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及其接軸的液壓平衡裝置,該液壓平衡裝置包括平衡液壓缸、液壓控制系統和壓力檢測機構,所述平衡液壓缸的活塞與軋機接軸連接,所述平衡液壓缸和壓力檢測機構均與所述液壓控制系統連接,所述壓力檢測機構設于所述平衡液壓缸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引入了平衡液壓缸作為接軸平衡裝置,將其與液壓控制系統和壓力檢測機構匹配使用,在工作時通過能夠提供有效的平衡力,且此平衡力可調,通過壓力檢測機構監控平衡力的變化。改進后的接軸平衡裝置,其結構簡單,調試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提供了一種提供最佳的平衡力并且能夠使得開坯效果更好的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及其接軸液壓平衡裝置。(*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及其接軸的液壓平衡裝置
本技術涉及對棒材生產線設備的改進,尤其涉及一種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及其接軸液壓平衡裝置。
技術介紹
棒材生產線通常是可逆開坯機+短應力線連軋機的軋制模式。二輥可逆開坯機在棒材生產線中負責開坯,為連軋區輸送合格的中間坯料。開坯機的使用讓棒材線采用大規格連鑄坯成為可能,開坯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后續連軋產品的質量。二輥可逆開坯機是通過多道次往復軋制來實現開坯功能。在開坯過程中,不同的來料規格,或者道次切換,需要調整對應的輥縫值。輥縫調整是通過上工作輥的抬升或壓下來實現的,輥縫調整示意如圖1所示。二輥可逆開坯機的接軸在傳動側,使得工作輥的傳動側與操作側的載荷不平衡;輥縫調整時,接軸需做無阻力跟隨運動;軋制過程中接軸振動影響了開坯質量。因此,接軸平衡裝置必須具備平衡接軸重量、接軸無阻力跟隨運動、吸收振動等方面的功能。傳統的接軸平衡裝置分兩種:1、配重塊。這種方式能平衡接軸的重量,接軸也能很好的跟隨運動;但是配重塊體積大,且無法吸收軋制過程中接軸的振動,使得配重塊具有一定的危險性;2、彈簧。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平衡接軸的重量,并能吸收振動;但是彈簧自身特性決定了其提供的平衡力隨彈簧的壓縮量而變化,壓下時彈簧力過大,平衡力成為壓下的阻力,抬升時容易出現欠平衡現象,且此彈簧力不可調,不宜監控。軋輥更換時需要將接軸放下,彈簧平衡裝置加大了換輥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供最佳的平衡力并且能夠使得開坯效果更好的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及其接軸液壓平衡裝置。為了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的接軸液壓平衡裝置,包括平衡液壓缸、液壓控制系統和壓力檢測機構,所述平衡液壓缸的活塞與軋機接軸連接,所述平衡液壓缸和壓力檢測機構均與所述液壓控制系統連接,所述壓力檢測機構設于所述平衡液壓缸中。所述液壓控制系統包括液壓傳動機構和PLC總控機構,所述傳動控制機構至少包括了蓄能器,所述PLC總控機構分別與所述蓄能器和壓力檢測機構連接,所述蓄能器還通過配管與所述防卡液壓缸連接。所述傳動控制機構還包括第一換向閥,所述第一換向閥通過配管與所述蓄能器和平衡液壓缸連接,所述第一換向閥與所述PLC總控機構連接。所述第一換向閥為三位四通換向閥。所述傳動控制機構還包括第二換向閥,所述第二換向閥通過配管與所述防卡液壓缸連接,所述第二換向閥與所述PLC總控機構連接。所述第二換向閥為二位四通換向閥。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包括上工作輥、下工作輥、驅動所述上工作輥和下工作輥旋轉的上接軸和下接軸,所述上接軸與下接軸上分別本技術提供的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接軸液壓平衡裝置。本技術引入了平衡液壓缸作為接軸平衡裝置,將其與液壓控制系統和壓力檢測機構匹配使用,在工作時通過能夠提供有效的平衡力,且此平衡力可調,通過壓力檢測機構監控平衡力的變化。改進后的接軸平衡裝置,其結構簡單,調試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提供了一種提供最佳的平衡力并且能夠使得開坯效果更好的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及其接軸液壓平衡裝置。【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中輥縫調整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的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一實施例中的液壓控制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圖2和圖3對本技術提供的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及其接軸液壓平衡裝置進行詳細的描述,其為本技術一可選的實施例,可以認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改變本技術精神和內容的范圍內,能夠對其進行修改和潤色。