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結構新穎、使用便捷、安全、機動、自動化操作、縮短了治療時間、提高了療效、減輕了工作強度的燒傷綜合治療床,包括床體、升降機構、旋轉機構、電氣裝置、浸浴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設置翻身床與翻身架配合使用,實施燒傷患者上翻平躺,下翻換位翻身架上實施照射治療,克服患者捆綁吊掛實施背部照射造成的痛苦。本發明專利技術設置一種自動定位固定分移裝置,取代了人工搬運翻身架,使用上實現紅外電熱箱全方位照射效果,臨床上增加了浸浴裝置,并對患者定時實施透氣懸空,防止壓瘡發生,設置具有自鎖性的蝸輪減速器、床旁護欄,確保患者臨床安全。本發明專利技術適用于中、重度燒傷患者的臨床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燒傷綜合治療床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燒傷綜合治療床。
技術介紹
目前醫院燒傷病房,對中、重度燒傷患者使用翻身架較為普遍,大部分為手動操作,功能單一,在結構上單獨采用翻身架將患者捆綁在上完成上翻下翻,實施紅外照射治療,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下翻在照射患者背部創傷時,頭部朝下,只憑捆綁帶承體重,甚至吊掛數小時,患者即不舒服也不安全,況且患者平躺照射治療時護士需頻頻拆卸、搬運翻身架,增加了護士的工作強度,在臨床方面缺少治療裝置,因此為提高燒傷患者的治療效果,對翻身架進行改進采取必要的治療手段,增加臨床必需的治療裝置,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完成的。燒傷綜合治療床,包括床體1、升降機構2、旋轉機構3、電氣裝置4、浸浴裝置5。床體1上的床框56與床頭架53插裝,翻身架13、翻身床16為鋼絲床,并與床頭架53采用不銹鋼管材組焊而成,翻身床16H、N端中心鉆孔鑲軸并焊接,床框56上設置可調托手架34及輸液架、護欄插孔35、52,床體1上的T形吊撐6分別與床頭架53和滾道管9焊接,其上分別設置與翻身架13對應的定位孔55和六方螺栓吊套54,拆卸絲杠母64,起升翻身床16,絲杠26頭部進入定位孔55內,觸動行程開關8止推,同時六方螺栓58松動落入翻身架13吊孔63內,并上螺母吊裝。升降機構2上的二連塊15水平軸孔分別與翻身床16H、N端d2、d1、軸緊配合,二連塊15上端與絲杠26下端桿穿軸肖配,并焊接固定,翻身床16N、H端上的d1、d2、軸分別與推拉軸塊46水平孔轉動裝配,二連塊15N、H兩端的絲杠26中心距與翻身架13兩端孔中心距相同并上絲杠母64裝配,升降機構2上的蝸輪減速器17其底盤48與床頭架53上的橫撐板螺釘連接固定,升降同步電機18與減速箱螺紋連接固定,其電機軸通過聯軸器66連接蝸桿軸,蝸桿25與蝸輪24嚙合裝配,蝸輪同軸齒輪27與齒條20嚙合裝配,蝸輪減速器17上、下設有齒條20的進出槽。旋轉機構3的分度盤45上周分6定位肓孔43,轉臂23中心套與翻身床16N端的d1端軸雙鍵裝配,提起定位拉桿41壓縮彈簧42,拉桿頭在滑槽內滑動選擇所需角度,放開定位拉桿41,拉桿頭臥入定位肓孔43內定位鎖定,分度盤45上的垂直滑塊61與焊接在右側橫撐中心上的垂直滑道60滑動裝配,并設有定位鎖把59,分度盤45與升降機構同步。電氣裝置4由升降同步電機18、行走電機12、紅外電熱箱、行程開關8及電控盤65組成,電控盤65面板上設置升降同步電機18的控制按鈕e1、指示燈D1,行走電機12的控制按鈕e2、e3,指示燈D2、D3,通水式電熱器28控制按鈕e4、指示燈D4,紅外電熱箱7A、B箱控制開關K1、K2、指示燈D5,總電源開關K,指示燈D6,電控盤65內分別設置升降同步電機18、行走電機12與行程開關8、電容器19聯動控制電路及紅外電熱箱7、通水式電熱器28加熱控制電路,并通過線路連接成系統電路。浸浴裝置5設置浴盆22、冷、熱水龍頭32、31、排污管21、通水式電熱器28、花灑62。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比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結構新穎、使用方便、安全、機動。