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所述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包括:制動器油壺,所述制動器油壺包括:壺體,所述壺體具有油壺內腔;分別設置在所述壺體上的進油口和出油口,與所述油壺內腔連通;過濾器,設置在所述出油口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于密封圈固定式樣的制動主缸,清潔度很高、密封性好,制動主缸能夠保壓,達到較好的安全性能。(*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真空助力器以及具有過濾器的制動器油壺,即一種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
技術介紹
密封圈固定式樣的制動主缸,對清潔度要求很高。如果有異物進入缸體內,會對制動主缸的密封性造成影響,制動主缸不能保壓,嚴重時不能建立壓力,導致制動失效,從而影響汽車的安全性能。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存在以下問題:由于制動主缸中進入雜質或異物,導致制動失效,從而影響汽車的安全性能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以解決制動主缸中進入雜質或異物影響汽車的安全性能的問題。為此,本技術提出一種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所述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包括:制動器油亞,所述制動器油壺包括:壺體,所述壺體具有油壺內腔;分別設置在所述壺體上的進油口和出油口,與所述油壺內腔連通;過濾器,設置在所述出油口處。進一步地,所述出油口的數目為兩個,每個所述出油口處都設有一個過濾器。進一步地,所述過濾器包括:定位塞、以及設置在所述定位塞上的過濾網,所述定位塞定位在所述出油口上。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網為半球形,所述定位塞卡接在所述出油口上。進一步地,所述過濾器還包括:支撐筋,所述支撐筋設置在所述定位塞上并支撐所述過濾網。進一步地,所述支撐筋的形狀為兩條十字交叉的圓弧線,每條圓弧線所在的平面均經過所述過濾網的球心。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塞為圓臺形的筒狀或錐臺形的筒狀,所述過濾網位于所述定位塞的頂部,所述定位塞的底部還設有定位槽口。進一步地,所述過濾器為平面型過濾網,所述平面型過濾網焊接在所述出油口上。進一步地,所述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還包括:與所述制動器油壺連接的制動主缸,所述過濾器位于壺體的內腔與制動主缸的腔體之間。本技術在油壺的出油口位置設置過濾器,可以有效的過濾從油壺中流出的制動液,確保沒有雜質流出,這樣既可以避免加注制動液時產生的雜質,同時也可以避免制動油壺體內的雜質通過制動液流入制動主缸的風險,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能。而在油壺的出油口位置設置過濾器,只過濾了進入油壺的制動液,卻沒有考慮到油壺壺體內本身的雜質,不能將油壺體內的雜質也進行過濾,如果油壺內部有雜質,也會存在雜質進入制動主缸缸體的風險。相對于在油壺的進油口位置設置過濾器,本技術能夠避免油壺壺體本身的雜質從油壺進入制動主缸,從進入制動主缸的最后一個環節對制動液進行過濾,徹底杜絕了雜質進入制動主缸,因而對于密封圈固定式樣的制動主缸,清潔度很高、密封性好,制動主缸能夠保壓,達到較好的安全性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過濾器的主視方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過濾器的俯視方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過濾器的俯視圖;圖6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過濾器的主視圖。附圖標號說明:I制動器油壺11壺體13進油口 15出油口 3過濾器5制動主缸31定位塞33過濾網35支撐筋37定位槽口【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對本技術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技術。如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提出一種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所述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包括制動器油壺I,所述制動器油壺I包括:[0031 ] 壺體11,所述壺體具有油壺內腔;分別設置在所述壺體上的進油口 13和出油口 15,與所述油壺內腔連通;過濾器3,設置在所述出油口 15處。