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快速培育鳳丹實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1)種子精選、清洗、清毒;(2)種子濕沙層積;(3)人工提前打破鳳丹種子上胚軸休眠;(4)種子成苗;(5)大田定值;(6)大田管理。本發明專利技術是應用人工方法提前打破鳳丹種籽上胚軸體,然后在溫室播種11~12月即可出苗,待到第二年春季三月中旬前后大田定植。本發明專利技術將鳳丹實生苗的出苗時間提前3~4個月,與傳統大田種籽播種相比提前定植7~8個月,有效的減少培苗占用的土里和管理的人工。同時由于快速培苗使用的是基質,可大大減少種苗病、蟲感染,減少病蟲害和降低成本,有效的促進了牡丹丹鳳產業的快速發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快速培育方法,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鳳丹”是安徽的名貴中藥材之一,也是中國牡丹的一種。近年來在繼續開發“鳳丹皮”用藥的基礎上,也在進一步探索“鳳丹籽”油用健身開發,從而推動鳳丹產業的不斷發展。隨著“鳳丹”種苗需求量越來越大,如何快速配需鳳丹實生苗,縮短培育時間,降低培育成本,提高種苗質量是當前生產研究應用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來,一些農林專家通過提純復壯和引用傳統方法種籽大田播種等方法培育,都難以解決培育成本高,時間長和易感染病、蟲害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解決鳳丹實生苗培育成本高、時間長和易感染病、蟲害等問題,提供。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1)種子精選、清洗、清毒:首先對鳳丹種子進行人工篩選,去除干癟、發霉的種子,然后用清水侵泡洗凈,去除附在水面上的不飽滿的種子;然后用清洗液浸泡消毒I~2小時;(2)種子濕沙層積:取三倍于種子體積的沙子,在自封袋內,每鋪一層沙子其上鋪一層種子,分層裝入沙和種子;在裝滿后,將自封袋口敞開,并在袋上開有均勻布滿小孔;將自封袋在20~25° C溫度下貯藏;(3)人工提前打破鳳丹種子上胚軸休眠:取根長超過4cm的沙藏后的種子,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侵泡20~28小時,進行打破上胚軸休眠處理;(4)種子成苗:將種子用清水洗凈后,播種于50穴的穴盤內;(5)大田定值:培育成苗的丹鳳實生苗,在3月中旬前后按大田栽植標準定值;(6)大田管理。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步驟一中的清洗液為濃度0.5~5%的高錳酸鉀溶液。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步驟二中的細沙為滅菌處理后的細沙,沙的含水量為50% ~60%。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步驟二中的每層沙的厚度為3~5cm。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植物生長調節劑為赤霉素溶液,其濃度為200~400mg/L。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步驟四中穴盤的基質為腐葉土、經腐熟的鋸末和經腐熟的雞糞,其體積比為4:3:3。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步驟五中鳳丹實生苗的定植應淺栽,并澆選定根水。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步驟六中春、夏時節可適當套種少量芝麻作物。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步驟三人工提前打破鳳丹種子上胚軸休眠的方法還可以是當70~80%數量的鳳丹種子的根長超過4cm時,將鳳丹種子置于4° C±l° C的恒溫下20~30天。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是應用人工方法提前打破鳳丹種籽上胚軸體,然后在溫室播種11~12月即可出苗,待到第二年春季三月中旬前后大田定植。本專利技術將鳳丹實生苗的出苗時間提前3~4個月,與傳統大田種籽播種相比提前定植7~8個月,有效的減少培苗占用的土里和管理的人工。同時由于快速培苗使用的是基質,可大大減少種苗病、蟲感染,減少病蟲害和降低成本,有效的促進了牡丹丹鳳產業的快速發展。【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其步驟如下: (I)種子精選、清洗、清毒:在鳳丹果實自然成熟期采收,堆積在陰涼處待果皮裂開時取出種子晾干。首先對鳳丹種子進行人工篩選,去除干癟、發霉的種子,然后用清水侵泡洗凈,去除附在水面上的不飽滿的種子;然后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I~2小時,取出晾干;所用高錳酸鉀溶液的濃度為0.5%、1%、1.5%、2%、2.5%、3%、3.5%、4%、4.5%或者5%,根據果實的實際情況選取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2)種子濕沙層積:采用100° C蒸汽或者高壓蒸汽滅菌鍋對細沙或者河沙進行滅菌處理。將進行滅菌處理后的沙子用噴清水潤濕,沙的含水量為50%~60%,以“手握成團、一觸即散”為標準。取三倍于種子體積的沙放入自封袋內,每鋪一層3、4或5cm的沙子其上鋪一層種子,分層裝入沙和種子;在裝滿后,將自封袋口敞開,并在袋上開有均勻布滿小孔;將自封袋在20~25° C溫度下貯藏。將自封袋放于背陰的倉庫內貯藏,應注意通風,以防止種子缺氧后腐爛。