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調貼合機,包括機架、臺面板、壓緊裝置,所述機架上設有多根配合設置的支桿;所述臺面板上設有與支桿配合的滾動桿;所述機架底部設有用于控制支桿和滾動桿的電機;所述壓緊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兩側開分別設有兩個上下相交的安裝孔;所述下端的安裝孔內安裝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上端的安裝孔內安裝有壓桿;所述壓桿為可活動的一面呈平面的圓柱桿;所述固定桿與壓桿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壓桿一端連接有把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方案的一種可調貼合機,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可調貼合機,包括機架、臺面板、壓緊裝置,所述機架上設有多根配合設置的支桿;所述臺面板上設有與支桿配合的滾動桿;所述機架底部設有用于控制支桿和滾動桿的電機;所述壓緊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兩側開分別設有兩個上下相交的安裝孔;所述下端的安裝孔內安裝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上端的安裝孔內安裝有壓桿;所述壓桿為可活動的一面呈平面的圓柱桿;所述固定桿與壓桿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壓桿一端連接有把手;本技術方案的一種可調貼合機,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專利說明】—種可調貼合機
本技術涉及屬于一種可調貼合機,屬于模切機
。
技術介紹
一般的貼合機在對材料進行加工時,對于要求將不同材料疊加在一起的情況都需要分步進行操作,不能一次成型,在材料進行加工時,都有將材料壓緊的裝置來進行固定,這樣材料在加工過程中能夠保證平整,但是,由于材料的不同,材料在壓緊裝置內的厚度不同,如果不進行調整的話,不同材料的加工就必須先將壓緊裝置打開后再上料這樣不利于提高生產率,也提高了生產成本,不利于企業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以根據材料調節壓緊裝置的一體成型的可調貼合機。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調貼合機,包括機架、臺面板、壓緊裝置,所述機架上設有多根配合設置的支桿;所述臺面板上設有與支桿配合的滾動桿;所述機架底部設有用于控制支桿和滾動桿的電機;所述壓緊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兩側開分別設有兩個上下相交的安裝孔;所述下端的安裝孔內安裝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上端的安裝孔內安裝有壓桿;所述壓桿為可活動的一面呈平面的圓柱桿;所述固定桿與壓桿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壓桿一端連接有把手。優選的,所述滾動桿的組數為3組,每組2根。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技術方案的一種可調貼合機,通過將固定桿與壓桿安裝在兩個相交的安裝孔內,同時將壓桿一面設置成平面,這樣當材料厚度不同時,可以調節壓桿的方向來調節壓桿與固定桿之間的間隙,這樣方便上料,不需要將壓緊裝置打開后再關閉,通過支桿的設置以及與支桿配合的滾動桿的設置,在電機的帶動下配合運動,將要加工成一體的多層材料一次成型,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專利附圖】【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可調貼合機的示意圖;其中:1、機架;2、臺面板;3、支桿;4、滾動桿;5、電機;6、支架;7、安裝孔;8、固定桿;9、壓桿;10、把手;a、材料。【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可調貼合機,包括機架1、臺面板2、壓緊裝置,所述機架I上設有多根配合設置的支桿3 ;所述臺面板2上設有與支桿3配合的滾動桿4 ;所述機架I底部設有用于控制支桿3和滾動桿4的電機5 ;所述壓緊裝置包括支架6,所述支架6兩側開分別設有兩個上下相交的安裝孔7 ;所述下端的安裝孔7內安裝有固定桿8 ;所述固定桿8固定在支架6上;所述上端的安裝孔7內安裝有壓桿9 ;所述壓桿9為可活動的一面呈平面的圓柱桿;所述固定桿8與壓桿9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壓桿9 一端連接有把手10。貼合機在加工前,通過將固定桿8與壓桿9安裝在兩個相交的安裝孔7內,同時將壓桿9 一面設置成平面,這樣當材料厚度不同時,可以調節壓桿9的方向來調節壓桿9與固定桿8之間的間隙,這樣方便上料,不需要將壓緊裝置打開后再關閉,先將材料a安裝在支桿3上,材料a通過支桿3繞到下面,穿過壓緊裝置內的間隙,將材料再繞到與其配合的滾動桿4上,完成材料a安裝后,開啟電機5開關,在電機5的帶動下,材料a在支桿3上轉動,經過滾動桿4的貼合,將材料a先后的貼在一起,材料a從滾動桿4之間的間隙中經過貼合,一次成型后的成品從另一端出來,繞在下面的收集成品的支桿3上。本技術方案的一種可調貼合機,通過上述設計,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以上僅是本技術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權利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貼合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臺面板、壓緊裝置,所述機架上設有多根配合設置的支桿;所述臺面板上設有與支桿配合的滾動桿;所述機架底部設有用于控制支桿和滾動桿的電機;所述壓緊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兩側開分別設有兩個上下相交的安裝孔;所述下端的安裝孔內安裝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上端的安裝孔內安裝有壓桿;所述壓桿為可活動的一面呈平面的圓柱桿;所述固定桿與壓桿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壓桿一端連接有把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一體成型的貼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桿的組數為3組,每組2根。【文檔編號】B26F1/38GK203712769SQ201320869397【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6日 【專利技術者】杜宏舉 申請人:蘇州東福電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貼合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臺面板、壓緊裝置,所述機架上設有多根配合設置的支桿;所述臺面板上設有與支桿配合的滾動桿;所述機架底部設有用于控制支桿和滾動桿的電機;所述壓緊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兩側開分別設有兩個上下相交的安裝孔;所述下端的安裝孔內安裝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上端的安裝孔內安裝有壓桿;所述壓桿為可活動的一面呈平面的圓柱桿;所述固定桿與壓桿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壓桿一端連接有把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宏舉,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東福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