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該百葉窗包括窗體框架和平行排列的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設于濾網間;所述葉片包括一體成型的前葉片和后葉片;所述前葉片和所述后葉片的過渡區呈弧形;所述葉片為弧形,其過渡區頂點將所述葉片分為所述前葉片和后葉片,所述前葉片向下傾斜,所述后葉片略微向上翹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防護等級滿足IP54,有效阻擋了柜體外部從上往下的淋水、水平方向的噴水和從下往上的濺水,且不影響柜內器件的通風散熱。(*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
:本技術涉及一種嵌入在柜體上、提供防護和通風功能的百葉窗,尤其涉及一種防護等級滿足IP54,但又不影響柜內器件通風散熱的百葉窗。
技術介紹
:電力系統智能變電站中的戶外智能組件柜、綜合控制柜,配網中的戶外智能終端柜,以及電動汽車充電站中的非車載戶外充電柜的防護等級應達到IP54。依據GB4208-20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達到IP54必需同時滿足3個條件:①對人員防護一直徑1.0mm,長度IOOmm的剛性試具不得進入外殼,或與殼內危險部件保持足夠的間隙;②對設備防護——允許數量有限的灰塵進入,但進入的灰塵量不得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不得影響安全;③對設備防護——以10L/min的流量,向外殼各方向淋水、噴水或濺水IOmin,不得對設備造成有害影響。機柜除滿足防護等級的要求外,還應滿足內部器件通風散熱的要求;隨著通風口內濾網網孔的堵塞、透氣性能的降低,柜內溫度逐漸升高,器件溫度直接影響電子設備的運行可靠性,一般來講,工作溫度每升高10°c,設備的壽命縮短為原來的一半。現有的防護方式為在機柜通風口內的框架中,安裝海綿濾網,同時實現防水和防塵功能,濾料一般選用透氣性能較好的聚氨酯過濾海綿。聚氨酯海綿的篩濾性能較好,可以吸納進入濾料的固體粉塵或懸浮顆粒物,但是濾料積塵后,透氣性能會有所降低;聚氨酯海綿的吸附性能較好,可以阻止進入濾料的水流,但吸水后,由于液體的表面張力,濾料的透氣性能將大幅降低;全國大部分城市的總懸浮顆粒物(TSP)濃度在0.2mg/m3以上,海綿濾網中難免有粉塵沉積,濾料吸水后,會造成粉塵結塊,網孔堵塞,如果不進行人工清洗,透氣性能將無法恢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所述百葉窗包括窗體框架和平行排列的葉片,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葉片設于濾網間;所述葉片包括一體成型的前葉片和后葉片;所述前葉片和所述后葉片的過渡區呈弧形;所述葉片為弧形,其過渡區頂點C將所述葉片分為所述前葉片和后葉片,所述前葉片向下傾斜,所述后葉片略微向上翅起。優選的,所述窗體框架由頂框、底框和兩側豎框連接組成;所述窗體框架包括前后兩個端面;所述濾網包括設于所述窗體框架前端面的鋼絲濾網以及設于所述窗體框架后端面的防塵過濾網。進一步,所述窗體框架兩側豎框的內側壁設有豎直方向平行排列的葉片安裝孔;所述葉片安裝孔的形狀與葉片縱斷面形狀相同;所述葉片兩側分別通過緊密插接方式固定安裝于所述葉片安裝孔內。優選的,所述葉片之間相互遮擋,上一層葉片前端的端點A低于下一層葉片后端的最聞點D。優選的,所述葉片之間相互疊壓,上一層葉片前端的端點A和后端的端點B之間的連線,在空間上斜向下穿過下一層葉片前葉片和后葉片之間的弧形過渡區域。