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2-脫氧-D-葡萄糖的制備方法,以甲殼素為起始原料,先制備前驅體,然后采用固體酸H2SO4-SiO2為催化劑,使2-氨基-D-葡萄糖鹽酸鹽與甲醇反應,再與亞硝酸鈉和鹽酸反應,經過形成亞硝基化合物和一系列的分子內重排,脫去氨基,最終生成2-脫氧-D-葡萄糖。本發明專利技術2-脫氧-D-葡萄糖的制備方法,不需要涉及羥基保護及催化加氫,耗時短,合成工藝簡單,生產設備要求低,生產成本較低,產品質量穩定,適于工業化生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有機化合物制備
,特別涉及一種抗病毒、抗菌、預防流感病毒的2-脫氧-D-葡萄糖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2-脫氧-D-葡萄糖為天然抗代謝物類抗生素,具有抑制病毒感染、酵母發酵、病菌及腫瘤細胞生長等多種生理藥理效應,在抗病毒、抗菌、抗癌、抗癲癇、抗衰老等基礎研究中廣泛使用。實踐中用來預防病毒及病原菌感染,如HSV、HIV、SARS、流感病毒等病源菌引起的傳染病,其抗病毒、抗菌作用是由于其結構與2-脫氧-D-核糖相似,可干擾細菌的酶系統對2-脫氧-D-核糖的利用。此外,它也是一種重要的醫藥中間體,在醫藥及化妝品等行業具有廣泛的應用,國內主要用于禽類、獸類用抗病毒藥。 2-脫氧-D-葡萄糖的化學合成研究比較多,但目前大多數合成方法涉及到羥基保護及催化加氫,不僅耗時多,工藝復雜、成本較高,且收率低,因而市場價高達2萬元/kg。因此,尋求工藝簡單、成本較低,便于工業化推廣應用的2-脫氧-D-葡萄糖的合成方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時這也將孕育出廣闊的開發前景和巨大的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新的2-脫氧-D-葡萄糖的制備方法。 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2-脫氧-D-葡萄糖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甲殼素與過量的濃鹽酸加熱水解反應2~4小時,脫色、過濾至濾液無色,濃縮濾液,洗滌,干燥,得前驅體; (2)??將步驟(1)所得前驅體與H2SO4-SiO2固體酸催化劑、過量的甲醇混合,加熱回流7~9小時,加入適量氯化鈣,中和反應液,過濾,得白色固體; (3)??將步驟(2)所得白色固體溶于過量的稀鹽酸,加入適量亞硝酸鈉,反應0.5~1.5小時,中和反應液,結晶,過濾,濃縮濾液,得粗品; (4)??將粗品重結晶,干燥,得結晶2-脫氧-D-葡萄糖。 優選的,步驟(1),甲殼素與濃鹽酸的質量體積比為1:4~6(g/mL)。 優選的,步驟(1),甲殼素與濃鹽酸在95~100℃水浴條件下加熱水解反應。 優選的,步驟(1)所述濃鹽酸的濃度為31~38wt%。 優選的,步驟(2),前驅體與H2SO4-SiO2固體酸催化劑的質量比為2~3:1,前驅體與甲醇的質量體積比為1:15~20(g/mL)。 優選的,步驟(2),前驅體與氯化鈣的質量比為2~3:1。 優選的,步驟(3),白色固體與稀鹽酸的質量體積比為1:15~45(g/mL),白色固體與亞硝酸鈉的質量比為1.8~2.0:1。 優選的,步驟(3)所述稀鹽酸的濃度為5~15?wt?%。 優選的,步驟(3),控制反應溫度為10~30℃。 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本專利技術以甲殼素為起始原料,先制備前驅體2-氨基-D-葡萄糖鹽酸鹽,然后采用固體酸H2SO4-SiO2為催化劑,使2-氨基-D-葡萄糖鹽酸鹽與甲醇反應,再與亞硝酸鈉和鹽酸反應,經過形成亞硝基化合物和一系列的分子內重排,脫去氨基,最終生成2-脫氧-D-葡萄糖。本專利技術提供的2-脫氧-D-葡萄糖的制備方法,不需要涉及羥基保護及催化加氫,耗時短,合成工藝簡單,生產設備要求低,生產成本較低,產品質量穩定,適于工業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2-脫氧-D-葡萄糖標準品的紅外圖譜。 圖2為實施例1?2-脫氧-D-葡萄糖樣品的紅外圖譜。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2-脫氧-D-葡萄糖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甲殼素與過量的濃鹽酸加熱水解反應2~4小時,脫色、過濾至濾液無色,濃縮濾液,洗滌,干燥,得前驅體; (2)??