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其包括:前殼;扣合在所述前殼之上的后殼;緊固設置在所述后殼內部、且其上設有接線座子的PCB板;設置在所述后殼與PCB板之間且與所述PCB板和/或后殼固定連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與所述后殼限定出一線纜活動空間;以及,一端部與外部線纜電性連接并緊固設置在所述固定架之上、另一端部連接至所述接線座子的內部分支電纜端子。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避免在一些具有前殼以及后殼并采用旋轉扣合(例如螺紋)的結構的攝像機內部,在攝像機的拆卸過程中,由于線纜容易在攝像機內部產生纏繞,以致使得設置于PCB板上的接線座子容易脫落、甚至損壞PCB板上元器件的問題。(*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
本技術涉及監控攝像機領域,具體而言,尤其一種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
技術介紹
在監控攝像機領域中,半球型攝像機采用螺紋旋轉裝配方式設計已越來越普遍,由于其價格低廉、體積較小、安裝維護方便,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平安城市、平安校園、機場、智能小區等各種場所。現有的半球型攝像機整體結構往往較小,內部空間往往是有限的。并且隨著市場對半球型網絡攝像機的需求增多,半球型攝像機逐步由模擬化走向網絡數字化已成為必然的趨勢。除此之外,半球型網絡攝像機相比半球形模擬攝像機而言,其在PCB板數量及拖尾線接口插座的數量上都有較大程度的增加,因此在保持現有半球型網絡攝像機的整體規格與現有的半球形模擬攝像機一致的前提之下基于其空間的限制,現有的半球型網絡攝像機在裝配過程中會產生如下幾個問題:①由于在裝配人員對所述半球型網絡攝像機進行裝配時需要對半球的后殼進行旋轉擰緊,以致在旋轉擰緊的過程中導致連接至所述半球型網絡攝像機的線纜(例如所述線纜連接至半球型網絡攝像機內部的PCB板上)產生纏繞現象,從而極容易導致該線纜的接線座子脫落,造成上電不良進而需要頻繁返工的現象。②當維護人員在現場及產線對半球型網絡攝像機進行拆卸維護時,必須先擰掉半球型網絡攝像機的緊固螺釘及防水圈,否則直接拆卸時會造成所述線纜刮壞半球型網絡攝像機內部的PCB板元器件。并且,本專利技術人發現,在拆卸過程中,即使先擰掉半球型網絡攝像機的緊固螺釘及防水圈,但由于還是需要對該半球進行旋轉拆機,其與該半球相連的線纜同樣會在旋轉的作用下產生纏繞現象,以致同樣會存在損壞PCB板元器件及接線座子的現象。技術內容為了解決現有的攝像機(例如半球型網絡攝像機)在進行拆卸的過程中容易造成線纜纏繞并牽扯設置于PCB板上的接線座子以致其脫落、甚至損壞PCB板上元器件的問題,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實施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包括:前殼;扣合在所述前殼之上的后殼;緊固設置在所述后殼內部、且其上設有接線座子的PCB板;設置在所述后殼與PCB板之間且與所述PCB板和/或后殼固定連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與所述后殼限定出一線纜活動空間;以及,一端部與外部線纜電性連接并緊固設置在所述固定架之上、另一端部連接至所述接線座子的內部分支電纜端子。優選地,所述的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還包括:一端部電性連接至所述內部分支電纜端子、另一端部連接至外部線纜的局部纏繞多芯細電纜。優選地,所述的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還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后殼之上且與所述固定架設置的軸承,在所述軸承上設置有以讓所述局部纏繞多芯細電纜或外部線纜穿過的通孔。優選地,所述軸承與固定架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外部線纜的外側壁與軸承的通孔過盈配合,或所述外部線纜的外側壁與軸承的通孔內側壁通過膠水粘合。優選地,所述固定架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在后殼之上。優選地,所述接線座子設置在PCB板上朝向所述固定架的一側。通過上述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采用本技術,可避免在一些具有前殼以及后殼并采用旋轉扣合(例如螺紋)的結構的攝像機內部,在攝像機的拆卸過程中,由于線纜容易在攝像機內部產生纏繞,以致使得設置于PCB板上的接線座子容易脫落、甚至損壞PCB板上元器件的問題。采用本技術提供的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可以提高安裝維護人員在攝像機維護時的工作效率,并減少攝像機被損壞的概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的拆分結構示意。在附圖1和2中,相應標號所對應的結構如下:1-后殼、2-前殼、3-軸承、4-固定架、5-PCB板、6-緊固螺釘、7-內部分支電纜端子、8-局部纏繞多芯細電纜、9-外部電纜、I O-螺紋機構、11 -透鏡、12-鏡頭、13-線纜活動空間,以及14-接線座子。