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支撐構件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0318125 閱讀: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08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支撐構件,包括:一外殼;一支撐桿,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支撐桿具有卡設部,所述卡設部位于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之間;以及一調整構件,套接于所述外殼內,所述調整構件具有一容納室和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容納室相連,所述容納室內設置有一彈簧,所述支撐桿穿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支撐桿的所述卡設部設置于所述容納室內,所述支撐桿的第一末端露出于所述調整構件外,所述支撐桿的第二末端穿過所述彈簧,所述卡設部與所述彈簧接觸;其中,所述外殼的橫截面的形狀與所述調整構件的橫截面的形狀對應。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支撐構件能實現對彈簧的壓縮量的調節,從而實現對彈簧的長度衰減的補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支撐構件
    】本專利技術涉及顯示面板生產
    ,特別涉及一種支撐構件?!?br>技術介紹
    】在顯示面板產線中,含有平臺(Stage)的機臺一般都使用頂桿(Lift Pin)機構,該頂桿機構的作用是允許機械手臂將玻璃基板從平臺中搬入或搬出。隨著顯示面板技術的發展,玻璃基板的面積越來越大,厚度越來越薄,搬運玻璃基板的速度越來越快,在這種情況下,玻璃基板破片的幾率隨之增大。為了降低玻璃基板的破片風險,現有的解決方案是在頂桿機構上增加彈簧,以對玻璃基板進行緩沖。在實踐中,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在使用一段時間后,上述彈簧的彈性會降低,并且上述彈簧的長度可能會縮短。此時,上述頂桿機構則無法對玻璃基板進行有效地支撐。故,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br>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支撐構件,其能實現對彈簧的壓縮量的調節,從而實現對彈簧的長度衰減的補償。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種支撐構件,所述支撐構件包括:一外殼;一支撐桿,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支撐桿具有卡設部,所述卡設部位于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之間;以及一調整構件,套接于所述外殼內,所述調整構件具有一容納室和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容納室相連,所述容納室內設置有一彈簧,所述支撐桿穿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支撐桿的所述卡設部設置于所述容納室內,所述支撐桿的第一末端露出于所述調整構件外,所述支撐桿的第二末端穿過所述彈簧,所述卡設部與所述彈簧接觸;其中,所述外殼的橫截面的形狀與所述調整構件的橫截面的形狀對應。在上述支撐構件中,所述調整構件用于調整所述彈簧的初始壓縮量;所述調整構件包括:一第一調整件,所述第一通孔設置于所述第一調整件上,所述第一調整件具有第一內腔和第一開口 ;一第二調整件,包括第一嵌入部,所述第一嵌入部通過所述第一開口嵌入到所述第一內腔內,所述第一嵌入部的頂面與所述第一內腔構成所述容納室,所述第一嵌入部的所述頂面與所述彈簧接觸,所述第一嵌入部的所述頂面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撐桿的所述第二末端穿過所述第二通孔。在上述支撐構件中,所述第一內腔具有第一螺紋;所述第二調整件的所述第一嵌入部的外壁具有第二螺紋;其中,所述第一螺紋和所述第二螺紋相匹配,所述第一調整件和所述第二調整件通過所述第一螺紋和所述第二螺紋耦合為一體。 在上述支撐構件中,所述第二調整件還包括:一第一容納通道,所述第一容納通道與所述第二通孔相連,所述第一容納通道用于容納所述支撐桿的所述第二末端。在上述支撐構件中,所述調整構件還用于調整所述支撐桿的初始支撐位置;所述調整構件還包括:一第三調整件,所述第三調整件與所述第二調整件連接,所述第三調整件卡設于所述外殼上。在上述支撐構件中,所述第三調整件具有第二內腔和第二開口 ;所述第二調整件還包括:一第二嵌入部,所述第二嵌入部通過所述第二開口嵌入到所述第二內腔內。在上述支撐構件中,所述第二調整件的所述第二嵌入部的外壁具有第三螺紋;所述第二內腔具有第四螺紋;其中,所述第三螺紋和所述第四螺紋相匹配,所述第二調整件和所述第三調整件通過所述第三螺紋和所述第四螺紋耦合為一體。在上述支撐構件中,所述第二調整件具有第三內腔和第三開口 ;所述第三調整件還包括:第三嵌入部,所述第三嵌入部通過所述第二開口嵌入到所述第三內腔內。在上述支撐構件中,所述第三內腔具有第五螺紋;所述第三調整件的所述第三嵌入部的外壁具有第六螺紋;其中,所述第五螺紋和所述第六螺紋相匹配,所述第二調整件和所述第三調整件通過所述第五螺紋和所述第六螺紋耦合為一體。在上述支撐構件中,所述第三調整件還包括:一第二容納通道;所述第三嵌入部的頂面上還設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容納通道與所述第三通孔相連,所述第二容納通道用于容納所述支撐桿的所述第二末端。相對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有利于實現靈活地對所述彈簧的壓縮量進行調節,從而實現對所述彈簧的長度衰減的補償。為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優選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尽靖綀D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支撐構件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截面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為圖1中A-A’截面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支撐構件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支撐構件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尽揪唧w實施方式】】以下各實施例的說明是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專利技術可用以實施的特定實施例。參考圖1、圖2和圖3,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支撐構件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截面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為圖1中A-A’截面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本實施例的支撐構件包括外殼101、支撐桿102和調整構件103。