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石福軍專利>正文

    一種煤粉爐灰渣燃盡排除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0361437 閱讀: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31
    一種煤粉爐灰渣燃盡排除裝置,包括:落渣室(1)、渣斗(4)、隧道(5)、燃盡輸送帶(9)、渣斗冷卻室(11)、冷卻輸送帶(12)、集中貯渣罐(13)、除塵冷卻風機(14)、渣斗冷卻室出風管(15)等,其特征是:落渣室(1)內設燃盡輸送帶(9),下端設有數個渣斗(4),各渣斗(4)的錐體位于渣斗冷卻室(11)內;隧道(5)位于渣斗冷卻室(11)之下,內設冷卻輸送帶(12),冷卻輸送帶(12)的末端設有集中貯渣罐(1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益效果是:簡化鍋爐排渣系統,提高排渣作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灰渣固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和灰渣物理熱損失,提高鍋爐效率,同時還帶來節電、節水、節約維護費用等有益效果。(*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煤粉爐灰渣燃盡排除裝置
    本技術涉及電站鍋爐排渣
    ,確切地說是一種煤粉爐灰渣燃盡排除裝置。
    技術介紹
    就典型的電站煤粉爐濕式排渣系統而言,現有技術鍋爐底部設有渣井及刮板式撈渣機等裝置。渣井一般呈上大下小的斗狀(俗稱渣斗),設置于鍋爐冷灰斗出口。為了保證該銜接部位的密封,在冷灰斗下端焊接有密封板,插入渣井上端的水封槽中,鍋爐運行中通過向水封槽中連續供水以防止外界空氣由此進入爐膛。鍋爐排出的高溫灰渣落入渣井下面的撈渣機上槽體中被水熄滅、降溫、粒化,然后被刮板從撈渣機上槽體中撈出、提升至貯渣罐,定期被卡車運走。現有鍋爐濕式排渣技術存在的缺點:1)高溫灰渣攜帶的熱量被冷卻水帶走,造成灰渣物理熱損失% ;2)鍋爐底部灰渣含碳量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極不穩定,當灰渣含炭量增大時,固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q4增大,鍋爐效率降低;3)刮板撈渣機磨損較為嚴重,相關系統設計復雜,輔助設備眾多,電耗高,維護費用高,故障率高,存在冷卻水蒸發損失;4)水封槽中的水會吸收冷灰斗和渣井傳遞的熱量而不斷蒸發,撈渣機上槽體中水被灰渣加熱也會汽化,蒸發的濕蒸汽在爐膛負壓的抽吸下會連續不斷地進入爐膛,使得爐膛底部溫度降低、灰渣未完全燃燒熱損失增加,水蒸氣還使得爐膛出口煙氣量增加,排煙熱損失增加;5)特殊情況,大塊或大量灰渣落入撈渣機槽體時,使槽體內的冷卻水急速汽化,熱水、蒸汽溢出,易造成人員燙傷事故;6)高溫爐渣中未燃盡的炭遇水蒸氣會發生置換反應,生成H2和CO混合可燃爆炸性氣體,有可能引發鍋爐爆炸惡性事故。為了保證鍋爐的安全經濟穩定運行,對鍋爐灰渣排除環節基本的要求應該是:較低的灰渣含碳量、較低的灰渣溫度、較好的密封等。然而,在有限的爐膛高度內,尤其是鍋爐燃燒狀況較差的情況下,欲使燃燒形成的較大顆粒的灰渣在下落過程中瞬間燃盡,現有技術煤粉爐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而導致鍋爐的固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增加在所難免。