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顏料灌裝系統,其技術方案要點,包括存料桶、灌裝裝置、驅動機構以及控制器,所述驅動機構與灌裝裝置連接,所述灌裝裝置包括均與存料桶連接的攪拌機構、輸送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器,所述攪拌器置于存料桶內,所述輸送機構包括螺旋輸送組件、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端與存料桶連通,另一端設置閥門,所述控制器控制閥門啟閉,所述螺旋輸送組件銜接攪拌器和出料管,本發明專利技術顏料灌裝系統具有灌裝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顏料灌裝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灌裝系統,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顏料灌裝系統。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一般采用自流式灌裝,但是,由于大部分顏料為高粘度液體,自流式灌裝流動緩慢且容易造成管道堵塞,自動化程度低,使得顏料灌裝時效率低,嚴重影響了整體顏料的生產的效率。申請號為20122069918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應用于功能性涂料輸送的螺桿傳動結構的包裝裝置,包括以螺旋泵,螺旋泵連接吸料管和出料管,螺旋泵由電機驅動,出料管連接灌裝機,出料管設置閥門,閥門為球閥,球閥包括第一球閥和第二球閥,出料管在第一球閥和第二球閥之間設有壓力表,出料管在第一球閥和第二球閥之間設有過濾裝置,過濾裝置包括一級過濾裝置和二級過濾裝置,出料管和吸料管之間設置回流管,回流管設置回流閥,出料管設置年度檢測裝置。這種應用于功能性涂料輸送的螺桿傳動結構的包裝裝置雖然設置了螺旋泵,實現了對涂料實現了僅僅螺旋輸送,解決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現有技術中自流式灌裝流動緩慢且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的缺點;但是由于螺旋泵的位置是設置在吸料管與出料管之間結構設計不合理,因此粘稠的涂料在吸料管以及出料管中仍存在涂料流動性差,灌裝效率低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灌裝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的顏料灌裝系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顏料灌裝系統,包括存料桶、灌裝裝置、驅動機構以及控制器,所述驅動機構與灌裝裝置連接,所述灌裝裝置包括均與存料桶連接的攪拌機構、輸送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器,所述攪拌器置于存料桶內,所述輸送機構包括螺旋輸送組件、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端與存料桶連通,另一端設置閥門,所述控制器控制閥門啟閉,所述螺旋輸送組件銜接攪拌器和出料管。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存料桶中設置攪拌器,以及設置在出料管中的螺旋輸送組件,攪拌器與螺旋輸送組件同時工作,這樣簡單的結構設計可以實現對一邊對存料桶內的顏料進行攪拌提高流動性,一邊將顏料推送至出料管中,出料管設有閥門,閥門的啟閉由控制器控制,提高了顏料灌裝系統的自動化程度,以上設計使得本專利技術具有灌裝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的優點。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出料管相對存料桶的另一端構成出料端,所述的螺旋輸送組件包括螺紋輸送桿,所述螺紋輸送桿的一端貫穿出料管延伸至存料桶內,另一端延伸至出料端。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螺紋輸送組件包括螺紋輸送桿,螺紋輸送桿的一端位于存料桶內,另一端延伸至出料端,這樣的設計就使得整個出料管內都可以實現顏料的連續推送直至出料端,然后從出料端流入外界放置的罐體中,實現灌裝,提高了顏料在出料管中的流動性進而提高了灌裝效率。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攪拌機構還包括傳動組件,所述攪拌器通過傳動組件與驅動機構聯動連接。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設有輸出端,傳動組件包括與輸出端連接的主軸和齒輪組,所述齒輪組包括副傘齒輪以及套設于主軸上的主傘齒輪,所述主、副傘齒輪形成齒輪嚙合傳動,所述副傘齒輪與攪拌器連接。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傳動組件還包括萬向聯軸器,所述的攪拌器為攪拌棒,所述萬向節聯軸器的一端與副傘齒輪連接,另一端與攪拌棒連接,所述螺紋輸送桿與攪拌棒聯動連接,所述螺紋輸送桿與攪拌棒同軸設置。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傳動組件包括與攪拌電機輸出端連接的主軸、套設在主軸上的主傘齒輪、與主傘齒輪形成齒輪傳動的副傘齒輪,采用齒輪嚙合傳動可以提高傳動的穩定性;萬向聯軸器的作用是為解決加工裝配過程中螺紋輸送桿和副傘齒輪中心不同心導致的卡死或摩擦問題;螺紋輸送桿與攪拌棒聯動連接,所述螺紋輸送桿與攪拌棒同軸設置,這樣的設計可以實現攪拌棒與螺紋輸送桿采用同一個驅動機構驅動,實現同步控制。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出料端設有氣動球閥,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執行器以及與其信號連接的PLC,所述執行器控制氣動球閥啟閉。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氣動球閥可以有效解顏料的滴漏問題,執行器控制氣動球閥,執行器與PLC信號連接,決這樣的設計就可以方便控制氣動球閥啟閉時間進而控制灌裝量,提高顏料灌裝系統的自動化程度。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攪拌棒相對萬向聯軸器的另一端設有螺紋段,螺紋段構成螺紋輸送桿,所述螺紋輸送桿置于出料管內。