其中,所述外殼101可設置為管狀。所述支撐桿102具有第一末端1021和第二末端1022,所述支撐桿102具有卡設部1023,所述卡設部1023位于所述第一末端1021和所述第二末端1022之間。所述卡設部1023可以是一扣環(例如,C型扣環),所述扣環扣接在所述支撐桿102上,并且所述扣環的扣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末端1021和所述第二末端1022之間。所述調整構件103套接于所述外殼101內,所述調整構件103具有一容納室和一第一通孔10311,所述第一通孔10311與所述容納室相連,所述容納室內設置有一彈簧1033,所述支撐桿102穿過所述第一通孔10311,所述支撐桿102的所述卡設部1023設置于所述容納室內,所述支撐桿102的第一末端1021露出于所述調整構件103外,所述支撐桿102的第二末端1022穿過所述彈簧1033,所述卡設部1023與所述彈簧1033接觸,即,所述支撐桿102的所述卡設部1023與所述第二末端1022之間的部分位于所述調整構件103內。所述外殼101的橫截面的形狀與所述調整構件103的橫截面的形狀對應。具體地,如圖2所示,在所述外殼101的橫截面的形狀中,與其內壁對應的形狀為六邊形,所述調整構件103的橫截面的形狀為六邊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殼101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一限位部(201、301),所述調整構件103的外壁上設置有第二限位部(202、302),所述第一限位部(201、301)在所述外殼101上所處的位置與所述第二限位部(202、302)在所述調整構件103上所處的位置對應,所述第一限位部(201、3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302)相互拼接。例如,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201為所述外殼101的內壁所對應的內角,所述第二限位部202為所述調整構件103的外壁所對應的外角,所述內角和所述外角相拼接。又例如,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3011為所述外殼101的內壁上的滑槽,所述第二限位部302為所述調整構件103的外壁上的導軌,所述滑槽和所述導軌相嵌套。設置所述第一限位部(201、3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302)有利于防止所述外殼101和所述調整構件103中的任意一者環繞所述支撐構件所對應的軸轉動。此外,所述外殼101和所述調整構件103可通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3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302)相脫離或相結合,具體地,在所述調整構件103從所述外殼101脫離的過程中,所述調整構件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支撐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構件包括:一外殼;一支撐桿,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支撐桿具有卡設部,所述卡設部位于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之間;以及一調整構件,套接于所述外殼內,所述調整構件具有一容納室和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容納室相連,所述容納室內設置有一彈簧,所述支撐桿穿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支撐桿的所述卡設部設置于所述容納室內,所述支撐桿的第一末端露出于所述調整構件外,所述支撐桿的第二末端穿過所述彈簧,所述卡設部與所述彈簧接觸;其中,所述外殼的橫截面的形狀與所述調整構件的橫截面的形狀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支撐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構件包括: 一外殼; 一支撐桿,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支撐桿具有卡設部,所述卡設部位于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之間;以及 一調整構件,套接于所述外殼內,所述調整構件具有一容納室和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容納室相連,所述容納室內設置有一彈簧,所述支撐桿穿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支撐桿的所述卡設部設置于所述容納室內,所述支撐桿的第一末端露出于所述調整構件外,所述支撐桿的第二末端穿過所述彈簧,所述卡設部與所述彈簧接觸; 其中,所述外殼的橫截面的形狀與所述調整構件的橫截面的形狀對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構件用于調整所述彈簧的初始壓縮量; 所述調整構件包括: 一第一調整件,所述第一通孔設置于所述第一調整件上,所述第一調整件具有第一內腔和第一開口; 一第二調整件,包括第一嵌入部,所述第一嵌入部通過所述第一開口嵌入到所述第一內腔內,所述第一嵌入部的頂面與所述第一內腔構成所述容納室,所述第一嵌入部的所述頂面與所述彈簧接觸 ,所述第一嵌入部的所述頂面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撐桿的所述第二末端穿過所述第二通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撐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腔具有第一螺紋; 所述第二調整件的所述第一嵌入部的外壁具有第二螺紋; 其中,所述第一螺紋和所述第二螺紋相匹配,所述第一調整件和所述第二調整件通過所述第一螺紋和所述第二螺紋耦合為一體。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撐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調整件還包括: 一第一容納通道,所述第一容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區煒鋒,梁元豪,劉麗軍,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A区精油按摩|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色国产色无码色欧美色在线|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无码熟妇人妻在线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无码中文2020字幕二区|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色国产色无码色欧美色在线|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