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電力輸變電控制
,特別是涉及一種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運維決策支持系統及數據分析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進步和我國智能電網的發展,智能變電站近幾年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在智能變電站中,二次設備呈現數字化、網絡化等特點。二次設備功能集成度大幅提高,傳統變電站中需要多套二次設備協同配合才能實現的功能,在智能變電站中由一套二次設備即可實現,這一重大技術突破,在提升智能變電站數字化水平和集成化水平的同時也造成二次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成倍增加,海量數據的出現大大超出了傳統的數據人工分析方式所能承受的范圍。目前針對數字化二次設備海量數據自動分析技術尚未出現,運維人員仍然沿用傳統人工分析方法指導數字式二次設備運維決策工作,極易造成數據分析不系統、不充分,進而使運維決策模糊、滯后,為智能變電站運行埋下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運維決策支持系統及數據分析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運維決策支持系統及數據分析方法包括:決策支持中心、知識庫、數據分析管理器、海量數據采集裝置和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其中:決策支持中心為整個系統的用戶終端,其與知識庫和數據分析管理器相連接,決策支持中心主要由人機互交界面以及圖形化顯示工具組成,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運維決策支持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決策支持中心(1)、知識庫(2)、數據分析管理器(3)、海量數據采集裝置(4)和工業以太網交換機(5);其中:決策支持中心(1)為整個系統的用戶終端,其與知識庫(2)和數據分析管理器(3)相連接,決策支持中心(1)主要由人機互交界面以及圖形化顯示工具組成,用于完成用戶控制指令輸入、相關電子文檔的載入、數據分析結果圖形化顯示以及決策報告生成操作;知識庫(2)與決策支持中心(1)和數據分析管理器(3)相連接;數據分析管理器(3)為系統核心部分,由主控制器構成;海量數據采集裝置(4)為數字化二次設備所有運行數據在運維決策支持系統中的存儲介質,其對上通過SCSI接口與數據分析管理器(3)相連接,對下通過Hybird接口與工業以太網交換機5相連接;工業以太網交換機(5)同時與智能變電站所有數字化二次設備(6)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運維決策支持系統,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決策支持中心(1)、知識庫(2)、數據分析管理器(3)、
海量數據采集裝置(4)和工業以太網交換機(5);其中:決策支
持中心(1)為整個系統的用戶終端,其與知識庫(2)和數據分析
管理器(3)相連接,決策支持中心(1)主要由人機互交界面以及
圖形化顯示工具組成,用于完成用戶控制指令輸入、相關電子文檔
的載入、數據分析結果圖形化顯示以及決策報告生成操作;
知識庫(2)與決策支持中心(1)和數據分析管理器(3)相
連接;
數據分析管理器(3)為系統核心部分,由主控制器構成;
海量數據采集裝置(4)為數字化二次設備所有運行數據在運
維決策支持系統中的存儲介質,其對上通過SCSI接口與數據分析管
理器(3)相連接,對下通過Hybird接口與工業以太網交換機5相
連接;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5)同時與智能變電站所有數字化二次設
備(6)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運維決策支持
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決策支持中心(1)能夠用工控計算機
或PC計算機代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運維決策支持
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知識庫(2)為工控計算機或PC計算機
的外部存儲設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運維決策支持
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數據分析管理器(3)選用以Intel?G3220
\t中央處理器為核心的數據處理裝置或同類型設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運維決策支持
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業以太網交換機(5)選用Kyland?
Sicom3024PT或同類型設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運維決策支持
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數字化二次設備(6)為智能變電站中
的具有工業以太網接口的數字化二次設備。
7.一種基于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二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楓,譚靖,曹北建,張志朋,劉麗,劉喆,彭桂喜,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