還設置有第二上膠輥4和第三上膠輥5,第二上膠輥4和第三上膠輥5將涂料涂至布料上,第五上膠輥9單獨預緊所加工的無需涂的布料8,張緊機構2、第一上膠輥3、上膠裝置6、第四上膠輥7和第五上膠輥9形成涂布線路1,本技術的涂布機,不但由張緊機構2、第一上膠輥3、上膠裝置6、第四上膠輥7和第五上膠輥9形成涂布線路1,還將張緊機構2、第一上膠輥3、第四上膠輥7和第五上膠輥9將設置成所需涂的布料張緊機構,從而實現了涂膠過程中的布料在任意時刻的張緊,從而保證了布料上膠的均勻性和不出現褶皺現象,還設置了上膠裝置6,上膠裝置6可以隨意調整上膠的量的多少,從而可以控制涂膠量的大小,進而實現了涂布機涂膠時的上較量大小的調節和,布料上膠的均勻性和無褶皺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均勻性,此外第五上膠輥9單獨預緊所加工的無需涂的布料8,適應加工過程中的不用的布料的涂布工藝要求,使用范圍較廣。此外,第二上膠輥4連接在第三上膠輥5上方,從而保證并且第二上膠輥4與第三上膠輥5交替上膠。本技術實現了涂膠過程中的布料在任意時刻的張緊,從而保證了布料上膠的均勻性和不出現褶皺現象,還設置了上膠裝置6從而調整上膠的量的多少,確保布料上膠的均勻性和無褶皺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并第五上膠輥9單獨預緊所加工的無需涂的布料8,適應加工過程中的不用的布料的涂布工藝要求,使用范圍較廣。本技術的實施例公布的是較佳的實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易根據上述實施例,領會本技術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變化,但只要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五輥涂布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張緊機構(2)、第一上膠輥(3)、上膠裝置(6)、第四上膠輥(7)、第五上膠輥(9),所述張緊機構(2)、第一上膠輥(3)、第四上膠輥(7)和第五上膠輥(9)將所需涂的布料張緊,所述上膠裝置(6)上還設置有第二上膠輥(4)和第三上膠輥(5),所述第二上膠輥(4)和第三上膠輥(5)將涂料涂至布料上,所述第五上膠輥(9)單獨預緊所加工的無需涂的布料(8),所述張緊機構(2)、第一上膠輥(3)、上膠裝置(6)、第四上膠輥(7)和第五上膠輥(9)形成涂布線路(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五輥涂布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張緊機構(2)、第一上膠輥(3)、上膠裝置(6)、第四上膠輥(7)、第五上膠輥(9),所述張緊機構(2)、第一上膠輥(3)、第四上膠輥(7)和第五上膠輥(9)將所需涂的布料張緊,所述上膠裝置(6)上還設置有第二上膠輥(4)和第三上膠輥(5),所述第二上膠輥(4)和第三上膠輥(5)將涂料涂至布料上,所述第五上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雄燕,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中易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