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包括底板和設置于底板四周的側板,底板與側板形成一側開口的用于存放電池的電池腔,電池腔的開口側設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后蓋板;特征在于:側板上設置有貫穿于側板的伸出負極、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伸出負極與電池的負極相接觸,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與電池的正極相接觸;所述側板的上表面上設置有與后蓋板相配合的環形密封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有效地實現了電池腔始終處于密封狀態,即使由于玩具等用電器長期處于閑置狀態而使電池發生漏液,也可避免液體流出電池腔,避免了對電器中線路和其它元器件的腐蝕。(*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
本技術涉及一種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解決了玩具等電器設備電池槽易被電池泄漏液體腐蝕問題的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
技術介紹
玩具等電器上采用的5號或7號電池為鋅錳干電池,長時間存放容易產生漏液現象,其實是電解質層中的溶液流了出來。電解質層是由濃縮的氯化銨水溶液、淀粉及少量氯化鋅,微量的升汞等混合成的糊狀物。譬如,兒童玩具通常會被長時間閑置,時間久了電池就容易發生泄漏液體現象,流出的液體極易對電池槽中的電極、線路和電子元件造成腐蝕現象,而導致整個玩具報廢,這無疑是一種嚴重的浪費。試想,如果將提供電能的電池模塊化,將電池封裝在一個密閉的盒子中,即使由于電池長時間存放而導致電池漏液,但流出的具有腐蝕性的液體也不會流出,不會對外部的電路和元器件造成傷害;再次使用時,更換整個盒子即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解決了玩具等電器設備電池槽易被電池泄漏液體腐蝕問題的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本技術的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包括底板和設置于底板四周的側板,底板與側板形成一側開口的用于存放電池的電池腔,電池腔的開口側設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后蓋板;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側板上設置有貫穿于側板的伸出負極、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伸出負極與電池的負極相接觸,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與電池的正極相接觸;所述電器殼體上設置有分別于伸出負極、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相接觸的負極觸塊、第一正極觸塊和第二正極觸塊;所述側板的上表面上設置有與后蓋板相配合的環形密封墊。本技術的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所述伸出負極、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的外圍均設置有密封圈。本技術的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所述后蓋板的邊緣固定有凸塊和折疊塊,所述電器殼體上開設有分別與凸塊、折疊塊相配合的凹槽和缺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通過在底板的四周設置側板,形成了用于放置電池的電池腔;通過在側板上設置伸出負極、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不僅使電池組可輸出電能,而且還使得電池腔處于密封狀態。通過后蓋板與側板上方環形密封墊的配合,有效地實現了電池腔始終處于密封狀態,即使由于玩具等用電器長期處于閑置狀態而使電池發生漏液,也可避免液體流出電池腔,避免了對電器中線路和其它元器件的腐蝕。如果電池發生漏液,也只是對伸出負極、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產生腐蝕作用,而不會腐蝕外部的負極觸塊、第一正極觸塊和第二正極觸塊,通過更換整個電池槽即可是電器重新工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截面的剖視圖;圖3為圖1中B-B截面的剖視圖;圖4為圖1中C-C截面的剖視圖;圖5為本技術中與電池槽相配部位電器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中后蓋板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電池槽與電器殼體相配合之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底板,2側板,3電池腔,4電池,5伸出負極,6第一伸出正極,7第二伸出正極,8環形密封墊,9密封圈,10后蓋板,11凸塊,12折疊塊,13電器殼體,14凹槽,15缺口,16負極觸塊,17第一正極觸塊,19第二正極觸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5和圖6所示,分別給出了本技術的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電器殼體13和后蓋板10的結構示意圖,其包括底板1、側板2、電池4、伸出負極5、第一伸出正極6、第二伸出正極7、后蓋板10 ;所示的側板2設置于底板I的四周,底板I與側板2形成了一側開口的電池腔3,電池4設置于電池腔3中。側板2的上表面上設置有環形密封墊8,通過后蓋板10與環形密封墊9的緊密接觸,使得整個電池腔3處于密封狀態。即使電器帶電池長時間閑置而發生漏液現象,漏液也只是對電池腔3中的金屬有腐蝕作用,而對于外面的線路和電子元件不具有腐蝕作用。所示的伸出負極5、第一伸出正極6和第二伸出正極7均貫穿于側板2,伸出負極5與電池4的負極相接觸,第一伸出正極6和第二伸出正極7與不同的電池4的正極相接處,以實現不同電壓值電壓的輸出。所示的伸出負極5、第一伸出正極6和第二伸出正極7的外圍均設置有密封圈9,進一步實現了電池腔3的密封作用。所不的電器殼體13上設置有負極觸塊16、第一正極觸塊17和第二正極觸塊19,負極觸塊16、第一正極觸塊17和第二正極觸塊19分別與伸出負極5、第一伸出正極6和第二伸出正極7相接觸,以實現電池4對整個電器設備的供電。的所示的后蓋板10上設置有凸塊11和折疊塊12,所示的電器殼體13上開設有凹槽14和缺口 15,通過凸塊11與凹槽14的配合、折疊塊12與缺口 15的配合,可有效地將后蓋板10牢固地、可拆卸地固定于電器殼體13上。本技術的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如果電池發生漏液,也只是對伸出負極、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產生腐蝕作用,而不會腐蝕外部的負極觸塊、第一正極觸塊和第二正極觸塊,通過更換整個電池槽即可是電器重新工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包括底板(1)和設置于底板四周的側板(2),底板與側板形成一側開口的用于存放電池(4)的電池腔(3),電池腔的開口側設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后蓋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上設置有貫穿于側板的伸出負極(5)、第一伸出正極(6)和第二伸出正極(7),伸出負極與電池的負極相接觸,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與電池的正極相接觸;所述電器殼體(13)上設置有分別于伸出負極、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相接觸的負極觸塊(16)、第一正極觸塊(17)和第二正極觸塊(19);所述側板的上表面上設置有與后蓋板相配合的環形密封墊(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可更換式電池槽,包括底板(I)和設置于底板四周的側板(2),底板與側板形成一側開口的用于存放電池(4)的電池腔(3),電池腔的開口側設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后蓋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上設置有貫穿于側板的伸出負極(5)、第一伸出正極(6)和第二伸出正極(7),伸出負極與電池的負極相接觸,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與電池的正極相接觸;所述電器殼體(13)上設置有分別于伸出負極、第一伸出正極和第二伸出正極相接觸的負極觸塊(1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美萍,孔令桐,
申請(專利權)人:石美萍,孔令桐,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