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觀測棱鏡遙控保護罩裝置,包括固定桿,固定桿頂端與用于安裝棱鏡的基板固定連接,基板的邊緣設有筒罩,筒罩的內部空間足以容納棱鏡,在筒罩上設有足以露出棱鏡的開口,在筒罩內側或外側還設有由驅動裝置驅動旋轉的轉動筒,轉動筒上也設有足以露出棱鏡的開口,當筒罩上的開口和轉動筒上的開口重合時,棱鏡露出,當筒罩上的開口和轉動筒上的開口交錯時,棱鏡被封閉;還設有遙控模塊,遙控模塊與驅動裝置電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觀測棱鏡遙控保護罩裝置,通過采用上述的方案,測繪人員可以遠程遙控棱鏡的露出和封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裝置可以保護棱鏡,起到防撞和防塵作用。遙控電動的啟閉方式,無需測繪人員到裝置處手動操作,節省了人力。(*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觀測棱鏡遙控保護罩裝置
本技術涉及測繪裝置領域,特別是一種觀測棱鏡遙控保護罩裝置。
技術介紹
在建筑工程中經常用到測繪棱鏡,用于使光束反射,從而得出距離和角度,有些棱鏡需要長期固定到工程施工現場,容易受到碰撞損壞和灰塵污染,影響使用。并且,棱鏡的安裝位置通常與測繪人員之間有一定的距離,不容易觸及,若要對測繪棱鏡采用防護措施,則會大幅增加測繪人員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觀測棱鏡遙控保護罩裝置。可以實現對于棱鏡的保護措施,且可以實現遠程遙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觀測棱鏡遙控保護罩裝置,包括固定桿,固定桿頂端與用于安裝棱鏡的基板固定連接,基板的邊緣設有筒罩,筒罩的內部空間足以容納棱鏡,在筒罩上設有足以露出棱鏡的開口,在筒罩內側還設有由驅動裝置驅動旋轉的轉動筒,轉動筒上也設有足以露出棱鏡的開口,當筒罩上的開口和轉動筒上的開口重合時,棱鏡露出,當筒罩上的開口和轉動筒上的開口交錯時,棱鏡被封閉;還設有遙控模塊,遙控模塊與驅動裝置電連接。所述的驅動裝置中,微型電機固設在筒罩內的中板上,微型電機通過聯軸器與連接軸連接,連接軸與轉動筒固定連接。在聯軸器、連接軸或轉動筒上設有觸發桿,在相應的位置設有至少兩個在圓周上等距布置的行程開關,以使轉動筒可以自動停止。所述的行程開關在圓周上等距分布為4個,轉動筒上設有在圓周上等距分布的兩個開口。在筒罩內還固設有電池盒,電池盒與微型電機電連接。本技術提供的一種觀測棱鏡遙控保護罩裝置,通過采用上述的方案,測繪人員可以遠程遙控棱鏡的露出和封閉。本技術的裝置可以保護棱鏡,起到防撞和防塵作用。遙控電動的啟閉方式,無需測繪人員到裝置處手動操作,節省了人力。【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筒罩上的開口和轉動筒上的開口重合時的示意圖。圖中:固定桿1,基板2,筒罩3,棱鏡4,轉動筒5,中板6,遙控模塊7,上蓋8,微型電機9,電池盒10,電機座11,聯軸器12,軸承13,連接軸14,開口 15,行程開關16,觸發桿17。【具體實施方式】如圖f 2中,一種觀測棱鏡遙控保護罩裝置,包括固定桿1,固定桿I的桿身上設有刻槽,可以預埋入觀測點處的巖壁或者混凝土壁上,其一端設有螺紋和凹槽,螺紋在靠近端頭的位置,其中螺紋用于與基板2固定連接,以便于拆卸,棱鏡4與固定桿I的端頭固定連接。如圖1中,在基板2的邊緣設有筒罩3,筒罩3的內部空間足以容納棱鏡4,在筒罩3上設有足以露出棱鏡4的開口 15,本例中采用矩形的開口 15。在筒罩3內側還設有由驅動裝置驅動旋轉的轉動筒5,本例中優選的,采用轉動筒5設置在筒罩3內側的結構,這樣可以實現更好的防塵效果。轉動筒5上也設有足以露出棱鏡4的開口,當筒罩3上的開口和轉動筒5上的開口重合時,棱鏡4露出,如圖2中所示,當筒罩3上的開口和轉動筒5上的開口交錯時,棱鏡4被封閉;還設有遙控模塊7,遙控模塊7固定在中板6上,遙控模塊7與驅動裝置電連接。遙控模塊7接收遙控器的信號,控制驅動裝置中的微型電機9,為簡化控制電路,本例中采用了將遙控模 塊7設置為常開開關的模式,即當遙控模塊7接收到信號時,即使電路接通,直到收到斷開信號。