優選的,上一層葉片前端的端點A和下一層葉片弧形過渡區的頂點C之間的連線與上一層葉片相交于一點E ;以交點E的法線為軸,直線ACE的對折線EF與下一層葉片的交點F不超出下一層葉片的后端。進一步,所述窗體框架前端面四周設有垂直于所述窗體框架向外側突出的邊框;所述窗體框架的頂框和底框外側分別沿所述邊框底邊設有走向與所述邊框底邊垂直、斷面為矩形的溝槽;所述溝槽內放置有固定卡子,所述固定卡子由兩個相互垂直的側板組成;所述固定卡子的其中一個側板與所述溝槽底部貼合,且所述溝槽的寬度等于該側板的寬度,所述溝槽的長度大于該側板的長度,所述溝槽的深度不超過該側板的厚度;所述固定卡子的另一個側板與邊框的內側面平行,且在該側板上安有螺絲。進一步,所述窗體框架頂框的內側面形狀與葉片下沿的弧形區域形狀一致;所述窗體框架底框的內側面形狀與葉片上沿的弧形區域形狀一致。進一步,葉片大小形狀相同,各葉片之間的距離相等;所述窗體框架頂框與最上層葉片之間的間距等于所述窗體框架底框與最下層葉片之間的間距等于各葉片之間的間距。優選的,所述葉片之間的間距小于20mm。優選的,所述葉片上沿的弧長大于80mm。進一步,所述鋼絲濾網的網孔邊長小于1.0mm。進一步,所述防塵過濾網嵌入所述窗體框架后端面框架內;所述防塵過濾網與后端面框架內壁貼合,相互之間無縫隙;所述防塵過濾網后側設有從四周包裹所述窗體框架后端面框架的可拆卸扣蓋;所述扣蓋緊壓所述防塵過濾網。進一步,所述扣蓋上設有與窗體框架風道位置對應,通風面積相仿的開孔;所述扣蓋的開孔中設有維持扣蓋外形,承受安裝時外力的加強筋。進一步,所述防塵過濾網的后側設置風扇;所述風扇設于風筒內,所述風筒前端設有擴散口 ;所述風筒后端設有集風罩。進一步,所述擴散口的前端向前延伸,從四周包裹住窗體框架后端面框架,緊壓所述防塵過濾網;所述擴散口、所述風筒和所述集風罩一體成型,相互之間平滑過渡;所述集風罩的進風口小幅度地向外側伸展。進一步,所述防塵過濾網的濾料采用合成纖維或玻璃纖維制成,濾料纖維上涂覆有憎水涂層。進一步,葉片的上下兩面、所述窗體框架的頂框和底框的內側面平整光滑,表面涂覆有憎水涂層。進一步,所述鋼絲濾網的鋼絲表面涂覆有憎水涂層。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具有如下顯著進步:(I)窗體框架前端安裝鋼絲濾網,濾網的網孔邊長小于1.0mm,在阻止固體異物進入的同時,減緩了從各個方向射入的水流流速;(2)前葉片向下傾斜,后葉片略微上翹,葉片之間相互遮擋,上一層葉片前端的端點A低于下一層葉片后端的最高點D ;使葉片可以阻擋從上往下的淋水和水平方向的噴水進入柜體;(3)葉片之間相互疊壓,上一層葉片前端的端點A和后端的端點B之間的連線,在空間上斜向下穿過下一層葉片前葉片和后葉片之間的弧形過渡區域;使葉片可以阻擋從下往上的濺水進入柜體;(4)上一層葉片前端的端點A點和下一層葉片弧形過渡區頂點C之間的連線AC,與上一層葉片相交于一點E,以E點的法線為軸,直線ACE的對折線EF與下一層葉片的交點F不超出下一層葉片的后端;使從下往上射入的水流與上一層葉片碰撞后,飛濺的水珠能被下一層葉片接住,并沿下一層葉片流出柜體;(5)百葉窗的葉片遮擋了外部從上往下的淋水,水平方向的噴水和從下往上的濺水;使防塵過濾網的濾料保持干燥,防止濾料進水導致的透氣性能下降;(6)窗體頂框的內側形狀與葉片下沿的形狀一致,窗體底框的內側形狀與葉片上沿的形狀一致,防止水流從頂框與最上層葉片之間的空隙或者底框與最下層葉片之間的空隙射入柜體;(7)葉片的上下兩面,窗體頂框和底框的內側面平整光滑,表面涂覆有憎水涂層,使從上方淋入、水平噴入和下方濺入窗內的水流與葉片或窗框內側碰撞后,破碎為大量、不連續、球形的小水珠,沿葉片或窗框內側表面迅速流出柜外;(8)在鋼絲濾網中的鋼絲表面涂覆有憎水涂層,防止在網孔中形成水膜,阻礙通風換氣;(9)防塵過濾網的濾料采用合成纖維或玻璃纖維,濾料纖維表面涂覆有憎水涂層,使進入濾料