2、升降機構采用蝸輪減速器具有自鎖性能。3、設置電動移動式紅外電熱箱可滿足多方位患者創面的照射治療。4、設置浸浴裝置,實施浸浴技術物理治療效果。5、自動化操作減輕了護士的工作強度。6、旋轉機構調節范圍為0-360°可實現和滿足患者不同體位的臨床需求。7、設置翻身床與翻身架配套,比單獨使用翻身架更加安全可靠,舒適、減輕了患者痛苦,提高了療效。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床體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左側視圖圖4是圖1蝸輪減速器17揭蓋后的俯視圖圖5是圖1旋轉機構3的主視圖圖6是圖5的側視圖圖7是圖6的A向視圖圖8是圖1的右側視圖圖9是捆綁帶的主視圖圖10是圖9的俯視圖圖中:床體1、升降機構2、旋轉機構3、電氣裝置4、浸浴裝置5、T形吊撐6、紅外電熱箱7、行程開關8、滾道管9、滾輪10、擺線針輪減速器11、行走電機12、翻身架13、護欄14、二連塊15、翻身床16、蝸輪減速器17、升降同步電機18、電容器19、齒條20、排污管21、浴盆22、轉臂23、蝸輪24、蝸桿25、絲杠26、齒輪27、通水式電熱器28、單向閥29、進水管接頭30、熱水龍頭31、冷水龍頭32、滑塊33、托手架34、輸液架插孔35、便池孔36、肖軸37、驅動軸38、撞板39、電源盒40、定位拉桿41、彈簧42、定位肓孔43、捆綁帶44、分度盤45、推拉軸塊46、蝸輪軸47、底盤48、軸承套49、吊耳50、擔頭帶51、護欄插孔52、床頭架53、六方螺栓吊套54、定位孔55、床框56、伸縮電源線57、六方螺栓58、定位鎖把59、垂直滑道60、垂直滑塊61、花灑62、吊孔63、絲杠母64、電控盤65、聯軸器66。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述,實施例參見圖1-圖10。操作:本專利技術設置翻身床16與翻身架13配套使用,實施翻身,燒傷患者平躺在翻身床16上,打開總電源開關K,電源指示燈D6亮,行走電機12運行,經減速的驅動軸38拖動滾輪10在滾道管9上滾移至照射位置停止,床頭架53兩端及紅外電熱箱7之間均裝有行程開關8,可安全進退位移,實施照射治療完畢,啟動升降按鈕e1,翻身床16舉升,絲扛26頭部進入定位孔55內觸動行程開關8止推,拆卸六方螺栓上的螺母,翻身架13上的孔套入絲扛26,上絲扛螺母64,裝上翻身架13,患者夾持在翻身架13和翻身床16之中,系上捆綁帶44,以防患者側落,操縱旋轉機構3旋轉180°定位鎖定,翻身架13下翻,患者換位趴在翻身架13上,實施背部照射治療,點動按鈕e1翻身床16升至最佳照射距離,照射治療完畢,反向旋轉180°上翻,患者換位于翻身床16上平躺體位,拆卸捆綁帶44和絲杠母64,起升翻身床16,絲杠頭部入定位孔55內觸動行程開關8止推,同時固定在T型撐6上的六方螺栓58入翻身架13吊孔內,上螺母吊裝在滾道管9下置,無需搬運翻身架13,調好照射距離,重復實施患者平躺體位的照射治療,為防患者燥動落床,插上護欄14,床框56上設有輸液架插孔35,滿足輸液需求。患者浸浴治療,將翻身床16旋轉30°傾斜,患者可安全輕松入浴盆實施藥浴,使用花灑62清潔創面、清除細菌和分泌物,浸浴使痂皮軟化、脫落,減少創面損傷,具有一定的物理療效。病房裝置空調保持室內最佳臨床溫度,以達到促進干操、恒溫、凈化空氣、防止污染為目的。患者可平躺在翻身鋼絲床放置的棉織單上,實施定時懸空透氣,防止壓瘡發生。本專利技術適用于中、重度燒傷患者的臨床應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燒傷綜合治療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床體(1)、升降機構(2)、旋轉機構(3)、電氣裝置(4)、浸浴裝置(5),所述床體(1)上的床框(56)與床頭架(53)插裝,翻身架(13)、翻身床(16)為鋼絲床,并與床頭架(53)采用不銹鋼管材組焊而成,翻身床(16)H、N端中心鉆孔鑲軸并焊接,床框(56)上設置可調托手架(34)及輸液架、護欄插孔(35)、(52),床體(