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造粒裝置,包括篩分裝置(1)、破碎裝置(2)、輥壓裝置(3)、減速箱(4)、皮帶輪(5)、電機(6)和機架(7),輥壓裝置(3)在機架(7)的上部,破碎裝置(2)在機架(7)的中部,篩分裝置(1)在機架(7)的下部,減速箱(4)位于輥壓裝置(3)的一側,由電機(6)通過皮帶輪(5)帶動運轉,減速箱(4)通過聯軸節(jié)(9)帶動輥壓裝置(3)的主動軋輥(14)轉動,該裝置穩(wěn)定性好、精度高:采用鑄鋼機體,經時效處理后具有穩(wěn)定性好,不變形的特點。同時軋輥選用特殊材料并做相應熱處理,增加了軋輥的使用周期。(*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種造粒裝置,包括篩分裝置(1)、破碎裝置(2)、輥壓裝置(3)、減速箱(4)、皮帶輪(5)、電機(6)和機架(7),輥壓裝置(3)在機架(7)的上部,破碎裝置(2)在機架(7)的中部,篩分裝置(1)在機架(7)的下部,減速箱(4)位于輥壓裝置(3)的一側,由電機(6)通過皮帶輪(5)帶動運轉,減速箱(4)通過聯軸節(jié)(9)帶動輥壓裝置(3)的主動軋輥(14)轉動,該裝置穩(wěn)定性好、精度高:采用鑄鋼機體,經時效處理后具有穩(wěn)定性好,不變形的特點。同時軋輥選用特殊材料并做相應熱處理,增加了軋輥的使用周期。【專利說明】一種造粒裝置
本技術是一種造粒裝置,屬于機械
。
技術介紹
在世界化肥總產量中顆粒肥料約占35%,在經濟發(fā)達的歐美地區(qū)顆粒肥料的消費量占總產量60%左右。顆粒肥料具有物理性能好、裝卸時不起塵、長期貯存不結塊、流動性好、施肥易散布、減少損失同時還可起到緩釋作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具備適應機械化施肥的特點。顆粒肥料及復混肥、混配肥是當今化肥發(fā)展趨勢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正是針對上述現有行業(yè)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設計提供的一種造粒裝置,其工作過程是物料在輥壓裝置、破碎裝置、篩分裝置共同作用下生產出合格的顆粒產品,通過更改輥套模孔尺寸及網板規(guī)格而生產出不同規(guī)格的顆粒產品。本專利技術屬于干法常溫造粒設備,是對各種粉體物料進行擠壓、破碎的加工設備,適用于氯化銨、硫胺、氯化鉀、硫酸鉀等物料的加工。其特點是操作簡單,能耗低,設備穩(wěn)定性好。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該種造粒裝置,包括篩分裝置(I)、破碎裝置(2)、輥壓裝置(3)、減速箱(4)、皮帶輪(5)、電機(6)和機架(7),輥壓裝置(3)在機架(7)的上部,破碎裝置⑵在機架(7)的中部,篩分裝置(I)在機架(7)的下部,減速箱(4)位于輥壓裝置(3)的一側,由電機(6)通過皮帶輪(5)帶動運轉,減速箱(4)通過聯軸節(jié)(9)帶動輥壓裝置(3)的主動軋輥(14)轉動,其特征在于:輥壓裝置(3)由主動鏈輪⑶、聯軸節(jié)(9)、偏心套(10)、端蓋(11)、機體(12)、被動軋輥(13)、主動軋輥(14)、齒輪(15)組成,主動軋輥(14)與被動軋輥(13)平行安裝在機體(12)內,主動鏈輪⑶安裝在聯軸節(jié)(9)上位于主動軋輥(14)的前端,安裝在機體(12)上的端蓋(11)內套有可自由轉動的偏心套(10),偏心套(10