目前,干式排渣技術發展迅速,大有取代濕式排渣技術之勢,但是該技術在某些方面尚需要進一步研究,如:進一步降低灰渣溫度、利用冷卻灰渣后的熱風來進一步提高鍋爐效率及改進干渣機積渣的清理方法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減小鍋爐的固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q4和灰渣物理熱損失q6,杜絕鍋爐濕式排渣存在的高溫汽水、灰渣噴出傷人及可燃氣體爆炸事故等,以進一步提高鍋爐運行的安全性及經濟性,而提供一種煤粉爐灰渣燃盡排除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煤粉爐灰渣燃盡排除裝置,包括:落渣室(I)、伸縮節(2)、大渣破碎關斷裝置(3)、渣斗(4)、隧道(5)、排渣閥(6)、集塵罩(7)、除塵管(8)、燃盡輸送帶(9)、大渣擠碎裝置(10)、渣斗冷卻室(11)、冷卻輸送帶(12)、集中貯渣罐(13)、除塵冷卻風機(14)、渣斗冷卻室出風管(15),其特征在于:鍋爐冷灰斗下設有落渣室(I),其上端口與鍋爐冷灰斗下端的密封板通過伸縮節(2)連接,該處設有大渣破碎關斷裝置(3);落渣室(I)內設燃盡輸送帶(9),兩端設有大渣擠碎裝置(10)、格柵、緊急排渣門及觀察窗(圖中未標注或示出),下端設有數個渣斗(4);渣斗冷卻室(11)與落渣室⑴是相互獨立的兩個相鄰空間,各渣斗⑷的錐體位于渣斗冷卻室(11)內,其底部的排渣管上設有排渣閥(6)和集塵罩(7);集塵罩(7)設有與落渣室(I)連通的除塵管⑶;隧道(5)位于渣斗冷卻室(11)之下,內設冷卻輸送帶(12),渣斗(4)的排渣管與隧道(5)連通,排渣管出口正對冷卻輸送帶(12);冷卻輸送帶(12)的末端設有集中貯渣罐(13);除塵冷卻風機(14)的入口與隧道(5)的封閉端連通,出口與渣斗冷卻室(11)連通;渣斗冷卻室出風管(15)與鍋爐本體的二次風箱(圖中未示出)及落渣室(I)內燃盡輸送帶(9)圍成的封閉空間連通;落渣室(I)、渣斗⑷及渣斗冷卻室(11)設有共同的彈簧支撐裝置(圖中未示出)。本技術與現有技術比較的益效果:第一、將吸收了灰渣熱量的部分熱空氣引入落渣室(I),為灰渣的燃盡提供了必要的氧量,吸收了灰渣物理熱及燃燒熱的過量熱空氣自鍋爐底部進入爐膛時,冷灰斗區域的氧量增加,使小顆粒灰渣加速燃盡;燃盡輸送帶以極緩慢的速度移動,大大增加了大顆粒灰渣的有效燃燒時間,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灰渣含碳量,因此其灰渣固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和灰渣物理熱損失q6可以降至最低,鍋爐效率提高;第二、取消水封裝置,代之以機械連接密封,因而沒有水封水消耗,也沒有由于水封水中斷而導致外界空氣大量漏入爐膛的弊端;灰渣的冷卻降溫不再依賴水來實現,因而也避免了水的蒸發損失;第三、與刮板式撈渣機相比,本技術輸送帶是靠靜摩擦力傳輸灰渣的,因而磨損很小、故障率較低、設備運行及檢修維護成本均較低;第四、干式除渣不再需要配備灰渣濃縮設備,系統簡化,運行電耗可以大幅降低;第五、利用端部渣斗作為排渣的主渣斗,其它渣斗則作為輔助渣斗可以自動匯聚燃盡輸送帶運轉過程中漏下的灰渣顆粒并進行定期排放,克服了現有干式除渣技術在爐底設置專門的機械清掃裝置而造成的能耗增力口、磨損增加、故障率增加的問題;所述燃盡輸送帶可以正反轉實現兩端渣斗交替排渣作業,提高渣斗排渣作業的安全可靠性。總之,本技術以煤粉爐灰渣的正常排除為前提,著眼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灰渣含碳量,同時兼顧爐底部密封的合理解決,還帶來了節水、節電等有益效果;與現有的風冷干式除渣技術相比,系統更簡化,能耗更低,正反轉排渣使運行更加安全、可靠、靈活,通過隧道(5)、渣斗冷卻室(11)及落渣室(I)三次冷卻,可以進一步降低排渣溫度、回收排渣熱損失,吸收了灰渣熱量的熱風既可以作為鍋爐底部的燃盡風使灰渣充分燃盡,也可以提高二次風箱壓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鍋爐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原理示意圖。