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視頻墻顯示單元的拼接框架及視頻墻,以減小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與相鄰顯示單元的面積重疊,優化視頻墻的拼接結構。拼接框架位置相對的一對側邊分別具有:第一側板、與第一側板連接且位于第一側板內側的第一限位底板、以及與第一側板連接且折向第一側板外側的卡接凹槽,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可折入顯示單元本體與第一側板之間;第二側板、與第二側板連接且位于第二側板內側的第二限位底板、以及與第二側板連接且折向第二側板內側的卡接凸起;沿第一拼接方向的相鄰兩個拼接框架,其中一個拼接框架的卡接凸起可卡入另一個拼接框架的卡接凹槽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視頻墻顯示單元的拼接框架及視頻墻
本專利技術涉及顯示
,特別是涉及一種視頻墻顯示單元的拼接框架及視頻m ο
技術介紹
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成熟,大面積顯示設備被廣泛應用于軍事、公安、鐵路、航空、金融、證券等領域。視頻墻是一種基于電腦操縱的顯示、播放和控制系統,包括拼接的多個顯示單元,用戶可以靈活的選擇視頻墻的顯示方式,例如,選擇某一組屏幕、全屏幕或者自定義跨屏顯示。目前,為了迎合市場需要,越來越多的廠商致力于研發具有透明顯示效果的視頻墻,以給用戶帶來一種全新的交互體驗。如圖1所示,在開發具有透明顯示效果的視頻墻時發現,透明顯示單元200通過現有的拼接框架100’拼接后,其覆晶薄膜板210 (Chip OnFilm,簡稱C0F)和印刷線路板220 (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PCB)位于屏幕的后方且可見,這影響到視頻墻的透明顯示效果;如若通過框架將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進行遮擋,則視頻墻的拼接線會較為明顯,有效顯示區域的面積會大大減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視頻墻顯示單元的拼接框架及視頻墻,以減小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與相鄰顯示單元的面積重疊,優化視頻墻的拼接結構,進一步還能夠提升透明視頻墻的顯示效果。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視頻墻顯示單元的拼接框架,所述拼接框架位置相對的一對側邊分別具有:第一側板、與第一側板連接且位于第一側板內側的第一限位底板、以及與第一側板連接且折向第一側板外側的卡接凹槽,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可折入顯示單元本體與第一側板之間;第二側板、與第二側板連接且位于第二側板內側的第二限位底板、以及與第二側板連接且折向第二側板內側的卡接凸起;沿第一拼接方向的相鄰兩個拼接框架,其中一個拼接框架的卡接凸起可卡入另一個拼接框架的卡接凹槽內。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可折入顯示單元本體與第一側板之間,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不會與第一拼接方向的相鄰顯示單元有面積重疊,這大大優化了視頻墻的拼接結構,當拼接框架應用于具有透明顯示效果的視頻墻時,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不可見,因此,能夠提升視頻墻的顯示效果。優選的,所述卡接凹槽具有沿卡接卡入方向設置的第一導向斜面以及沿卡接分離方向設置的第二導向斜面,所述卡接凸起的形狀與所述卡接凹槽的形狀相配合。第一導向斜面和第二導向斜面便于相鄰兩個拼接框架的拆裝操作。優選的,所述拼接框架位置相對的另一對側邊分別具有:第三側板以及與第三側板連接且位于第三側板內側的第三限位底板,所述第三限位底板具有至少一個裝配孔;第四側板以及與第四側板連接且位于第四側板外側的第四限位底板,所述第四限位底板對應每一個裝配孔的位置具有凸出部;沿第二拼接方向的相鄰兩個拼接框架,其中一個拼接框架的凸出部可與另一個拼接框架的對應裝配孔配合連接。通過凸出部與裝配孔的配合連接可以實現第二拼接方向上顯示單元的拼接,且拆裝便利。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視頻墻,包括多個顯示單元以及每個顯示單元所對應的前述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拼接框架,其中:所述顯示單元位于所述拼接框架的內側且所述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折入顯示單元本體與第一側板之間;沿第一拼接方向的相鄰兩個拼接框架,其中一個拼接框架的卡接凸起卡入另一個拼接框架的卡接凹槽內。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不會與第一拼接方向的相鄰顯示單元有面積重疊,這大大優化了視頻墻的拼接結構,當視頻墻為透明顯示視頻墻時,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不可見,因此,相比現有技術能夠提升視頻墻的顯示效果。優選的,所述顯示單元為透明顯示單元。當觀看視頻墻時,透明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不可見,因此,相比現有技術能夠提升視頻墻的顯示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透明顯示視頻墻的拼接結構主視圖;圖2a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拼接框架沿第一拼接方向拼接的截面視圖;圖2b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拼接框架與顯示單元俯視圖;[0021 ] 圖3為圖2a的A處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凸出部與裝配孔的配合方式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視頻墻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視頻墻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00’ -拼接框架(現有技術);200-顯示單元;100-拼接框架;210-覆晶薄膜板;220-印刷線路板;11_第一側板;12_第一限位底板;13-卡接凹槽;14-第一導向斜面;15-第二導向斜面;21_第二側板;22-第二限位底板;23_卡接凸起;31_第二側板;32_第二限位底板;33-裝配孔;41_第四側板;42_第四限位底板;43_凸出部。