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包括蝸輪蝸桿傳動裝置,蝸輪蝸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蝸輪上設有與焊接頭同軸線的中心孔,中心孔壁上設有內螺紋,中心孔中嵌設有升降套,升降套外壁設有與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蝸桿一端連接有操作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微調裝置具有精度高、中心定位準確、操作方便的優點。(*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
本技術屬于點焊機
,尤其是一種點焊機中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
技術介紹
點焊機通常是利用電阻熱熔化固體金屬形成焊點的原理對低壓電器如開關零件中的動觸頭、靜觸頭、接線板及護板等進行焊接。點焊機中的焊接裝置包括上焊頭和下焊頭,為了適應不同配件的焊接需要,下焊頭通常設有可以對其高度進行調節的升降裝置。傳統的升降裝置如圖1所示,在下焊頭的下方連接氣缸,氣缸固設于焊接裝置的安裝板上,安裝板上設有安裝螺絲,螺絲一端與下焊頭固定連接,螺絲另一端與氣缸螺紋連接,氣缸中設有與該螺絲同軸設置的升降柱,升降柱上開有與螺栓螺紋配合的螺孔,通過調節升降柱調節氣缸與安裝板之間的距離遠近來控制下焊頭的上升下降高度;然而該調節機構設置在氣缸下方,在實際安裝時,該調節機構通常設置在靠近地面的位置,操作非常不方便;而且由于氣缸的升降對下焊頭的升降調節不過精確,容易造成配件焊接點錯位而降低焊接效果。進一步的為了提高該升降裝置的精確度,如圖2所述,該焊接裝置中的安裝板上還設置了微調機構,該微調機構包括限位塊和頂壓塊,頂壓塊通過調節螺母安裝在安裝板上,安裝板下方還設有下焊頭頂板,當氣缸驅動帶動頂板向上運動,頂板頂壓到調節螺母使得螺母連同頂壓塊一起朝上運動直到頂壓塊觸到限位塊而無法再向上運動,此時的調節方式是通過調節頂壓塊與調節螺母之間的螺旋深度來控制氣缸的升降范圍。由于該結構的微調機構設置在安裝板或下焊頭的一側,與下焊頭不在同軸設置,在調節過程中,容易出現偏差,造成調節精度下降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定位準確、調節精度高的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蝸輪蝸桿傳動裝置,所述蝸輪蝸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蝸輪上設有與焊接頭同軸線的中心孔,中心孔壁上設有內螺紋,所述中心孔中嵌設有升降套,升降套外壁設有與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所述蝸桿一端連接有操作裝置。上述結構中,操作人員通過手動或電動或氣缸驅動操作裝置帶動蝸桿轉動一周,蝸桿帶動蝸輪轉動一格,蝸輪轉動一格驅動升降套上升一圈,(蝸桿轉一圈,蝸輪轉一格,總的蝸輪60格,蝸輪轉一圈則升降套上升3mm,也就是蝸桿每轉一圈升降套上升0.05mm)升降套上的螺紋間距可以根據實際使用需要設置,該結構的設置可以實現對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且該蝸輪的中心孔與焊接頭同軸設置,調節時更穩定更精確。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所述升降套上設有可供焊接頭移動的長通槽。上述結構中,升降套中的長通槽的設置可以便于焊接頭的前后移動,使其可以適應多種配件在加工過程中的運動,擴大了其使用范圍。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所述操作裝置包括手輪,手輪一端固設有連接軸,連接軸通過齒輪傳動裝置與蝸桿連接,所述齒輪傳動裝置包括與所述連接軸同軸設置的主動傘齒輪,所述蝸桿端部固設有從動傘齒輪,所述主動傘齒輪與從動傘齒輪垂直嚙合。上述結構中,該手輪通過齒輪機構與蝸桿傳動連接,便于該手輪的設置,可以將手輪設置在點焊機的上方(即靠近所需調整的焊接頭的位置)且便于觀察的位置,降低了操作人的勞動強度。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所述蝸輪蝸桿傳動裝置還包括箱體,所述蝸輪位于箱體中,所述蝸桿設有螺紋的部分也位于箱體中,所述蝸桿的兩端分別穿過箱體兩側顯露在外,所述蝸桿相對與操作裝置連接的另一端固接有鎖緊塊,所述鎖緊塊與箱體外壁之間設有彈簧。上述結構中,箱體與鎖緊塊之間通過彈簧的設置在蝸桿運動的過程中可以起到緩沖效果,減少意外碰撞。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所述彈簧與箱體之間依次設有剎車盤、剎車片和蝸桿蓋,所述剎車盤朝向彈簧的一端設有突起的彈簧座,所述鎖緊塊與彈簧之間設有彈簧外擋圈,所述彈簧外擋圈朝向彈簧的一端也設有彈簧座。上述結構中,剎車片和彈簧外擋圈的設置進一步加強緩沖效果。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所述齒輪傳動裝置還包括齒輪箱,所述主動傘齒輪和從動傘齒輪均位于齒輪箱中,所述蝸輪蝸桿傳動裝置包括箱體,所述蝸輪位于箱體中,所述蝸桿設有螺紋的部分也位于箱體中,所述蝸桿的兩端分別穿過箱體兩側顯露在外,所述蝸桿與從動傘齒輪連接的一端套設有加固套,所述加固套一端抵接著箱體,加固套另一端抵接著齒輪箱,加固套開設有可供蝸桿活動的軸孔。