)上的偏心孔套裝在被動軋輥(13)上,在偏心套(10)轉動過程中被動軋輥(13)繞端蓋(11)中心轉動,以調節(jié)被動軋輥(13)與主動軋輥(14)的間隙,一對嚙合齒輪(15)分別安裝在主動軋輥(14)和被動乳棍(13)的后端;破碎裝置⑵由被動鏈輪(16)、側板(17)、被動破碎滾(18)、網板(19)、主動破碎滾(20)、齒輪(21)組成,側板(17)與網板(19)組成一開口空間,被動破碎滾(18)與主動破碎滾(20)安裝于該開口空間內,被動鏈輪(16)安裝在主動破碎滾(20)的前端,一對嚙合齒輪(21)安裝在主動破碎滾(20)和被動破碎滾(18)的后端,位于側板(17)外;安裝在聯軸節(jié)(9)上的主動鏈輪(8)通過鏈條帶動被動鏈輪(16)轉動。輥壓裝置(3)是由主動軋輥(14)與被動軋輥(13)相對轉動后,實現對物料的輥壓,由電機(6)通過皮帶輪(5)帶動運轉,減速箱(4)通過聯軸節(jié)(9)帶動輥壓裝置(3)的主動軋輥(14)轉動,一對嚙合齒輪(15)使主動軋輥(14)與被動軋輥(13)以相同的轉速相對轉動,通過調節(jié)端蓋(11)與偏心套(10)的相對位置關系而改變軋輥間隙,從而完成對不同物料的輥壓。破碎裝置由主動破碎滾(20)與被動破碎滾(18)相對轉動后,實現破碎過程的。安裝在聯軸節(jié)(9)上的主動鏈輪(8)通過鏈條帶動被動鏈輪(16)轉動。鏈輪(16)帶動安裝在側板(17)上的主動破碎滾(20)轉動。一對嚙合齒輪(21)使主動破碎滾(20)與被動破碎滾(18)以相同的轉速相對轉動后將物料破碎,網板(19)將尺寸過大的顆粒留在破碎裝置(2)中,其余顆粒落入篩分裝置(I),篩分出符合廠家需求的成品物料。【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產品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產品的輥壓裝置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產品的破碎裝置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詳述:參見附圖1?3所示,該種造粒裝置,包括篩分裝置1、破碎裝置2、輥壓裝置3、減速箱4、皮帶輪5、電機6和機架7,輥壓裝置3在機架7的上部,破碎裝置2在機架7的中部,篩分裝置I在機架7的下部,減速箱4位于輥壓裝置3的一側,由電機6通過皮帶輪5帶動運轉,減速箱4通過聯軸節(jié)9帶動棍壓裝置3的主動軋棍14轉動,其特征在于:輥壓裝置3由主動鏈輪8、聯軸節(jié)9、偏心套10、端蓋11、機體12、被動軋輥13、主動軋輥14、齒輪15組成,主動軋輥14與被動軋輥13平行安裝在機體12內,主動鏈輪8安裝在聯軸節(jié)9上位于主動軋輥14的前端,安裝在機體12上的端蓋11內套有可自由轉動的偏心套10,偏心套10上的偏心孔套裝在被動軋輥13上,在偏心套10轉動過程中被動軋輥13繞端蓋11中心轉動,以調節(jié)被動軋輥13與主動軋輥14的間隙,一對嚙合齒輪15分別安裝在主動軋輥14和被動軋輥13的后端;破碎裝置2由被動鏈輪16、側板17、被動破碎滾18、網板19、主動破碎滾20、齒輪21組成,側板17與網板19組成一開口空間,被動破碎滾18與主動破碎滾20安裝于該開口空間內,被動鏈輪16安裝在主動破碎滾20的前端,一對嚙合齒輪21安裝在主動破碎滾20和被動破碎滾18的后端,位于側板17外;安裝在聯軸節(jié)9上的主動鏈輪8通過鏈條帶動被動鏈輪16轉動。