的水珠在纖維之間破裂成更加碎小的水珠,阻止水珠在濾料纖維之間擴散成水膜;合成纖維或玻璃纖維的吸水性較小,附著憎水涂層后,水分更加無法進入纖維表面的溝縫或微孔,水分只能在纖維之間處于游離狀態,非常容易風干;(10)葉片前端的端點A和后端的端點B分別不超出窗框的前、后端面,防止水流從窗體的兩側,以傾斜角度,從窗體框架與突出窗體框架端面的葉片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所述百葉窗包括窗體框架和平行排列的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設于濾網間;所述葉片包括一體成型的前葉片和后葉片;所述前葉片和所述后葉片的過渡區呈弧形;所述葉片為弧形,其過渡區頂點C將所述葉片分為所述前葉片和后葉片,所述前葉片向下傾斜,所述后葉片略微向上翹起。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所述百葉窗包括窗體框架和平行排列的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設于濾網間;所述葉片包括一體成型的前葉片和后葉片;所述前葉片和所述后葉片的過渡區呈弧形;所述葉片為弧形,其過渡區頂點C將所述葉片分為所述前葉片和后葉片,所述前葉片向下傾斜,所述后葉片略微向上翹起。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體框架由頂框、底框和兩側豎框連接組成;所述窗體框架包括前后兩個端面;所述濾網包括設于所述窗體框架前端面的鋼絲濾網以及設于所述窗體框架后端面的防塵過濾網。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體框架兩側豎框的內側壁設有豎直方向平行排列的葉片安裝孔;所述葉片安裝孔的形狀與葉片縱斷面形狀相同;所述葉片兩側分別通過緊密插接方式固定安裝于所述葉片安裝孔內。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葉片之間相互遮擋,上一層葉片前端的端點A低于下一層葉片后端的最高點D。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葉片之間相互疊壓,上一層葉片前端的端點A和后端的端點B之間的連線,在空間上斜向下穿過下一層 葉片前葉片和后葉片之間的弧形過渡區域。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其特征在于: 上一層葉片前端的端點A和下一層葉片弧形過渡區的頂點C之間的連線與上一層葉片相交于一點E ;以交點E的法線為軸,直線ACE的對折線EF與下一層葉片的交點F不超出下一層葉片的后端。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體框架前端面四周設有垂直于所述窗體框架向外側突出的邊框;所述窗體框架的頂框和底框外側分別沿所述邊框底邊設有走向與所述邊框底邊垂直、斷面為矩形的溝槽;所述溝槽內放置有固定卡子,所述固定卡子由兩個相互垂直的側板組成;所述固定卡子的其中一個側板與所述溝槽底部貼合,且所述溝槽的寬度等于該側板的寬度,所述溝槽的長度大于該側板的長度,所述溝槽的深度不超過該側板的厚度;所述固定卡子的另一個側板與邊框的內側面平行,且在該側板上安有螺絲。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柜體防護的百葉窗,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夢欣,余偉成,孫仿,劉寧,劉洋,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