本技術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異效果,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以及附圖做進一步的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所述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術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參考圖1以及圖2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包括:前殼2 ;扣合在所述前殼2之上的后殼I ;緊固設置在所述后殼I內部、且其上設有接線座子14的PCB板5 ;設置在所述后殼I與PCB板5之間且與所述PCB板5和/或后殼I固定連接的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與所述后殼I限定出一線纜活動空間13 ;以及,一端部與外部線纜9電性連接并緊固設置在所述固定架4之上、另一端部連接至所述接線座子14的內部分支電纜端子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攝像機結構為具有前殼2以及后殼1、所述前殼2以及后殼I采用旋轉扣合(例如通過螺紋機構連接)的結構的攝像機。在所述前殼2中,被布置了相應的透鏡11、鏡頭12等組件,其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共知,這里對其詳細內容不做一一記述。應當理解,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前” “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實施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元件或結構必須具有該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例如,在某些具體實施應用當中,所述前殼也可以在稱謂上稱作后殼或其他稱謂。在裝配或拆卸上述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時,例如裝配過程中,安裝人員只需要將所述后殼I通過旋轉的方式扣合至所述前殼2之上,在此旋緊過程中,由于固定架4與PCB板5之間為相對靜止關系,因此其兩端分別固定在固定架4以及PCB板5之上的所述內部分支電纜端子7亦與之保持相對靜止,不會產生纏繞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與所述內部分支電纜端子7電性連接的外部線纜9會因為后殼I的旋轉而產生纏繞現象,但該纏繞現象并不會造成PCB板5上相關電子元器件的損傷,同樣也會不會導致所述內部分支電纜端子7從PCB板5之上的接線座子14上脫落。在本實施例中,由于固定架4與所述后殼I限定出了一線纜活動空間13,因此允許所述外部線纜9在此處纏繞相應的圈數,例如3-4圈或其他與實際應用場合相適應的圈數。本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的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還包括:一端部電性連接至所述內部分支電纜端子7、另一端部連接至外部線纜9的局部纏繞多芯細電纜8。繼續參考圖1所示,在本優選實施方式中,在后殼I內部設置一與內部分支電纜端子7相連并引出至外部線纜9的局部纏繞多芯細電纜8。所述局部纏繞多芯細電纜8相比外部線纜9而言,具有更小的橫截面,因此在局部纏繞多芯細電纜8伴隨后殼I的旋緊過程中,能夠減少線纜纏繞產生的阻力以及減少線纜纏繞后的體積。[0041 ] 優選地,所述的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還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后殼I之上且與所述固定架4設置的軸承3,在所述軸承3上設置有以讓所述局部纏繞多芯細電纜8或外部線纜9穿過的通孔(圖中未示出)。同樣地,在所述后殼I上,同樣設置有與所述設置于軸承3上相對應的孔(圖中未示出),以便外部線纜9能夠伸入所述后殼I的內部,以與PC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殼(2);扣合在所述前殼(2)之上的后殼(1);緊固設置在所述后殼(1)內部、且其上設有接線座子(14)的PCB板(5);設置在所述后殼(1)與PCB板(5)之間且與所述PCB板(5)和/或后殼(1)固定連接的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與所述后殼(1)限定出一線纜活動空間(13);以及,一端部與外部線纜(9)電性連接并緊固設置在所述固定架(4)之上、另一端部連接至所述接線座子(14)的內部分支電纜端子(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殼(2); 扣合在所述前殼(2)之上的后殼(I); 緊固設置在所述后殼(I)內部、且其上設有接線座子(14)的PCB板(5); 設置在所述后殼(I)與PCB板(5)之間且與所述PCB板(5)和/或后殼(I)固定連接的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與所述后殼(I)限定出一線纜活動空間(13); 以及,一端部與外部線纜(9)電性連接并緊固設置在所述固定架(4)之上、另一端部連接至所述接線座子(14)的內部分支電纜端子(7)。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電纜纏繞的攝像機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一端部電性連接至所述內部分支電纜端子(7)、另一端部連接至外部線纜(9)的局部纏繞多芯細電纜(8)。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電纜纏繞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亞,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中興力維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