圖中:1-落渣室,2-伸縮節,3-大渣破碎關斷裝置,4-渣斗,5-隧道,6-排渣閥,7-集塵罩,8-除塵管,9-燃盡輸送帶,10-大渣擠碎裝置,11-渣斗冷卻室,12-冷卻輸送帶,13-集中貯渣罐,14-除塵冷卻風機,15-渣斗冷卻室出風管。【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施例只用于解釋說明、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凡在本技術的思想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改進、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參見圖1,一種煤粉爐灰渣燃盡排除裝置,包括:落渣室(I)、伸縮節(2)、大渣破碎關斷裝置(3)、渣斗(4)、隧道(5)、排渣閥(6)、集塵罩(7)、除塵管(8)、燃盡輸送帶(9)、大渣擠碎裝置(10)、渣斗冷卻室(11)、冷卻輸送帶(12)、集中貯渣罐(13)、除塵冷卻風機(14)、渣斗冷卻室出風管(15),其特征在于:鍋爐冷灰斗下設有落渣室(I),其上端口與鍋爐冷灰斗下端的密封板通過伸縮節(2)連接,該處設有大渣破碎關斷裝置(3);落渣室(I)內設燃盡輸送帶(9),兩端設有大渣擠碎裝置(10)、格柵、緊急排渣門及觀察窗(圖中未標注或示出),下端設有數個洛斗(4)。參見圖1,渣斗冷卻室(11)與落渣室(I)是相互獨立的兩個相鄰空間,各渣斗(4)的錐體位于渣斗冷卻室(11)內,其底部的排渣管上設有排渣閥(6)和集塵罩(7);集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煤粉爐灰渣燃盡排除裝置,包括:落渣室(1)、伸縮節(2)、大渣破碎關斷裝置(3)、渣斗(4)、隧道(5)、排渣閥(6)、集塵罩(7)、除塵管(8)、燃盡輸送帶(9)、大渣擠碎裝置(10)、渣斗冷卻室(11)、冷卻輸送帶(12)、集中貯渣罐(13)、除塵冷卻風機(14)、渣斗冷卻室出風管(15),其特征在于:鍋爐冷灰斗下設有落渣室(1),其上端口與鍋爐冷灰斗下端的密封板通過伸縮節(2)連接,該處設有大渣破碎關斷裝置(3);落渣室(1)內設燃盡輸送帶(9),兩端設有大渣擠碎裝置(10)、格柵、緊急排渣門及觀察窗,下端設有數個渣斗(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煤粉爐灰渣燃盡排除裝置,包括:落渣室(I)、伸縮節(2)、大渣破碎關斷裝置(3)、渣斗(4)、隧道(5)、排渣閥(6)、集塵罩(7)、除塵管(8)、燃盡輸送帶(9)、大渣擠碎裝置(10)、渣斗冷卻室(11)、冷卻輸送帶(12)、集中貯渣罐(13)、除塵冷卻風機(14)、渣斗冷卻室出風管(15),其特征在于:鍋爐冷灰斗下設有落渣室(I),其上端口與鍋爐冷灰斗下端的密封板通過伸縮節(2)連接,該處設有大渣破碎關斷裝置(3);落渣室(I)內設燃盡輸送帶(9),兩端設有大渣擠碎裝置(10)、格柵、緊急排渣門及觀察窗,下端設有數個渣斗(4)。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粉爐灰渣燃盡排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斗冷卻室(11)與落渣室(I)是相互獨立的兩個相鄰空間,各渣斗⑷的錐體位于渣斗冷卻室(11)內,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福軍
    申請(專利權)人:石福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甘肅;6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内射中出无码护士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加勒比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