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汽車變速器倒擋機構,包括輸入軸、中間軸、倒擋軸以及差速器,輸入軸上設置有輸入軸軸齒,在中間軸上空套有中間軸一擋齒輪,該中間軸一擋齒輪與輸入軸軸齒嚙合,在中間軸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一側套裝有中間軸一擋同步器,在中間軸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中間軸軸齒;在倒擋軸上空套有倒擋空轉齒輪,該倒擋空轉齒輪與中間軸一擋齒輪嚙合,在倒擋軸上位于倒擋空轉齒輪的一側套裝有倒擋同步器,在倒擋軸上位于倒擋空轉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倒擋軸軸齒;所述中間軸軸齒、倒擋軸軸齒均與差速器的大齒輪嚙合。該汽車變速器倒擋機構能夠避免掛倒擋時的停頓,消除掛倒擋時的齒輪之間的沖擊,而且能夠縮短變速器的軸向長度。(*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汽車變速器倒擋機構,包括輸入軸、中間軸、倒擋軸以及差速器,輸入軸上設置有輸入軸軸齒,在中間軸上空套有中間軸一擋齒輪,該中間軸一擋齒輪與輸入軸軸齒嚙合,在中間軸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一側套裝有中間軸一擋同步器,在中間軸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中間軸軸齒;在倒擋軸上空套有倒擋空轉齒輪,該倒擋空轉齒輪與中間軸一擋齒輪嚙合,在倒擋軸上位于倒擋空轉齒輪的一側套裝有倒擋同步器,在倒擋軸上位于倒擋空轉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倒擋軸軸齒;所述中間軸軸齒、倒擋軸軸齒均與差速器的大齒輪嚙合。該汽車變速器倒擋機構能夠避免掛倒擋時的停頓,消除掛倒擋時的齒輪之間的沖擊,而且能夠縮短變速器的軸向長度。【專利說明】汽車變速器倒擋機構
本技術涉及汽車變速器,具體涉及一種汽車變速器倒擋機構。
技術介紹
現市場上主流的變速器倒擋布置結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滑動式結構,一種是借助五擋實現同步的結構。其中,滑動式結構沒有同步器,掛倒擋時依靠倒擋空轉齒輪直接滑進倒擋另外兩個齒輪之間嚙合,這種結構屬于直齒強制嚙合掛擋,必然會因齒輪的輪齒之間的沖擊而降低掛倒擋品質,而且因為掛擋時輸入軸是自然停轉,所以一般該結構變速器車輛都要求掛倒擋時停頓3S,用戶如果不注意3S停頓則容易出現掛倒擋時力大、打齒、卡滯、倒擋失敗率高以及這類問題帶來的倒擋壽命減短的問題。借助五擋同步器同步的結構因為有了同步功能,掛倒擋時就不需停頓3S,可以有效避免倒擋操作力大、打齒及失敗率高的問題,但因為掛倒擋時仍舊依靠倒擋空轉齒輪直接滑進另外兩個齒輪之間實現嚙合,換擋品質仍然受到一定影響。上述兩種倒檔機構,都需要在軸向上單獨布置一對倒檔齒輪副,這造成變速器的軸向尺寸增加,影響整個發動機的布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變速器倒擋機構,其能夠避免掛倒擋時的停頓,消除掛倒擋時齒輪之間的沖擊。本技術所述汽車變速器倒擋機構,包括輸入軸、中間軸、倒擋軸以及差速器,輸入軸上設置有輸入軸軸齒,在中間軸上空套有中間軸一擋齒輪,該中間軸一擋齒輪與輸入軸軸齒嚙合,在中間軸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一側套裝有中間軸一擋同步器,在中間軸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中間軸軸齒;在倒擋軸上空套有倒擋空轉齒輪,該倒擋空轉齒輪與中間軸一擋齒輪嚙合,在倒擋軸上位于倒擋空轉齒輪的一側套裝有倒擋同步器,在倒擋軸上位于倒擋空轉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倒擋軸軸齒;所述中間軸軸齒、倒擋軸軸齒均與差速器的大齒輪嚙合。本技術中,輸入軸的輸入軸軸齒既作為輸入軸一擋齒輪,也作為輸入軸倒擋齒輪使用;中間軸一擋齒輪在倒擋時作為中間軸倒擋齒輪使用。掛一擋時,輸入軸的輸入軸軸齒作為輸入軸一擋齒輪使用,中間軸一擋同步器與中間軸一擋齒輪接合,倒擋同步器與倒擋空轉齒輪分離。掛一擋時的動力傳遞過程是:輸入軸軸齒(此時作為輸入軸一擋齒輪使用)逆時針旋轉,輸入軸軸齒帶動與其嚙合的中間軸一擋齒輪順時針旋轉,與中間軸一擋齒輪接合的中間軸一擋同步器順時針旋轉,中間軸一擋同步器帶動中間軸以及中間軸軸齒順時針旋轉,中間軸軸齒帶動與其嚙合的差速器大齒輪逆時針旋轉,與輸入軸的運動方向相同。掛倒擋時,輸入軸的輸入軸軸齒作為輸入軸倒擋齒輪使用,中間軸一擋同步器與中間軸一擋齒輪分離,倒擋同步器與倒擋空轉齒輪接合。掛倒擋時的動力傳遞過程是:輸入軸軸齒(此時作為輸入軸倒擋齒輪使用)逆時針旋轉,輸入軸軸齒帶動與其嚙合的中間軸一擋齒輪(此時作為中間軸倒擋齒輪使用)順時針旋轉,中間軸一擋齒輪帶動與其嚙合的倒擋空轉齒輪逆時針旋轉,與倒擋空轉齒輪接合的倒擋同步器逆時針旋轉,倒擋同步器帶動倒擋軸以及倒擋軸軸齒逆時針旋轉,倒擋軸軸齒帶動與其嚙合的差速器大齒輪順時針旋轉,與輸入軸的運動方向相反,從而實現倒擋功能。