本技術去掉油壺進油口處的過濾網,在油壺的兩個出油口位置增加過濾器,可以有效的過濾從油壺中流出的制動液,確保沒有雜質流出,這樣既可以避免加注制動液時產生的雜質,同時也可以避免制動油壺體內的雜質通過制動液流入制動主缸的風險,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能。進一步地,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出油口 15的數目為兩個,每個所述出油口 15處都設有一個過濾器3。這樣,制動液進入制動主缸的渠道為兩個,每個渠道都能提供清潔的制動液,減輕了每個過濾器的過濾壓力。雜質隨制動液進入過濾器后,會落到過濾器的兩邊,避免進入制動主缸,這種自我清潔的功能更高效的保證了制動系統的穩定性。進一步地,如圖3、圖4、圖5和圖6,所述過濾器3包括:定位塞31、以及設置在所述定位塞上的過濾網33,所述定位塞31定位在所述出油口 15上,這樣,方便方便過濾器3的安裝。進一步地,如圖1、圖3、圖4、圖5和圖6,所述過濾網3為半球形或半橢球形,所述定位塞31卡接在所述出油口 15上,這樣,方便過濾器3的拆裝維修以及更換。進一步地,如圖3、圖4、圖5和圖6,所述過濾器還包括:支撐筋35,所述支撐筋35設置在所述定位塞31上并支撐所述過濾網33,防止過濾網33受制動液的沖擊而變形。進一步地,如圖3、圖4、圖5,所述支撐筋的形狀為兩條十字交叉的圓弧線,每條圓弧線所在的平面均經過所述過濾網的球心,以提供較大的支撐力。進一步地,如圖3、圖4、圖5和圖6,所述定位塞31為圓臺形的筒狀或錐臺形的筒狀,以便塞在出油口 15處,所述過濾網位于所述定位塞的頂部,所述定位塞的底部還設有定位槽口 37,以防止定位塞31的運動。進一步地,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還包括:與所述制動器油壺連接的制動主缸5,所述過濾器3位于壺體的內腔與制動主缸的腔體之間。本技術在油壺的出油口位置設置過濾器,可以有效的過濾從油壺中流出的制動液,確保沒有雜質流出,這樣既可以避免加注制動液時產生的雜質,同時也可以避免制動油壺體內的雜質通過制動液流入制動主缸的風險,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能。相對于在油壺的進油口位置設置過濾器,本技術能夠避免油壺壺體本身的雜質從油壺進入制動主缸,從進入制動主缸的最后一個環節對制動液進行過濾,徹底杜絕了雜質進入制動主缸,因而對于密封圈固定式樣的制動主缸,清潔度很高、密封性好,制動主缸能夠保壓,達到較好的安全性能。圖2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該實施例與圖1的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的主要區別在于:圖2所示的過濾器與圖1所示的過濾器不同,圖1所示的過濾器為立體結構,不但包含半球形的過濾網,還包括定位塞以便安裝在出油口處。圖2所示的過濾器則不包括定位塞,只包含過濾網,結構更加簡單,而且所述過濾器為平面型過濾網,所述平面型過濾網焊接在所述出油口 15上。其他方面,例如: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也包括:與所述制動器油壺連接的制動主缸5,所述過濾器3位于壺體的內腔與制動主缸的腔體之間。相對與傳統式的過濾器,直接安裝過濾網,價格降低,成本節約。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的范圍。為本技術的各組成部分在不沖突的條件下可以相互組合,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包括:制動器油壺,所述制動器油壺包括:壺體,所述壺體具有油壺內腔;分別設置在所述壺體上的進油口和出油口,與所述油壺內腔連通;過濾器,設置在所述出油口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包括:制動器油亞, 所述制動器油壺包括: 壺體,所述壺體具有油壺內腔; 分別設置在所述壺體上的進油口和出油口,與所述油壺內腔連通; 過濾器,設置在所述出油口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的數目為兩個,每個所述出油口處都設有一個過濾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器包括:定位塞、以及設置在所述定位塞上的過濾網,所述定位塞定位在所述出油口上。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為半球形,所述定位塞卡接在所述出油口上。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制動器油壺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翼翔,羅東強,
申請(專利權)人:京西重工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