1)上的T形吊架(6)分別與床頭架(53)和滾道管(9)焊接,其上分別設置與翻身架(13)對應的定位孔(55)和六方螺栓吊套(54),拆卸絲杠母(64),起升翻身床(16),絲杠(26)頭部進入定位孔(55)內,觸動行程開關(8)止推,同時六方螺栓(58)松動落入翻身架(13)吊孔(63)內,并上螺母吊裝,所述升降機構(2)上的二連塊(15)水平軸孔分別與翻身床(16)H、N端的d2、d1軸緊配合,二連塊(15)上端與絲杠(26)下端桿穿軸肖配,并焊接固定,翻身床(16)N、H端上的d1、d2、軸分別與推拉軸塊(46)水平孔轉動裝配,二連塊(15)N、H兩端的絲杠(26)中心距與翻身架(13)兩端孔中心距相同并上絲杠母(64)裝配,升降機構(2)上的蝸輪減速器(17)其底盤(48)與床頭架(53)上的橫撐板螺釘連接固定,升降同步電機(18)與減速箱螺紋連接固定,其電機軸通過聯軸器(66)連接蝸桿軸,蝸桿(25)與蝸輪(24)嚙合裝配,蝸輪同軸齒輪(27)與齒條(20)嚙合裝配,蝸輪減速器(17)上、下設有齒條(20)的進出槽,所述旋轉機構(3)的分度盤(45)上周分6肓孔,轉臂中心套與翻身床(16)N端的d1端軸雙鍵裝配,提起拉桿(41)壓縮彈簧(42),拉桿頭在滑槽內滑動選擇所需角度,放開拉桿(41),拉桿頭臥入肓孔(43)內定位鎖定,分度盤(45)上的垂直滑塊(61)與焊接在右側橫撐中心上的垂直滑道(60)滑動裝配,并設有定位鎖把(59),分度盤(45)與升降機構同步,所述電氣裝置(4)由升降同步電機(18)、行走電機(12)、紅外電熱箱(7)、通水式電熱器(28)、行程開關(8)及電控盤(65)組成,電控盤(65)面板上設置升降同步電機(18)的控制按鈕e1、指示燈D1,行走電機(12)的控制按鈕e2、e3,指示燈D2、D3,通水式電熱器(28)控制按鈕e4、指示燈D4,紅外電熱箱(7)A、B箱控制開關K1、K2,指示燈D5,總電源開關K,指示燈D6,電控盤(65)內分別設置升降同步電機(18)、行走電機(12)與行程開關(8)、電容器(19)聯動控制電路及紅外電熱箱(7)、通水式電熱器(28)加熱控制電路,并通過線路連接成系統電路,所述浸浴裝置(5)設置浴盆(22)、冷、熱水龍頭(31、32)、排污管(21)通水式電熱器(40)、花灑(6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燒傷綜合治療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床體(1)、升降機構(2)、旋轉機構(3)、電氣裝置(4)、浸浴裝置(5),所述床體(1)上的床框(56)與床頭架(53)插裝,翻身架(13)、翻身床(16)為鋼絲床,并與床頭架(53)采用不銹鋼管材組焊而成,翻身床(16)H、N端中心鉆孔鑲軸并焊接,床框(56)上設置可調托手架(34)及輸液架、護欄插孔(35)、(52),床體(1)上的T形吊撐(6)分別與床頭架(53)和滾道管(9)焊接,其上分別設置與翻身架(13)對應的定位孔(55)和六方螺栓吊套(54),拆卸絲杠母(64),起升翻身床(16),絲杠(26)頭部進入定位孔(55)內,觸動行程開關(8)止推,同時六方螺栓(58)松動落入翻身架(13)吊孔(63)內,并上螺母吊裝,所述升降機構(2)上的二連塊(15)水平軸孔分別與翻身床(16)H、N端的d2、d1軸緊配合,二連塊(15)上端與絲杠(26)下端桿穿軸肖配,并焊接固定,翻身床(16)N、H端上的d1、d2、軸分別與推拉軸塊(46)水平孔轉動裝配,二連塊(15)N、H兩端的絲杠(26)中心距與翻身架(13)兩端孔中心距相同并上絲杠母(64)裝配,升降機構(2)上的蝸輪減速器(17)其底盤(48)與床頭架(53)上的橫撐板螺釘連接固定,升降同步電機(18)與減速箱螺紋連接固定,其電機軸通過聯軸器(66)連接蝸桿軸,蝸桿(25)與蝸輪(24)嚙合裝配,蝸輪同軸齒輪(27)與齒條(20)嚙合裝配,蝸輪減速器(17)上、下設有齒條(20)的進出槽,所述旋轉機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溫繡藺,辛霞,
申請(專利權)人:溫繡藺,辛霞,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