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攪拌棒相對萬向聯軸器的另一端設有螺紋段,螺紋段構成螺紋輸送桿就相當于攪拌棒與螺紋輸送桿呈一體設置不僅可以方便對灌裝裝置的組裝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攪拌棒與螺紋輸送桿的同軸度,有效克服因螺紋輸送桿與攪拌棒不同心而造成螺紋輸送桿卡死的缺陷;還可以保證攪拌棒與螺紋輸送桿始終使同步旋轉,保證攪拌棒攪拌的轉速與螺紋輸送桿的轉速相同,實現邊攪拌邊推送,進一步提高顏料灌裝效率。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執行器與氣動球閥可拆卸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執行器與氣動球閥可拆卸連接,當執行器或者氣動球閥出現故障時,方便維修。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灌裝裝置設置有若干個,每個灌裝裝置均與驅動機構聯動連接,每個灌裝裝置均與控制器相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灌裝裝置設置若干個可以提高顏料灌裝系統的灌裝效率;每個灌裝裝置均與控制器相連接,可以自動化程度。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若干灌裝裝置共同連接一個驅動機構,每個灌裝裝置分別連接一個控制器。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若干灌裝裝置共同連接一個驅動機構,這樣的設計就可以實現多個灌裝裝置同步進行灌裝,提高灌裝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顏料灌裝系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灌裝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部放大視圖。附圖標記:1、支架;11、固定板;111、安裝座;2、存料桶;3、輸送機構;31、出料管;311、出料端;32、螺紋輸送桿;4、氣動球閥;5、控制器;51、執行器;6、攪拌機構;61、傳動組件;611、主軸;612、齒輪組;6121、主傘齒輪;6122、副傘齒輪;613、萬向聯軸器;62、攪拌棒;7、軸承;8、攪拌電機?!揪唧w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3對本專利技術顏料灌裝系統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一種顏料灌裝系統,包括存料桶2、灌裝裝置以及控制器5,所述灌裝裝置包括攪拌機構6、輸送機構3,所述攪拌機構6、輸送機構3均與存料桶2連接,所述攪拌機構6包括攪拌器,所述攪拌器置于存料桶2內,所述輸送機構3包括螺旋輸送組件、出料管31,所述出料管31 —端與存料桶2連通,另一端設置氣動球閥4,所述控制器5控制氣動球閥4啟閉。整個顏料灌裝系統包括6個結構相同的裝置(此處需說明的是,整個顏料灌裝系統可以包括多個灌裝裝置如:8個或者是10等其他個數)。支架I與存料桶2連接,存料桶2底部設有6個出料管31,出料管31均與存料桶2相通,存料桶2上方設置有固定板11,主軸611與支架I連接、且平行設置在固定板11上方,主軸611與支架I的連接處設有軸承7,攪拌電機8的輸出端與主軸611連接,攪拌棒62通過傳動組件61與攪拌電機8連接,傳動組件61包括主軸611、齒輪組612以及萬向聯軸器613,主軸611上均勻套設有6個主傘齒輪6121,固定板11上設置安裝座111,安裝座111內設有軸承7,萬向聯軸器613的一端貫穿軸承7、且套設有副傘齒輪6122,主、副傘齒輪、6121、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顏料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料桶、灌裝裝置、驅動機構以及控制器,所述驅動機構與灌裝裝置連接,所述灌裝裝置包括均與存料桶連接的攪拌機構、輸送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器,所述攪拌器置于存料桶內,所述輸送機構包括螺旋輸送組件、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端與存料桶連通,另一端設置閥門,所述控制器控制閥門啟閉,所述螺旋輸送組件銜接攪拌器和出料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顏料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料桶、灌裝裝置、驅動機構以及控制器,所述驅動機構與灌裝裝置連接,所述灌裝裝置包括均與存料桶連接的攪拌機構、輸送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器,所述攪拌器置于存料桶內,所述輸送機構包括螺旋輸送組件、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端與存料桶連通,另一端設置閥門,所述控制器控制閥門啟閉,所述螺旋輸送組件銜接攪拌器和出料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顏料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相對存料桶的另一端構成出料端,所述的螺旋輸送組件包括螺紋輸送桿,所述螺紋輸送桿的一端貫穿出料管延伸至存料桶內,另一端延伸至出料端。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顏料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機構還包括傳動組件,所述攪拌器通過傳動組件與驅動機構聯動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顏料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設有輸出端,傳動組件包括與輸出端連接的主軸和齒輪組,所述齒輪組包括副傘齒輪以及套設于主軸上的主傘齒輪,所述主、副傘齒輪形成齒輪嚙合傳動,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潤一,丁化俊,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市滬華機械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