該造粒裝置的工作過程是:工步一:物料進入輥壓裝置3后,在重力和主動軋輥14與被動軋輥13相對轉動的作用下,將碾入軋輥之間的物料輥壓成帶有凸點的板條狀物料。工步二:經過輥壓裝置3的板條裝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破碎裝置2中。主動破碎滾20與被動破碎滾18開始擊打物料,由于物料薄厚有差異,所以物料多數會在薄弱處斷裂并形成固定形狀的顆粒,經過網板19過濾后,成品顆粒與粉料落入篩分裝置I。工步三:篩分裝置I將成品顆粒與粉料分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優(yōu)點是:節(jié)約和高效利用率:該設備的成粒率在60% — 90%之間,顆粒強度高,形狀美觀,產品質量聞。自動化程度高:將軋輥間隙調整合理,模孔對正后即可進行生產,整個過程簡單、方便,自動化高。設備穩(wěn)定性好、精度高:采用鑄鋼機體,經時效處理后具有穩(wěn)定性好,不變形的特點。同時軋輥選用特殊材料并做相應熱處理,增加了軋輥的使用周期。【權利要求】1.一種造粒裝置,包括篩分裝置(I)、破碎裝置(2)、輥壓裝置(3)、減速箱(4)、皮帶輪(5)、電機(6)和機架(7),輥壓裝置(3)在機架(7)的上部,破碎裝置(2)在機架(7)的中部,篩分裝置(I)在機架(7)的下部,減速箱(4)位于輥壓裝置(3)的一側,由電機(6)通過皮帶輪(5)帶動運轉,減速箱(4)通過聯軸節(jié)(9)帶動輥壓裝置(3)的主動軋輥(14)轉動,其特征在于:輥壓裝置(3)由主動鏈輪(8)、聯軸節(jié)(9)、偏心套(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造粒裝置,包括篩分裝置(1)、破碎裝置(2)、輥壓裝置(3)、減速箱(4)、皮帶輪(5)、電機(6)和機架(7),輥壓裝置(3)在機架(7)的上部,破碎裝置(2)在機架(7)的中部,篩分裝置(1)在機架(7)的下部,減速箱(4)位于輥壓裝置(3)的一側,由電機(6)通過皮帶輪(5)帶動運轉,減速箱(4)通過聯軸節(jié)(9)帶動輥壓裝置(3)的主動軋輥(14)轉動,其特征在于:輥壓裝置(3)由主動鏈輪(8)、聯軸節(jié)(9)、偏心套(10)、端蓋(11)、機體(12)、被動軋輥(13)、主動軋輥(14)、齒輪(15)組成,主動軋輥(14)與被動軋輥(13)平行安裝在機體(12)內,主動鏈輪(8)安裝在聯軸節(jié)(9)上位于主動軋輥(14)的前端,安裝在機體(12)上的端蓋(11)內套有可自由轉動的偏心套(10),偏心套(10)上的偏心孔套裝在被動軋輥(13)上,在偏心套(10)轉動過程中被動軋輥(13)繞端蓋(11)中心轉動,以調節(jié)被動軋輥(13)與主動軋輥(14)的間隙,一對嚙合齒輪(15)分別安裝在主動軋輥(14)和被動軋輥(13)的后端;破碎裝置(2)由被動鏈輪(16)、側板(17)、被動破碎滾(18)、網板(19)、主動破碎滾(20)、齒輪(21)組成,側板(17)與網板(19)組成一開口空間,被動破碎滾(18)與主動破碎滾(20)安裝于該開口空間內,被動鏈輪(16)安裝在主動破碎滾(20)的前端,一對嚙合齒輪(21)安裝在主動破碎滾(20)和被動破碎滾(18)的后端,位于側板(17)外;安裝在聯軸節(jié)(9)上的主動鏈輪(8)通過鏈條帶動被動鏈輪(16)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春海,陳少輝,王開春,杜鵑,洪振宇,
申請(專利權)人:國營第一二一廠,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