當然也可以將自封袋換成用塑料薄膜包裹,以提高生產效率,使用塑料薄膜印注意留取通氣口。在自封袋或塑料薄膜上開有小孔,有利于透氣,否則容易導致病菌滋生,使種子發霉。在沙藏期間,每天應檢查沙的濕度情況,當沙表面變干時需及時向沙噴水,維持濕度標準。(3)人工提前打破鳳丹種子上胚軸休眠:本專利技術提供兩種提前打破鳳丹種子上胚軸休眠的方法,方法一:沙藏40天左右,鳳丹種子開始生根,取根長超過4cm的沙藏后的種子,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侵泡20、22、24、26或者28小時,進行打破上胚軸休眠處理;植物生長調節劑選用GA3即赤霉素溶液效果最好,其濃度為200 mg/L、300 mg/L或者400 mg/L。其侵泡時間和GA3溶液濃度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方法二:當觀察到70~80%數量的鳳丹種子的根長超過4cm時,將鳳丹種子置于4° C誤差不超過1° C的恒溫下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天即可打破上胚軸休眠。其置于4° C恒溫下的具體時間根據種子的實際情況而定。(4)種子成苗:將侵泡過GA3溶液的種子或置于4° C恒溫下的20~30天的種子用清水洗凈后,播種于50穴的穴盤內;穴盤內的基質采用腐葉土、鋸沫和雞糞,其體積比為4:3: 3,其中鋸沫和雞糞都是需經過腐熟再使用。(5)大田定值:培育成苗的丹鳳實生苗,于3月中旬前后按大田栽植標準定值;定植時應淺載并澆選定根水。經過打破鳳丹種子上胚軸休眠方法的種子,可在3月中旬即可定植,比種籽大田播種培苗提前定植8~9個月。(6)大田管理:定植后的幼苗,應做好清溝排水和除草工作,春、夏季節可適當套種少量芝麻作物,起到護苗與增加收入作用。同時按常規做好大田防病、害工作,進入冬季后適當追施有機肥。使用本專利技術來快速培育鳳丹實生苗,可完全滿足鳳丹“工廠化”培苗要求,具有快速培苗、時間短、占地少、管理成本低、無病蟲害等優點,同時培育過程能做到生態環保,滿足生產發展用苗量大的需求,從而實現減本增效與促進鳳丹產業良性發展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是應用人工方法提前打破鳳丹種籽上胚軸體,然后在溫室播種11~12月即可出苗,待到第二年春季三月中旬前后大田定植。本專利技術將鳳丹實生苗的出苗時間提前3~4個月,與傳統大田種籽播種相比提前定植7~8個月,有效的減少培苗占用的土里和管理的人工。同時由于快速培苗使用的是基質,可大大減少種苗病、蟲感染,減少病蟲害和降低成本,有效的促進了牡丹丹鳳產業的快速發展。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知曉,本專利技術的保護方案不僅限于上述的實施例,還可以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行各種排列組合與變換,在不違背本專利技術精神的前提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的各種變換均落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快速培育鳳丹實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1)種子精選、清洗、清毒:首先對鳳丹種子進行人工篩選,去除干癟、發霉的種子,然后用清水侵泡洗凈,去除附在水面上的不飽滿的種子;然后用清洗液浸泡消毒1~2小時;(2)種子濕沙層積:取三倍于種子體積的沙子,在自封袋內,每鋪一層沙子其上鋪一層種子,分層裝入沙和種子;在裝滿后,將自封袋口敞開,并在袋上開有均勻布滿小孔;將自封袋在20~25°C溫度下貯藏;(3)人工提前打破鳳丹種子上胚軸休眠:取根長超過4cm的沙藏后的種子,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侵泡20~28小時,進行打破上胚軸休眠處理;(4)種子成苗:將種子用清水洗凈后,播種于50穴的穴盤內;(5)大田定值:培育成苗的丹鳳實生苗,于3月中旬前后按大田栽植標準定值;(6)大田管理。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快速培育鳳丹實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種子精選、清洗、清毒:首先對鳳丹種子進行人工篩選,去除干癟、發霉的種子,然后用清水侵泡洗凈,去除附在水面上的不飽滿的種子;然后用清洗液浸泡消毒I~2小時; (2)種子濕沙層積:取三倍于種子體積的沙子,在自封袋內,每鋪一層沙子其上鋪一層種子,分層裝入沙和種子;在裝滿后,將自封袋口敞開,并在袋上開有均勻布滿小孔;將自封袋在20~25° C溫度下貯藏; (3)人工提前打破鳳丹種子上胚軸休眠:取根長超過4cm的沙藏后的種子,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侵泡20~28小時,進行打破上胚軸休眠處理; (4)種子成苗:將種子用清水洗凈后,播種于50穴的穴盤內; (5)大田定值:培育成苗的丹鳳實生苗,于3月中旬前后按大田栽植標準定值; (6)大田管理。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培育鳳丹實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一中的清洗液為濃度0.5~5%的高錳酸鉀溶液。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培育鳳丹實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家高,徐迎春,高智謀,方珂,方麗,吳計劃,李翠紅,聶榮京,王貴田,
申請(專利權)人:銅陵創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