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飛機內飾件的連接結構,涉及飛機內飾,解決現有技術安裝過程多且裝飾效果較差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將帶有安裝托板(2)的可游動的連接扣座(3)反向固定于結構件(5)上,將帶有球鉸式凸起(42)的連接扣件(4)固定于內飾件(1)上,當連接扣件(4)的球鉸式凸起(42)穿過結構件(5)、安裝托板(2)以及連接扣座(3)的通孔(32)進入連接扣座(3)的球形鉸孔(31)內時,即可達到內飾件(1)與結構件(5)的可靠連接。該連接方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裝飾效果好且能實現飛機內飾件的快速拆裝,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飛機內飾件的連接結構,涉及飛機內飾,解決現有技術安裝過程多且裝飾效果較差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將帶有安裝托板(2)的可游動的連接扣座(3)反向固定于結構件(5)上,將帶有球鉸式凸起(42)的連接扣件(4)固定于內飾件(1)上,當連接扣件(4)的球鉸式凸起(42)穿過結構件(5)、安裝托板(2)以及連接扣座(3)的通孔(32)進入連接扣座(3)的球形鉸孔(31)內時,即可達到內飾件(1)與結構件(5)的可靠連接。該連接方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裝飾效果好且能實現飛機內飾件的快速拆裝,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專利說明】飛機內飾件的連接結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飛機內飾,尤其涉及一種飛機內飾件的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傳統的飛機內飾件采用緊固件與結構件連接,并常常運用內飾插條遮蓋緊固件,安裝過程多且裝飾效果較差,無法達到快速拆裝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飛機內飾件的連接結構,可有效改善裝飾效果,且能使內飾件快速拆裝,連接可靠,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飛機內飾件的連接結構,包括:安裝托板、連接扣座、球鉸式連接扣件、結構件,安裝托板的一面具有供連接扣座插入且能游動的“T”形槽,另一面為平面,通過膠接或鉚接方式與結構件連接;連接扣座具有“T”形結構,其“T”形結構的一個端面可插入安裝托板的“T”形槽內,在垂直于“T”形端面的中間具有通孔和球形鉸孔,球形鉸孔的直徑大于通孔的直徑,球形鉸孔的橫截面為圓形;球鉸式連接扣件具有“T”型結構,其“T”形結構的一個端面為平面,通過膠接或鉚接方式與飛機內飾件連接;垂直于該端面的另一端具有可變形的球鉸式凸起,包括位于底部的柱狀部分和位于頂部的球狀部分,球狀部分的最大直徑大于柱狀部分的外徑,且二者之間通過球面過度,在球狀部分的中間沿其軸向設置有凹槽,連接扣件的球鉸凸起可與連接扣座的球形鉸孔配合;連接扣件的球鉸式凸起穿過結構件、安裝托板以及連接扣座的通孔進入連接扣座的球形鉸孔內將飛機內飾件與結構件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克服傳統的飛機內飾件的緊固件連接方法的安裝過程多且效果較差,內飾件無法快速拆裝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穎的飛機內飾件連接方法,可有效改善裝飾效果,且能使內飾件快速拆裝,連接可靠,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飛機內飾件連接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飛機內飾件連接剖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安裝托板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連接扣座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連接扣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飛機內飾件的連接結構,如圖1、2、3、4、5所示,包括:安裝托板2