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具體為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其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輸液人員行動自如,且不占用地面空間、方便治療及醫療操作簡單的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包括支撐桿(1),支撐板(3)及設置在支撐桿(1)上方的掛鉤(2);所述的支撐桿(1)下端卡接有卡環(8),卡環(8)一側設有勾板(7);所述的支撐板(3)外側設有與勾板(7)相配合的勾扣(6);所述的支撐板(3)兩側分別連接有橫向連接帶(4),橫向連接帶(4)一端外側設有撘鉤絨面Ⅰ(9),另一端內側設有與撘鉤絨面Ⅰ(9)相配合的搭鉤勾面Ⅰ(10)。其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具體為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其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輸液人員行動自如,且不占用地面空間、方便治療及醫療操作簡單的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包括支撐桿(1),支撐板(3)及設置在支撐桿(1)上方的掛鉤(2);所述的支撐桿(1)下端卡接有卡環(8),卡環(8)一側設有勾板(7);所述的支撐板(3)外側設有與勾板(7)相配合的勾扣(6);所述的支撐板(3)兩側分別連接有橫向連接帶(4),橫向連接帶(4)一端外側設有撘鉤絨面Ⅰ(9),另一端內側設有與撘鉤絨面Ⅰ(9)相配合的搭鉤勾面Ⅰ(10)。其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專利說明】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的
,具體為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
技術介紹
醫療、教育、住房,一直是三大民生話題。而作為構筑醫療體系的重要支撐點,醫療器械行業越來越受到關注。當“城鎮化”概念被重點解讀以來,相關受益行業相繼被市場挖掘,這也包括了醫療器械行業;醫療器械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進入門檻較高。目前中國醫療機構的整體醫療裝備水平還很低,全國17.5萬家醫療衛生機構擁有的醫療儀器和設備中,有15 %左右是20世紀70年代前后的產品,有60%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的產品,它們更新換代的過程又是一個需求釋放的過程,將會保證未來1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快速增長。2005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已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市場,醫療器械年銷售額達到325億元,行業年增長率14% -15%左右。由于在干燥的冬季流行感冒非常嚴重,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因此為了不影響人們的生活、工作及盡快控制流感病毒的快速傳播,其最快、最便捷的治療方式便是輸液。目前,醫院或一些小診所存在的吊瓶支撐架,一般都為支撐架、支撐腳及支撐架上方設置的至少一個的掛鉤組成,一般情況下,輸液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短則幾十分鐘,長則一個多小時。對于病人來說,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所以很多病人在輸液的同時,可能希望到處走走,因此專利號為200920020087.3的技術專利解決了多個輸液人員可隨意移動吊瓶支撐架及方便走動的問題,但該技術不能解決輸液人員獨自行走時,吊瓶無處掛放的問題,尤其是輸液人員上廁所時,吊瓶無處掛放的問題;專利號為201120453821.2的技術專利解決了輸液人員獨自行走時,吊瓶掛放的問題,但多個這種輸液支撐架共用時占地面積顯得十分擁擠不方便治療和醫療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輸液人員行動自如,且不占用地面空間、方便治療及醫療操作簡單的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為了實現所述目的,本技術具體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包括支撐桿1,支撐板3及設置在支撐桿I上方的掛鉤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桿I下端卡接有卡環8,卡環8 一側設有勾板7 ;所述的支撐板3外側設有與勾板7相配合的勾扣6 ;所述的支撐板3兩側分別連接有橫向連接帶4,橫向連接帶4 一端外側設有搭鉤絨面I 9,另一端內側設有與搭鉤絨面I 9相配合的搭鉤勾面I 10。