遙控模塊可以采用光控模式,也可以采用電磁波控制模式。在筒罩3內還固設有電池盒10,電池盒10與微型電機9電連接。為整個裝置提供電源。所述的驅動裝置中,微型電機9固設在筒罩3內的中板6上,微型電機9通過聯軸器12與連接軸14連接,連接軸14與轉動筒5固定連接。在本例中,微型電機9自帶有減速機構,以避免轉動筒5的速度過快而難以控制。具體的結構如圖1中所示,在筒罩3內設有圓形的中板6,中板6通過螺釘與筒罩3固定連接,連接軸14通過兩個軸承13支承在中板6上,連接軸14穿過中板6,一端與轉動筒5的上端固定連接,轉動筒5被可旋轉地懸掛在筒罩3內,連接軸14另一端通過聯軸器12與微型電機9的輸出軸固定連接,其中微型電機9通過一個圓筒形的電機座11與中板6固定連接。筒罩3通過螺釘與基板2的邊緣固定連接。在聯軸器12、連接軸14或轉動筒5上設有觸發桿17,本例中將觸發桿17優選地設置在聯軸器12上,以便于加工。在相應的位置設有至少兩個在圓周上等距布置的行程開關16,優選地采用非接觸式的行程開關,例如光電行程開關或巨磁阻行程開關,以使轉動筒5可以自動停止,由此,當遙控模塊7接收到信號后,微型電機9驅動轉動筒5旋轉,觸發桿17隨之旋轉,直到觸發桿17觸發行程開關16,轉動筒5即停止,以使筒罩3上的開口和轉動筒5上的開口正好處于重合或者完全封閉的位置,避免出現筒罩3上的開口和轉動筒5上的開口交叉,而棱鏡4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因為每次都使轉動筒5轉動180°,以切換啟閉狀態是沒有必要的,這增大了能耗,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行程開關16在圓周上等距分布為4個,轉動筒5上設有在圓周上等距分布的兩個開口。由此結構,轉動筒5僅需轉動90°,即可切換啟閉狀態。降低了能耗,延長了裝置的續航時間。使用時,首先將固定桿I固定在指定位置,比如埋入巖壁。再將保護罩裝置的其它部分通過基板2的螺孔安裝在固定桿I上。遙控操作轉動筒5,直至使轉動筒5與筒罩3上的矩形開口重合。然后,穿過矩形開口,將棱鏡4安裝在固定桿I的端部。不需要測繪時,用遙控器使矩形開口錯開,遮蔽棱鏡4,需要測試時,用遙控器使矩形開口重合,露出棱鏡4。需要充電時,打開上蓋8。需要拆卸時,先取出棱鏡4,旋轉基板2,即可卸掉固定桿I之外的其它部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觀測棱鏡遙控保護罩裝置,包括固定桿(1),固定桿(1)頂端與用于安裝棱鏡(4)的基板(2)固定連接,其特征是:基板(2)的邊緣設有筒罩(3),筒罩(3)的內部空間足以容納棱鏡(4),在筒罩(3)上設有足以露出棱鏡(4)的開口(15),在筒罩(3)內側還設有由驅動裝置驅動旋轉的轉動筒(5),轉動筒(5)上也設有足以露出棱鏡(4)的開口,當筒罩(3)上的開口和轉動筒(5)上的開口重合時,棱鏡(4)露出,當筒罩(3)上的開口和轉動筒(5)上的開口交錯時,棱鏡(4)被封閉;還設有遙控模塊(7),遙控模塊(7)與驅動裝置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觀測棱鏡遙控保護罩裝置,包括固定桿(1),固定桿(I)頂端與用于安裝棱鏡(4)的基板(2)固定連接,其特征是:基板(2)的邊緣設有筒罩(3),筒罩(3)的內部空間足以容納棱鏡(4),在筒罩(3)上設有足以露出棱鏡(4)的開口(15), 在筒罩(3)內側還設有由驅動裝置驅動旋轉的轉動筒(5),轉動筒(5)上也設有足以露出棱鏡(4)的開口,當筒罩(3)上的開口和轉動筒(5)上的開口重合時,棱鏡(4)露出,當筒罩(3)上的開口和轉動筒(5)上的開口交錯時,棱鏡(4)被封閉; 還設有遙控模塊(7),遙控模塊(7)與驅動裝置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觀測棱鏡遙控保護罩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驅動裝置中,微型電機(9)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志遠,李戰備,陳軍琪,歐陽小叢,
申請(專利權)人:葛洲壩集團試驗檢測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