本技術由于在倒擋軸上設置了獨立的倒擋同步器,并在倒擋時借用了輸入軸一擋齒輪和中間軸一擋齒輪作為輸入軸倒擋齒輪和中間軸倒擋齒輪來使用,因而在掛倒擋時輸入軸無需自然停轉,而是通過中間軸一擋同步器與倒擋同步器二者之間的不同接合分離行為來實現掛倒擋入擋,避免了掛倒擋時的停頓時間;而且,在倒擋時不再依靠直齒滑進入擋,避免了原來直齒滑進入擋時輪齒之間的沖擊,延長了齒輪壽命,提高了掛倒擋的掛擋品質。另外,本技術的倒擋結構由于借用了一擋齒輪副,輸入軸及中間軸上不再需要單獨設計輸入軸倒擋齒輪,縮短了變速器的軸向長度,使得變速器更易布置。【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動力傳動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平面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軸測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圖2以及圖3所示,所述汽車變速器倒擋機構,包括輸入軸2、中間軸4、倒擋軸7以及差速器,輸入軸2的軸齒作為輸入軸軸齒I,在中間軸4上空套有中間軸一擋齒輪3,該中間軸一擋齒輪3與輸入軸軸齒I嚙合,在中間軸4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一側套裝有中間軸一擋同步器9,在中間軸4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中間軸軸齒41 ;在倒擋軸7上空套有倒擋空轉齒輪5,該倒擋空轉齒輪5與中間軸一擋齒輪3嚙合,在倒擋軸7上位于倒擋空轉齒輪5的一側套裝有倒擋同步器6,在倒擋軸7上位于倒擋空轉齒輪5的另一側設置有倒擋軸軸齒71 ;所述中間軸軸齒41、倒擋軸軸齒71均與差速器的大齒輪8嚙合。本技術中,輸入軸2的輸入軸軸齒I既作為輸入軸一擋齒輪,也作為輸入軸倒擋齒輪使用。掛一擋時,輸入軸2的輸入軸軸齒I作為輸入軸一擋齒輪使用,中間軸4 一擋同步器9與中間軸一擋齒輪3接合,倒擋同步器6與倒擋空轉齒輪5分離。掛一擋時的動力傳遞過程是:輸入軸軸齒I此時作為輸入軸一擋齒輪逆時針旋轉,輸入軸軸齒I帶動與其嚙合的中間軸一擋齒輪3順時針旋轉,與中間軸一擋齒輪3接合的中間軸一擋同步器9順時針旋轉,中間軸一擋同步器9帶動中間軸4以及中間軸軸齒41順時針旋轉,中間軸軸齒41帶動與其嚙合的差速器大齒輪8逆時針旋轉,與輸入軸的運動方向相同。掛倒擋時,輸入軸2的輸入軸軸齒I作為輸入軸倒擋齒輪使用,中間軸一擋同步器9與中間軸一擋齒輪3分離,倒擋同步器6與倒擋空轉齒輪5接合。掛倒擋時的動力傳遞過程是:輸入軸軸齒I此時作為輸入軸倒擋齒輪使用逆時針旋轉,輸入軸軸齒I帶動與其嚙合的中間軸一擋齒輪3 (此時作為中間軸倒擋齒輪使用)順時針旋轉,中間軸一擋齒輪3帶動與其嚙合的倒擋空轉齒輪5逆時針旋轉,與倒擋空轉齒輪5接合的倒擋同步器6逆時針旋轉,倒擋同步器6帶動倒擋軸7以及倒擋軸軸齒71逆時針旋轉,倒擋軸軸齒71帶動與其嚙合的差速器大齒輪8順時針旋轉,與輸入軸的運動方向相反,從而實現倒擋功能。【權利要求】1.汽車變速器倒擋機構,包括輸入軸(2)、中間軸(4)、倒擋軸(7)以及差速器,輸入軸(2)上設置有輸入軸軸齒(I),其特征在于:在中間軸(4)上空套有中間軸一擋齒輪(3),該中間軸一擋齒輪(3)與輸入軸軸齒(I)嚙合,在中間軸(4)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一側套裝有中間軸一擋同步器(9),在中間軸(4)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中間軸軸齒(41);在倒擋軸(7)上空套有倒擋空轉齒輪(5),該倒擋空轉齒輪(5)與中間軸一擋齒輪(3)嚙合,在倒擋軸(7)上位于倒擋空轉齒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汽車變速器倒擋機構,包括輸入軸(2)、中間軸(4)、倒擋軸(7)以及差速器,輸入軸(2)上設置有輸入軸軸齒(1),其特征在于:在中間軸(4)上空套有中間軸一擋齒輪(3),該中間軸一擋齒輪(3)與輸入軸軸齒(1)嚙合,在中間軸(4)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一側套裝有中間軸一擋同步器(9),在中間軸(4)上位于中間軸一擋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中間軸軸齒(41);在倒擋軸(7)上空套有倒擋空轉齒輪(5),該倒擋空轉齒輪(5)與中間軸一擋齒輪(3)嚙合,在倒擋軸(7)上位于倒擋空轉齒輪(5)的一側套裝有倒擋同步器(6),在倒擋軸(7)上位于倒擋空轉齒輪(5)的另一側設置有倒擋軸軸齒(71);所述中間軸軸齒(41)、倒擋軸軸齒(71)均與差速器的大齒輪(8)嚙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文華,冉若愚,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