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以及太陽能發電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在搭載了將太陽能能量變換為電能量的模塊的發電面板單元以及發電裝置中降低風的影響的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以及太陽能發電裝置。
技術介紹
基于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的發電效率,在太陽朝向面板的法線方向時為最大。因此,雖然在面板固定時,無法改變面板的朝向,但即使在可改變面板的朝向時,也會只要不超過為了裝置的安全而要進行退避動作的風速,而如果處于能夠通過太陽照射來發電的狀態,則即使風在吹,也不會改變面板的朝向。因此,為了提高裝置的安全性,需要減小在面板上受到的風荷載。在從垂直的方向向面板面吹風的情況下,面板受到的力為最大。此時,若將面板受到的風荷載設為F,將空氣的密度設為P,將風速設為V,將面板的面積設為S,將阻抗系數設為C,則有公式I的關系。(公式I)F = 1/2 P V2SC-(式 I)由于從太陽能照射的每單位面積的能量已確定,因此,若發電面板的發電效率變高,則能夠縮小為了得到相同的發電量所需要的面板面積S。一般的發電面板的發電效率,在是使用娃系材料的發電面板時理論發電效率為27%,相對于此,聚光型的發電面板的發電效率當前為40%以上。因此,使用聚光型的發電面板,能夠縮小面板,能夠降低面板受到的風荷載。若確定了面板的面積,則為了針對固定的風速V而縮小面板受到的風荷載F,只有降低公式I中的阻抗系數C。該阻抗系數C取決于面板形狀。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有相鄰之間具有間隙地設置了長方形狀的多個面板的構造。在該專利文獻I中,為了改變面板的朝向,在各個長方形狀的面板上,分別在長邊方向上有旋轉軸。于是,降低了各個面板受到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具有:第1面板;第2面板,其被配置在所述第1面板的寬度方向的一側;第3面板,其被配置在所述第1面板的所述寬度方向的與所述一側相反側的另一側,所述第1面板、所述第2面板和所述第3面板,長度相同且彼此平行,在所述第1面板與所述第2面板之間、以及所述第1面板與所述第3面板之間,分別在與各面板的表面正交的方向上具有間隙且設有高低差,將所述第1面板的寬度設為所述第2面板的寬度的3倍以上及所述第3面板的寬度的3倍以上,若將所述第1面板的寬度、所述第2面板的寬度和所述第3面板的寬度的合計即面板單元整體的寬度設為1,則將所述第1面板的表面與所述第2面板的表面之間的高低差的比率設為從0.05至0.1的值。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2.10.25 JP 2012-2357691.一種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具有: 第I面板; 第2面板,其被配置在所述第I面板的寬度方向的一側; 第3面板,其被配置在所述第I面板的所述寬度方向的與所述一側相反側的另一側,所述第I面板、所述第2面板和所述第3面板,長度相同且彼此平行,在所述第I面板與所述第2面板之間、以及所述第I面板與所述第3面板之間,分別在與各面板的表面正交的方向上具有間隙且設有高低差, 將所述第I面板的寬度設為所述第2面板的寬度的3倍以上及所述第3面板的寬度的3倍以上, 若將所述第I面板的寬度、所述第2面板的寬度和所述第3面板的寬度的合計即面板單元整體的寬度設為1,則將所述第I面板的表面與所述第2面板的表面之間的高低差的比率設為從0.05至0.1的值。2.根據權利要 求1所述的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其中, 若將所述面板單元整體的寬度設為1,則將從所述第I面板的表面與所述第2面板的表面之間的高低差中減去所述第I面板的厚度而得到的值、即所述間隙的尺寸的比率設為從0.02至0.07的值。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其中, 若將所述面板單元整體的寬度設為1,則將各面板的厚度的比率設為從0.01至0.05的值。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其中, 相對于與所述第I面板的所述表面正交并且通過寬度方向的中心軸的平面,所述第2面板與所述第3面板被對稱配置。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其中, 所述面板彼此之間的支撐,設為所述面板的寬度方向或厚度方向。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其中, 所述各面板由多個聚光型太陽能發電元件構成。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其中, 覆蓋所述聚光型太陽能發電元件的聚光部件、和在與各面板的表面正交的方向上相鄰的面板彼此不重疊。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其中, 在所述聚光型太陽能發電元件與聚光部件之間不設置空氣層。9.一種太陽能發電面板單元,具有: 第I面板; 第2面板,其被配置在所述第I面板的寬度方向的一側; 第3面板,其被配置在所述第I面板的所述寬度方向的與所述一側相反側的另一側, 所述第I面板被配置在所述第2面板及所述第3面板的上風側, 所述第I面板、所述第2面板和所述第3面板,長度相同且彼此平行,在所述第I面板與所述第2面板之間、以及在所述第I面板與所述第3面板之間,分別在與各面板的表面正交的方向上具有間隙且設有高低差,將所述第I面板的寬度設為所述第2面板的寬度的3倍以上及所述第3面板的寬度的3倍以上, 入射到所述第I面板的表面的風,形成沿著所述第I面板的表面朝向兩側的空氣流,吹向所述第2面板以及所述第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井上和夫,
申請(專利權)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