將步驟(1)所得前驅體與H2SO4-SiO2固體酸催化劑、過量的甲醇混合,加熱回流7~9小時,加入適量氯化鈣,中和反應液,過濾,得白色固體; (3)??將步驟(2)所得白色固體溶于過量的稀鹽酸,加入適量亞硝酸鈉,反應0.5~1.5小時,中和反應液,結晶,過濾,濃縮濾液,得粗品; (4)??將粗品重結晶,干燥,得結晶2-脫氧-D-葡萄糖。 優選的,步驟(1),甲殼素與濃鹽酸的質量體積比為1:4~6(g/mL)。 優選的,步驟(1),甲殼素與濃鹽酸在95~100℃水浴條件下加熱水解反應。 優選的,步驟(1)所述濃鹽酸的濃度為31~38wt%。 優選的,步驟(2),前驅體與H2SO4-SiO2固體酸催化劑的質量比為2~3:1,前驅體與甲醇的質量體積比為1:15~20(g/mL)。 優選的,步驟(2),前驅體與氯化鈣的質量比為2~3:1。 優選的,步驟(3),白色固體與稀鹽酸的質量體積比為1:15~45(g/mL),白色固體與亞硝酸鈉的質量比為1.8~2.0:1。 優選的,步驟(3)所述稀鹽酸的濃度為5~15?wt?%。 優選的,步驟(3),控制反應溫度為10~30℃。 優選的,步驟(4),將粗品采用甲醇、乙醇、丙酮、正丙醇、異丙醇中的至少一種重結晶。下述實施例采用甲醇與丙酮的混合溶劑進行重結晶。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實施例1 (1)??將100g甲殼素與600ml?31%濃鹽酸混合,加熱水解反應4小時,脫色、過濾至濾液無色,濃縮濾液,洗滌,干燥,得前驅體61.2g; (2)??將步驟(1)所得前驅體與30.6gH2SO4-SiO2固體酸催化劑、918ml甲醇混合,加熱回流7小時,加入30.6g氯化鈣,再用堿中和反應液,過濾,濾液回收溶劑,得白色固體52.4g; (3)??將步驟(2)所得白色固體溶于2358ml?5%稀鹽酸,加入29.1g亞硝酸鈉,30℃下反應0.5小時,中和,濃縮反應液,結晶,過濾除去氯化鈉,濃縮濾液,得粗品30.2g; (4)??將粗品用1:1.5的甲醇與丙酮重結晶,干燥,得結晶2-脫氧-D-葡萄糖23.6g,檢測熔點為146~147℃。 將所得終產物進行紅外光譜分析,其結果見圖1、2所示,圖1為2-脫氧-D-葡萄糖標準品(CAS號:154-17-6)的紅外圖譜,圖2為實施例1所得2-脫氧-D-葡萄糖樣品的紅外圖譜,與其標準品的峰形一致。 實施例2 一種2-脫氧-D-葡萄糖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100g甲殼素與500ml?34%濃鹽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2?脫氧?D?葡萄糖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甲殼素與過量的濃鹽酸加熱水解反應2~4小時,脫色、過濾至濾液無色,濃縮濾液,洗滌,干燥,得前驅體;(2)將步驟(1)所得前驅體與H2SO4?SiO2固體酸催化劑、過量的甲醇混合,加熱回流7~9小時,加入適量氯化鈣,中和反應液,過濾,得白色固體;(3)將步驟(2)所得白色固體溶于過量的稀鹽酸,加入適量亞硝酸鈉,反應0.5~1.5小時,中和反應液,結晶,過濾,濃縮濾液,得粗品;(4)將粗品重結晶,干燥,得結晶2?脫氧?D?葡萄糖。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2-脫氧-D-葡萄糖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甲殼素與過量的濃鹽酸加熱水解反應2~4小時,脫色、過濾至濾液無色,濃縮濾液,洗滌,干燥,得前驅體;
(2)將步驟(1)所得前驅體與H2SO4-SiO2固體酸催化劑、過量的甲醇混合,加熱回流7~9小時,加入適量氯化鈣,中和反應液,過濾,得白色固體;
(3)將步驟(2)所得白色固體溶于過量的稀鹽酸,加入適量亞硝酸鈉,反應0.5~1.5小時,中和反應液,結晶,過濾,濃縮濾液,得粗品;
(4)將粗品重結晶,干燥,得結晶2-脫氧-D-葡萄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甲殼素與濃鹽酸的質量體積比為1:4~6(g/m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甲殼素與濃鹽酸在95~100℃水浴條件下加熱水解反應。
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舒緒剛,許祥,段靜娜,付志歡,樊明智,高均勇,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九益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