【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減小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與相鄰顯示單元的面積重疊,優化視頻墻的拼接結構,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視頻墻顯示單元的拼接框架及視頻墻。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可折入顯示單元本體與第一側板之間,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不會與第一拼接方向的相鄰顯示單元有面積重疊,這大大優化了視頻墻的拼接結構,當拼接框架應用于具有透明顯示效果的視頻墻時,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不可見,因此,相比現有技術能夠提升視頻墻的顯示效果。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以下舉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2a和圖2b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視頻墻顯示單元的拼接框架100,拼接框架100位置相對的一對側邊分別具有:第一側板11、與第一側板11連接且位于第一側板11內側的第一限位底板12、以及與第一側板11連接且折向第一側板11外側的卡接凹槽13,顯示單元200的覆晶薄膜板210和印刷線路板220可折入顯示單元本體與第一側板11之間;第二側板21、與第二側板21連接且位于第二側板21內側的第二限位底板22、以及與第二側板21連接且折向第二側板21內側的卡接凸起23 ;沿第一拼接方向的相鄰兩個拼接框架100,其中一個拼接框架100的卡接凸起23可卡入另一個拼接框架100的卡接凹槽13內。顯示單元200的具體類型不限,例如可以為液晶顯示屏、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等等,可以為不透明顯示屏,也可以為透明顯示屏。拼接框架100的整體形狀與顯示單元200的整體形狀應一致,例如拼接框架100為長方形框或者正方形框。拼接框架100的材質不限,例如可以為塑料材質或者金屬材質。第一拼接方向可以指橫向拼接方向,則下文的第二拼接方向指縱向拼接方向,如圖2b所示,顯示單元200的覆晶薄膜板210和印刷線路板220位于顯示單元本體的縱邊側,在橫向拼接方向上,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210和印刷線路板220不會與相鄰顯示單元有面積重疊。可以理解的,第一拼接方向也可以指縱向拼接方向,則下文的第二拼接方向指橫向拼接方向,此時,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位于顯示單元本體的橫邊側,在縱向拼接方向上,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不會與相鄰顯示單元有面積重疊。如圖3所示,優選的,卡接凹槽13具有沿卡接卡入方向設置的第一導向斜面14以及沿卡接分離方向設置的第二導向斜面15,卡接凸起23的形狀與卡接凹槽13的形狀相配合。第一導向斜面14和第二導向斜面15便于相鄰兩個拼接框架100的拆裝操作。沿第二拼接方向的相鄰兩個拼接框架可以采用多種結構形式連接,例如通過緊固件連接。如圖2b和圖4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視頻墻顯示單元的拼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框架位置相對的一對側邊分別具有:第一側板、與第一側板連接且位于第一側板內側的第一限位底板、以及與第一側板連接且折向第一側板外側的卡接凹槽,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可折入顯示單元本體與第一側板之間;第二側板、與第二側板連接且位于第二側板內側的第二限位底板、以及與第二側板連接且折向第二側板內側的卡接凸起;沿第一拼接方向的相鄰兩個拼接框架,其中一個拼接框架的卡接凸起可卡入另一個拼接框架的卡接凹槽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視頻墻顯示單元的拼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框架位置相對的一對側邊分別具有: 第一側板、與第一側板連接且位于第一側板內側的第一限位底板、以及與第一側板連接且折向第一側板外側的卡接凹槽,顯示單元的覆晶薄膜板和印刷線路板可折入顯示單元本體與第一側板之間; 第二側板、與第二側板連接且位于第二側板內側的第二限位底板、以及與第二側板連接且折向第二側板內側的卡接凸起;沿第一拼接方向的相鄰兩個拼接框架,其中一個拼接框架的卡接凸起可卡入另一個拼接框架的卡接凹槽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凹槽具有沿卡接卡入方向設置的第一導向斜面以及沿卡接分離方向設置的第二導向斜面,所述卡接凸起的形狀與所述卡接凹槽的形狀相配合。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拼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框架位置相對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喆奎,
申請(專利權)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