、連接扣座3、球鉸式連接扣件4、結構件5,安裝托板2的一面具有供連接扣座3插入且能游動的“T”形槽21,另一面為平面,通過膠接或鉚接方式與結構件5連接;連接扣座3具有“T”形結構,其“T”形結構的一個端面可插入安裝托板2的“T”形槽21內,在垂直于“T”形端面的中間具有通孔32和球形鉸孔31,球形鉸孔31的直徑大于通孔32的直徑,球形鉸孔31的橫截面為圓形;球鉸式連接扣件4具有“T”型結構,其“T”形結構的一個端面為平面,通過膠接或鉚接方式與飛機內飾件I連接;垂直于該端面的另一端具有可變形的球鉸式凸起42,包括位于底部的柱狀部分41和位于頂部的球狀部分42,球狀部分42的最大直徑大于柱狀部分41的外徑,且二者之間通過球面過度,在球狀部分42的中間沿其軸向設置有凹槽43,連接扣件4的球鉸凸起42可與連接扣座3的球形鉸孔31配合。連接扣件4的球鉸式凸起42穿過結構件5、安裝托板2以及連接扣座3的通孔32進入連接扣座3的球形鉸孔31內將飛機內飾件I與結構件5連接。安裝時,首先,在結構件5上開設長圓形通孔,其最小直徑與安裝托板2的通孔22直徑相同,將帶有安裝托板2的可游動的連接扣座3反向固定于結構件5上,使安裝托板2的通孔22與結構件5的通孔中央重合;其次,將帶有球鉸式凸起42的連接扣件4固定于飛機內飾件I上;最后,按壓飛機內飾件I上的連接扣件4處,使連接扣件4的球鉸式凸起42穿過結構件5、安裝托板2以及連接扣座3的通孔32進入連接扣座3的球形鉸孔31內,SP可實現飛機內飾件I與結構件5之間的連接。【權利要求】1.一種飛機內飾件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托板(2)、連接扣座(3)、球鉸式連接扣件(4)、結構件(5), 安裝托板(2)的一面具有供連接扣座(3)插入且能游動的“T”形槽(21),另一面為平面,通過膠接或鉚接方式與結構件(5)連接; 連接扣座(3)具有“T”形結構,其“T”形結構的一個端面可插入安裝托板(2)的“T”形槽(21)內,在垂直于“T”形端面的中間具有通孔(32)和球形鉸孔(31),球形鉸孔(31)的直徑大于通孔(32)的直徑,球形鉸孔(31)的橫截面為圓形; 球鉸式連接扣件(4)具有“T”型結構,其“T”形結構的一個端面為平面,通過膠接或鉚接方式與飛機內飾件(I)連接;垂直于該端面的另一端具有可變形的球鉸式凸起(42),包括位于底部的柱狀部分(41)和位于頂部的球狀部分(42),球狀部分(42)的最大直徑大于柱狀部分(41)的外徑,且二者之間通過球面過度,在球狀部分(42)的中間沿其軸向設置有凹槽(43),連接扣件(4)的球鉸凸起(42)可與連接扣座(3)的球形鉸孔(31)配合; 連接扣件(4)的球鉸式凸起(42 )穿過結構件(5 )、安裝托板(2 )以及連接扣座(3 )的通孔(32 )進入連接扣座(3 )的球形鉸孔(31)內將飛機內飾件(I)與結構件(5 )連接。【文檔編號】B64D11/00GK103963976SQ201310039767【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日 【專利技術者】何啟國, 楊靜 申請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飛機內飾件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托板(2)、連接扣座(3)、球鉸式連接扣件(4)、結構件(5),安裝托板(2)的一面具有供連接扣座(3)插入且能游動的“T”形槽(21),另一面為平面,通過膠接或鉚接方式與結構件(5)連接;連接扣座(3)具有“T”形結構,其“T”形結構的一個端面可插入安裝托板(2)的“T”形槽(21)內,在垂直于“T”形端面的中間具有通孔(32)和球形鉸孔(31),球形鉸孔(31)的直徑大于通孔(32)的直徑,球形鉸孔(31)的橫截面為圓形;球鉸式連接扣件(4)具有“T”型結構,其“T”形結構的一個端面為平面,通過膠接或鉚接方式與飛機內飾件(1)連接;垂直于該端面的另一端具有可變形的球鉸式凸起(42),包括位于底部的柱狀部分(41)和位于頂部的球狀部分(42),球狀部分(42)的最大直徑大于柱狀部分(41)的外徑,且二者之間通過球面過度,在球狀部分(42)的中間沿其軸向設置有凹槽(43),連接扣件(4)的球鉸凸起(42)可與連接扣座(3)的球形鉸孔(31)配合;連接扣件(4)的球鉸式凸起(42)穿過結構件(5)、安裝托板(2)以及連接扣座(3)的通孔(32)進入連接扣座(3)的球形鉸孔(31)內將飛機內飾件(1)與結構件(5)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啟國,楊靜,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