上述結構中,加固套的設置可以對蝸桿顯露在外的端部起到保護作用。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所述加固套截面呈“工”形結構。上述結構中,加固套的兩端分別抵接著齒輪箱和箱體側壁,該“工”形結構的兩端可以加大接觸面。采用上述方案,本技術的微調裝置具有精度高、中心定位準確、操作方便的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焊接頭裝置的整機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升降裝置的微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升降裝置的微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如圖3-5所示是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包括蝸輪蝸桿傳動裝置,蝸輪蝸桿傳動裝置包括互相嚙合的蝸輪41和蝸桿42,蝸輪41和蝸桿42位于同一水平面且蝸輪41上設有與焊接頭2同軸線的中心孔,中心孔壁上設有內螺紋,中心孔中嵌設有升降套43,升降套43外壁設有與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蝸桿42 —端連接有操作裝置。操作人員通過手動或電動或氣缸驅動操作裝置帶動蝸桿轉動一周,蝸桿42帶動蝸輪41轉動一格,蝸輪41轉動一格驅動升降套43上升一圈,升降套43上的螺紋間距可以根據實際使用需要設置,本實施例中設置蝸輪41 一圈為60格,蝸輪41轉動一圈升降套43則上升1.5mm,當蝸輪41轉動一格時,升降套43則上升0.025mm,大大提高了精確度,該結構的設置可以實現對焊接頭2升降裝置的微調,且該蝸輪41的中心孔與焊接頭2同軸設置,調節時更穩定更精確。優選的,升降套43上設有可供焊接頭移動的長通槽431。該長通槽431可以便于焊接頭2的前后移動,使其可以適應多種配件在加工過程中的運動,擴大了其使用范圍。上述操作裝置包括手輪71,手輪71上設有握持桿716,手輪71 —端固設有連接軸711,連接軸711通過齒輪傳動裝置與蝸桿42連接,齒輪傳動裝置包括與連接軸711同軸設置的主動傘齒輪712,蝸桿72端部固設有從動傘齒輪713,主動傘齒輪712與從動傘齒輪713垂直嚙合。該手輪71通過齒輪機構與蝸桿42傳動連接,便于該手輪71的設置,可以將手輪71設置在點焊機的上方且便于觀察的位置,降低了操作人的勞動強度。上述蝸輪蝸桿傳動裝置還包括箱體44,蝸輪41位于箱體44中,蝸桿42設有螺紋的部分也位于箱體44中,蝸桿42的兩端分別穿過箱體44兩側顯露在外,蝸桿42相對與操作裝置連接的另一端固接有鎖緊塊45,鎖緊塊45與箱體44外壁之間設有彈簧46。箱體44與鎖緊塊45之間通過彈簧46的設置在蝸桿42運動的過程中可以起到緩沖效果,減少意外碰撞。上述彈簧46與箱體44之間依次設有剎車盤47、剎車片48和蝸桿蓋49,剎車盤47朝向彈簧46的一端設有突起的彈簧座461,鎖緊塊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蝸輪蝸桿傳動裝置,所述蝸輪蝸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蝸輪上設有與焊接頭同軸線的中心孔,中心孔壁上設有內螺紋,所述中心孔中嵌設有升降套,升降套外壁設有與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所述蝸桿一端連接有操作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蝸輪蝸桿傳動裝置,所述蝸輪蝸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蝸輪上設有與焊接頭同軸線的中心孔,中心孔壁上設有內螺紋,所述中心孔中嵌設有升降套,升降套外壁設有與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所述蝸桿一端連接有操作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套上設有可供焊接頭移動的長通槽。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裝置包括手輪,手輪一端固設有連接軸,連接軸通過齒輪傳動裝置與蝸桿連接,所述齒輪傳動裝置包括與所述連接軸同軸設置的主動傘齒輪,所述蝸桿端部固設有從動傘齒輪,所述主動傘齒輪與從動傘齒輪垂直嚙合。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蝸輪蝸桿傳動裝置還包括箱體,所述蝸輪位于箱體中,所述蝸桿設有螺紋的部分也位于箱體中,所述蝸桿的兩端分別穿過箱體兩側顯露在外,所述蝸桿相對與操作裝置連接的另一端固接有鎖緊塊,所述鎖緊塊與箱體外壁之間設有彈簧。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頭升降裝置的微調機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根,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欣通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