請參考圖2和圖3,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接軸的液壓平衡裝置,包括平衡液壓缸、液壓控制系統和壓力檢測機構(圖未示),所述平衡液壓缸的活塞與軋機接軸連接,所述平衡液壓缸和壓力檢測機構均與所述液壓控制系統連接,所述壓力檢測機構設于所述平衡液壓缸中。有關壓力檢測機構的具體位置,本實施例中設在平衡液壓缸用于充油的腔體內偵牝在其他可選的實施例中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實現壓力檢測以及壓力的反饋,均應認為其未脫離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所述液壓控制系統包括液壓傳動機構和PLC總控機構(圖未示),所述傳動控制機構至少包括了蓄能器,所述PLC總控機構分別與所述蓄能器和壓力檢測機構連接,所述蓄能器還通過配管與所述防卡液壓缸連接。所述蓄能器可以為包括閥結構和油腔體等,油腔體內可充入氮氣,閥結構通過配管與平衡液壓缸連接,油經所述閥結構進入所述油腔體,閥結構還可與第一換向閥以及第二換向閥連接,無論具體結構如何,只要能實現油的回收與排出,以起到為平衡液壓缸蓄能的作用,即可認為其未脫離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其具體設置也能根據蓄能器該名稱的描述得到,所以本實施例不做進一步的展開敘述。所述傳動控制機構還包括第一換向閥,所述第一換向閥通過配管與所述蓄能器和平衡液壓缸連接,所述第一換向閥與所述PLC總控機構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換向閥為三位四通換向閥。在充油過程中,PLC總控機構控制所述第一換向閥的A端口得電,根據電磁閥的原理,A端口打開,油經A端充入平衡液壓缸,亦可充入蓄能器,充油完成后第一換向閥的A端口斷電,即油不再經第一換向閥流通。在接軸升降的過程中,平衡液壓缸工作,油在蓄能器與平衡液壓缸之間流通。所述傳動控制機構還包括第二換向閥,所述第二換向閥通過配管與所述防卡液壓缸連接,所述第二換向閥與所述PLC總控機構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換向閥為二位四通換向閥。在換輥或緊急情況時,通過第二換向閥A端口的得電,可以實現平衡液壓缸內油的流出,立即實現平衡液壓缸的泄壓。可以看出,工作時通過蓄能器提供有效的平衡力,且此平衡力可調,通過壓力檢測機構監控平衡力的變化;換輥時通過第二換向閥泄壓,接軸落到最低位。蓄能器還是非常理想的“液壓彈簧”,專門用于機組吸振減振。在本實施例中,根據接軸重量預設壓力數據,通過現場調試,最終調定平衡壓力。通過對液壓壓力的實時監控,系統自動完成對蓄能器的補油或泄壓。以上介紹了整個控制過程中有關本技術思路的重要過程,并非整個流程的完整解釋,其中其他流程、部件及作用方式均可根據領域內公知的常識和常用技術手段來得至IJ,故而本實施例不再做列舉。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包括上工作輥、下工作輥、驅動所述上工作輥和下工作輥旋轉的上接軸和下接軸,所述上接軸與下接軸上分別設有本實施例提供的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接軸液壓平衡裝置。本實施例中,蓄能器、平衡液壓缸、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均為兩個,以形成兩套設備,分別配備給上接軸與下接軸。綜上所述,本技術引入了平衡液壓缸作為接軸平衡裝置,將其與液壓控制系統和壓力檢測機構匹配使用,在工作時通過能夠提供有效的平衡力,且此平衡力可調,通過壓力檢測機構監控平衡力的變化。改進后的接軸平衡裝置,其結構簡單,調試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提供了一種提供最佳的平衡力并且能夠使得開坯效果更好的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及其接軸液壓平衡裝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接軸的液壓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液壓缸、液壓控制系統和壓力檢測機構,所述平衡液壓缸的活塞與軋機接軸連接,所述平衡液壓缸和壓力檢測機構均與所述液壓控制系統連接,所述壓力檢測機構設于所述平衡液壓缸中;?所述液壓控制系統包括液壓傳動機構和PLC總控機構,所述傳動控制機構至少包括了蓄能器,所述PLC總控機構分別與所述蓄能器和壓力檢測機構連接,所述蓄能器還通過配管與防卡液壓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接軸的液壓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液壓缸、液壓控制系統和壓力檢測機構,所述平衡液壓缸的活塞與軋機接軸連接,所述平衡液壓缸和壓力檢測機構均與所述液壓控制系統連接,所述壓力檢測機構設于所述平衡液壓缸中; 所述液壓控制系統包括液壓傳動機構和PLC總控機構,所述傳動控制機構至少包括了蓄能器,所述PLC總控機構分別與所述蓄能器和壓力檢測機構連接,所述蓄能器還通過配管與防卡液壓缸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生產線二輥可逆軋機接軸的液壓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控制機構還包括第一換向閥,所述第一換向閥通過配管與所述蓄能器和平衡液壓缸連接,所述第一換向閥與所述PLC總控機構連接。3.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文東,張燕青,游常青,
申請(專利權)人:寶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