所述的兩個橫向連接帶4外側對稱的設有搭鉤絨面II 11。所述的搭鉤絨面II 11與背帶5兩端設置的搭鉤勾面II 12配合連接。所述的背帶5上設有調節扣13。所述的支撐桿I超出肩膀30cm。本技術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所述的支撐桿I下端卡接有卡環8,卡環8 一側設有勾板7 ;支撐板3外側設有與勾板7相配合的勾扣6 ;所述的支撐板3兩側分別連接有橫向連接帶4,橫向連接帶4 一端外側設有搭鉤絨面I 9,另一端內側設有與搭鉤絨面I 9相配合的搭鉤勾面I 10,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并且使輸液人員行動自如;所述的搭鉤絨面II 11與背帶5兩端設置的搭鉤勾面II 12配合連接,防止本技術在輸液過程中下滑,造成安全隱患;所述的背帶5上設有調節扣13,根據輸液者的肩寬調節背帶5的長度,以很好的固定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解決了輸液人員在輸液過程中不能隨意移動及單獨的吊瓶支撐架占地面積大的問題。2)所述的搭鉤絨面II與背帶兩端設置的搭鉤勾面II配合連接,且背帶上設有調節扣,根據輸液者的肩寬調節背帶的長度,以很好的固定本技術,防止本技術在輸液過程中下滑,造成的安全隱患。3)所述的支撐桿超出肩膀30cm,增加了輸液壓力,防止了回血現象。【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背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支撐桿I,掛鉤2,支撐板3,橫向連接帶4,背帶5,勾扣6,勾板7,卡環8,搭鉤絨面I 9,搭鉤勾面I 10,搭鉤絨面II 11,搭鉤勾面II 12,調節扣13。【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1、附圖2對本技術的結構及其有益效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如圖1所示,包括支撐桿I,支撐板3及設置在支撐桿I上方的掛鉤2 ;所述的支撐桿I下端卡接有卡環8,卡環8 —側設有勾板7 ;所述的支撐板3外側設有與勾板7相配合的勾扣6 ;所述的支撐板3兩側分別連接有橫向連接帶4,橫向連接帶4 一端外側設有搭鉤絨面I 9,另一端內側設有與搭鉤絨面I 9相配合的搭鉤勾面I 10。所述的兩個橫向連接帶4外側對稱的設有搭鉤絨面II 11。所述的搭鉤絨面II 11與背帶5兩端設置的搭鉤勾面II 12配合連接。所述的背帶5上設有調節扣13。所述的支撐桿I超出肩膀30cm。輸液時,將橫向連接帶4 一端外側設有的搭鉤絨面I 9與另一端內側設有與搭鉤絨面I 9相配合的搭鉤勾面I 10粘接于輸液者的一條大胳膊上,然后將所述的勾板7與卡環8上設置的勾扣6卡接,然后將吊瓶粘上瓶帶,掛在掛鉤2上,然后進行輸液,輸液管的針頭扎在輸液者與固定該裝置相對的另一條手臂上,由于所述的支撐桿I超出肩膀30cm,因此不會發生回血現象。【權利要求】1.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包括支撐桿(1),支撐板(3)及設置在支撐桿(I)上方的掛鉤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桿⑴下端卡接有卡環(8),卡環⑶一側設有勾板(7);所述的支撐板(3)外側設有與勾板(7)相配合的勾扣(6);所述的支撐板(3)兩側分別連接有橫向連接帶(4),橫向連接帶(4) 一端外側設有搭鉤絨面I (9),另一端內側設有與搭鉤絨面I (9)相配合的搭鉤勾面I (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橫向連接帶(4)外側對稱的設有搭鉤絨面II (1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鉤絨面II (11)與背帶(5)兩端設置的搭鉤勾面II (12)配合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帶(5)上設有調節扣(13)。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桿(I)超出肩膀30cm。【文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捷肩扛式輸液裝置的支撐架,包括支撐桿(1),支撐板(3)及設置在支撐桿(1)上方的掛鉤(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桿(1)下端卡接有卡環(8),卡環(8)一側設有勾板(7);所述的支撐板(3)外側設有與勾板(7)相配合的勾扣(6);所述的支撐板(3)兩側分別連接有橫向連接帶(4),橫向連接帶(4)一端外側設有撘鉤絨面Ⅰ(9),另一端內側設有與撘鉤絨面Ⅰ(9)相配合的搭鉤勾面Ⅰ(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兆紅,鞏亞琴,
申請(專利權)人:丁兆紅,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甘肅;6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