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描邊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金屬表面噴涂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審美觀點的不斷提升,車輪外觀也在不斷的被制造企業所改進。目前市場上流行一種套色的車輪,其邊緣部位被描成了與其他部位不同的顏色;實現這種效果常用的方法是人工逐個將車輪搬運裝夾到專用的簡易設備上,通過使車輪旋轉來完成動作。這種方法不僅效率低下、不易保證產品的一致性,而且在搬運過程中極易造成產品的磕碰傷,對產品外觀造成一定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能夠實現車輪的在線描邊功能的描邊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描邊機,由機架、導柱、氣缸、驅動電機、升降板、導套、軸承座、軸、活塞、法蘭盤、漲套、漲芯、噴頭、導軌1、絲杠1、導軌I1、絲杠I1、伺服電機1、伺服電機I1、橫梁、豎梁以及夾具所組成,兩個氣缸和四根導柱固定在機架底端,氣缸的輸出桿與鉸接;升降板上端固定有四個導套和軸承座,下端固定有驅動電機。軸的上端與活塞和法蘭盤組成一個自制氣缸,漲套安裝在法蘭盤上,漲芯與活塞的輸出桿相連;軸的下端與驅動電機的輸出端相連,通過軸承固定在軸承座內。豎梁通過兩根導軌I與固定在機架上方的橫梁連接,豎梁通過固定在橫梁一側的伺服電機II和絲杠I左右運動;固定有噴頭的夾具通過兩根導軌II與豎梁連接,夾具通過絲杠II和伺服電機I實現上下運動。實際使用時,首先傳感器使車輪定位,氣缸通過導柱使軸及漲套提升,當法蘭盤將車輪抬離輥道后,活塞向下運動帶動漲芯使漲套將車輪夾緊;然后通過伺服電機及絲杠和導軌等使噴頭定位到合適的位置,驅動電機帶動軸及車輪旋轉的同時噴頭打開進行描邊。本技術在使用中能夠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描邊機,由機架(1)、導柱(2)、氣缸(3)、驅動電機(4)、升降板(5)、導套(6)、軸承座(7)、軸(8)、活塞(9)、法蘭盤(10)、漲套(11)、漲芯(12)、噴頭(13)、導軌Ⅰ(14)、絲杠Ⅰ(15)、導軌Ⅱ(16)、絲杠Ⅱ(17)、伺服電機Ⅰ(18)、伺服電機Ⅱ(19)、橫梁(20)、豎梁(21)以及夾具(22)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兩個氣缸(3)和四根導柱(2)固定在機架(1)底端,氣缸(3)的輸出桿與升降板(5)鉸接;升降板(5)上端固定有四個導套(6)和軸承座(7),下端固定有驅動電機(4);軸(8)的上端與活塞(9)和法蘭盤(10)組成一個自制氣缸,漲套(11)安裝在法蘭盤(10)上,與漲芯(12)與活塞(9)的輸出桿相連;軸(8)的下端與驅動電機(4)的輸出端相連,通過軸承固定在軸承座(7)內;豎梁(21)通過兩根導軌Ⅰ(14)與固定在機架(1)上方的橫梁(20)連接,豎梁(21)通過固定在橫梁(20)一側的伺服電機Ⅱ(19)和絲杠Ⅰ(15)左右運動;固定有噴頭(13)的夾具(22)通過兩根導軌Ⅱ(16)與豎梁(21)連接,夾具(22)通過絲杠Ⅱ(17)和伺服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描邊機,由機架(I)、導柱(2)、氣缸(3)、驅動電機(4)、升降板(5)、導套(6)、軸承座(7)、軸(8)、活塞(9)、法蘭盤(10)、漲套(11)、漲芯(12)、噴頭(13)、導軌I (14)、絲杠I (15)、導軌II (16)、絲杠II (17)、伺服電機I (18)、伺服電機II (19)、橫梁(20)、豎梁(21)以及夾具(22)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兩個氣缸(3)和四根導柱(2)固定在機架(I)底端,氣缸(3)的輸出桿與升降板(5)鉸接;升降板(5)上端固定有四個導套(6)和軸承座(7),下端固定有驅動電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博文,郭建東,劉偉東,王樂,任彥朝,王永寧,朱志華,李昌海,劉春海,
申請(專利權)人:中信戴卡寧波輪轂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